在2007年前後,中國電視行業上曾經掀起過一陣紅色經典「翻拍」風,一大批早期抗戰,驚險題材的影視劇被重新搬上電視屏幕。這其中有觀眾朋友們熟悉的《敵營十八年》,《夜幕下的哈爾濱》,《永不消逝的電波》,《冰山上的來客》也有《英雄虎膽》,《古城諜影》,《黑三角》,《羊城暗哨》等觀眾不很了解的作品,這些電視劇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它們都屬於反特諜戰題材,而從翻拍的效果來說,它們有的重塑經典,超越前作,樹立了良好的口碑,而有的作品則只是跟風之作,不但沒有體現出原作的精髓,反而淪為翻拍劇的反面教材,完全失去了原作的味道。而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的這部電視劇《51號兵站》就是其中一部比較成功的作品,它由樓健執導,杜淳、姚安濂領銜主演。
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末期的上海。51號兵站是我新四軍物資轉運站,由於出現叛徒,兵站無法運轉,黨派梁宏(杜淳 飾)以青幫「小老大」身份前往上海重建兵站以儘快恢復運轉。梁宏家世顯赫,他的突然回家引起特務馬浮根(姚安濂 飾)等人懷疑,為了敲山震虎,他通過淞原(寇振海 飾)教授和日本憲兵隊長田中(張秋歌 飾)搭上關係。得知敵人手中有一批盤尼西林藥品,而這批藥的主人是軍統特務徐曼麗(桑葉紅 飾),梁宏與同志們制定好了搶藥計劃,很快打開了吳淞口通往蘇中根據地的運輸通道。梁宏還利用敵人內部矛盾,成功幹掉了叛徒程路,並化裝成日本人搶走一批我兵工廠急需的無縫鋼管,這引起了敵人的警覺......
該劇主演杜淳說起來是我的老鄉,他出生於河北省保定市,因父親杜志國就是一位著名演員,因此杜淳的童年多是在跟父親走南闖北的劇組中度過,尤其是當劇組臨時需要兒童演員時,杜淳更是當仁不讓的充當角色,這也為他奠定了一個未來的人生目標,那就是做演員。2003臨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2007年,杜淳與李彩樺、溫兆倫、崔林聯袂主演由香港導演袁英明執導的古龍劇《大旗英雄傳》,飾演鐵血柔腸的少俠鐵中棠,這是他首次擔任第一男主角就奪得2007年度「最佳古裝劇」、「央視優秀劇」、「最受歡迎武俠劇」獎項。對於杜淳來說,這無疑是對他表演事業的最大肯定。同年,杜淳就參加了本劇的拍攝,在劇中飾演男一號「小老大」梁宏,杜淳演繹的「小老大」梁宏沉穩間透露著聰明,儒雅中顯示出勇敢,不但機智過人,而且文武雙全,本劇播出後杜淳一度被譽為「青春革命偶像」成為觀眾和粉絲追捧的熱點,並且憑藉此劇獲得2007年度南方影視盛典「年度最佳男主角獎」。這也為杜淳之後擔綱主演紅色經典劇《敵營十八年》創造了機會,當然這是後話,暫且不表。本劇中他飾演的梁宏青春帥氣又大氣凜然,堅韌,果敢,霸氣,穩健,沉穩,幹練,集萬千氣質於一身,卻不給人突兀的感覺,那是因為他在劇中演繹了諸多的身份所體現出的不同氣質,然而正是這種遊刃於正邪之間,依然收放自如,得益於杜淳深刻體會角色的演技,恰到好處的表現出一位地下工作者穩健機智,淡定從容,隨機應變,周旋於敵人內部複雜環境的遊刃有餘的表現,成為全劇的靈魂。
導演樓健,作為一位高級工商管理碩士,卻偏偏走向文藝,還擔任起導演的角色,並且還做的不錯。而《51號兵站》還是他作為導演最初執導的電視劇作品,之後他還曾執導過諜戰劇《地上地下》,《金陵秘事》,《我是真的》,《摩西密碼》以及祖峰主演的諜戰劇《面具》,可以說樓健算是一位諜戰劇專業戶了,作為一位具有深厚編劇功底和獨特商業眼光的導演,他非常擅長營造諜戰題材的氛圍,喜歡用跌宕起伏的故事吸引觀眾,同時還可以從商業的角度獲得觀眾的認同,同時樓健拒絕戲說,他希望用真實真誠打動觀眾,拒絕譁眾取寵的商業目的與噱頭。也因此他的幾部作品都獲得不錯的評價和口碑。
演員姚安濂作為一名老戲骨,他出演了很多不同類型的作品,而其中的《51號兵站》和《特殊使命》更是開啟了諜戰劇的輝煌。姚安濂出演過眾多反派角色,例如在《隱形將軍》中的冷長禮、《兄弟門》中的劉文軒、《紅色康乃馨》中的莫明、《江姐》中的徐鵬舉、《榮譽》中的桑震奎等等,但是這眾多的反面形象並沒有影響到他的人氣,相反他受到越來越多觀眾的認可,身為老戲骨當之無愧。在本劇中他飾演的上海日本駐屯軍憲兵司令部偵緝處處長馬浮根,一個原本是上海弄堂裡的小混混,又曾混跡於上海黑幫的投機人物,雖然骨子裡沒什麼文化,卻機緣巧合成為一位實權人物,因此開啟道貌岸然,想裝紳士實則低俗的反派人物。
電視劇《51號兵站》將諜戰劇題材的優勢發揮的淋漓盡致,尤其是通過演員細膩的刻畫和認真演繹,讓觀眾觀看本劇時猶如身臨其境,無論是劇中燃情燒腦的情節還是扣人心弦的劇情都滿足了觀眾觀劇的欲望,作為一部翻拍作品,《51號兵站》通過對原作劇情和人物的補充與擴展,既體現了原作的思想內涵又延續了經典的深刻影響與口碑,豆瓣評分7.5分,值得我們欣賞回味,也因此推薦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