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梨!」剛一落座,一大盤青中帶黃的梨子就端了上來,兩個字就足以看出梨園主人的好客。
「沒事兒,去拿。」一個客戶受朋友所託要買四盒梨,結果朋友只給了400元現金,而精品梨每盒要120元,五個字就可以看出梨園主人的爽快。
眼下,正是本地翠冠梨大量上市的時節,如約來到位於金山衛鎮橫召村的上海善晨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也就是善晨梨園,泡上一杯清茶,削上一隻剛摘下還帶著「心跳」的翠冠梨,梨園主人一邊接待客戶,一邊拉開了話匣子:
我叫朱善陳,1978年生人,山東臨沂人。我已經在金山做了十年農民,可以說是個新金山人。
你說為啥會來金山?機緣巧合吧。2002年,當兵退伍後跟著老鄉們一起到上海做蔬菜生意。期間,我專門做地產蔬菜批發,幾乎跑遍了金山的田間地頭。
2009年,做蔬菜生意攢下了點錢,正好一個客戶在金山有一片農場想轉讓,我當時就想,自己跑市場這麼多年,有客戶,自己種了賣,不是更有優勢麼?於是就投入50萬元,接手了農場。
接手之後,我發現120畝種的都是桃子,但桃子不耐儲存。根據我跑田頭的經驗判斷,金山當時種植梨樹的特別少,我決定只留10畝桃其他的全部換種翠冠梨。
你問我有沒有吃過虧,那還用說?這算是第一次轉型吧。我剛開始就是個門外漢,一步一步摸爬滾打起來的。我自己不懂種梨,就聘請了一個技術員。不過後來技術員家裡有事情,就不幹了。說實話,自己也跟著技術員偷偷地學習、琢磨,簡單的剪枝疏果咱也都弄得來。
不過,就怕學藝不精。技術員走後的那個初春,本該打一遍藥水的,可我看到並沒有什麼蟲兒,就疏忽了。後來,整個果園都得了梨木蝨,梨子黑乎乎的,品相很差,損失慘重。後來電話請教了技術員,才知道第一遍藥水主要是殺蟲卵的,很關鍵。
藥水是要打的,但必須要遵守農業部門的規定。實際上,我們是在走品牌化路線,就算是沒有規定,我們也不亂來。你看啊,這個品牌,就是我的名字,這些梨子,就像是我的孩子一樣。跑了這麼多年市場,我知道,啥都沒有品質重要。
一開始我們就花了很大的力氣來養地,施用了大量的鴿子糞等有機肥作為基肥,每年還要追有機肥。剛開始是進農貿市場,跑量的。但有一次,我發現竟然有客戶買了我的梨子回去重新裝上禮盒,價格一下子就翻倍了。
我很受刺激。我決定二次轉型,做品牌,做精品。2013年,我就註冊了「善晨」這個品牌。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我給梨樹進行「計劃生育」。原來一畝地可以產梨6000斤,甚至是10000斤。「計劃生育」後,每棵梨樹留不超過100個果子,再加上自然淘汰一部分,大概80個左右。這樣,產量下來了,品質卻一下子提高了一大截。
吃過的客戶都反饋說,我這梨子清甜細膩,好吃。你看啊,一個松江的客戶,姓郭,一個偶然的機會,朋友介紹她來果園嘗了我的梨,回去沒多久竟然下單1000多箱。而且連續將近10年了,每年都是這麼多。我說,人家介紹了,給面子可能會買一次,但連續這麼多年,人家肯定是吃中了咱這梨啊。
你猜的沒錯,我手機微信裡一千多個朋友,六成都是我的客戶。我不怎麼愁賣,之前農貿市場的路子,早就不走了。去年開始,我有一部分梨也搭上了盒馬等新零售的快車,大概在產量的四成左右。
我們現在也算小有名氣了,今年還被評為金山區十佳新型職業農民。我的梨早在2014年通過了無公害產地及產品認證,還在上海市優質農產品評比中拿到「優質獎」。2018年申報並獲得了「金山區蜜梨生產基地項目」,2019年申報並通過蜜梨綠色食品認證,同年被評為金山區示範社。
不過,人總要有點夢想吧。我決定要進行三次轉型了。怎麼做?還是得走休閒農業的路子,讓梨園成為一個綜合體。準備請專業的設計師幫忙設計,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如果不出意外,三年內我想在梨園環境整體提升的基礎上,舉辦微型的梨花節,與橫召村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不斷打造農文、農旅相結合的產業模式。
未來,值得期待。
【來源:金山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