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同事都是985、211?月入低於1萬就是底層人群?朋友圈都在全國各地旅遊?
別被焦慮衝昏頭腦,你沒想像那麼「貧困潦倒」!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20年上半年全國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為人均15666元,即月平均2611元。
不知道聽到這個消息的你們是什麼感受呢?
是該高興如果月收入為5000元,都已經超過全國90%的人了!
還是該難過拿著5000元的自己,雖然沒「拖後腿」,但是已經連飯都快吃不起了。
一、全國平均工資有可比性嗎?
很多人說平均薪資也就是看個熱鬧,沒有可比性,我想打聽打聽其他同事的薪資可以不?
從公司和個人的角度上來說都是不建議大家互相討論薪資的。原因有三:
1. 保護緊缺人才的需要。
每個公司的業務、崗位不一樣,對人才的需求也是不一樣的。而且在市場上有些人才也是非常緊缺的,所以為了招募和保留一些特殊人才,薪資上會有差異;
2. 相對公平性。
很多人對自己的認知並不清晰,覺得自己非常優秀了,拿得工資應該最多。而有些人有閃光點卻不自知,沒有自信,覺得少就少了點。薪資制度雖然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但是在一個公司,一定程度上是相對公平的;
3. 緩和職場人際關係的需要。
在你不知道其他人薪資的時候會努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用自己的能力把工資提高。但當你知道了別人的薪資就會有比較,想他什麼都沒幹,為什麼比我的薪資高,我也不幹了!心裡種下一顆「不平衡的種子」,早晚會變成蒼天大樹,佔據你的心靈。
二、那決定工資的因素都有哪些呢?
雖然不建議大家了解別人的薪資,但是一般公司在終試決定薪資差異的因素都有哪些,建議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1. 個人背景。
雖然說學歷不是決定性因素,但是現在很多公司都是有硬性的標準,如果你是名校畢業或者「海龜」,薪資可能會多一點點。
2. 軟性背景。
如果你是應屆生,社會實踐活動會加分;如果你是職場人,過往相關的經驗也會讓你脫穎而出;如果是技術,設計類崗位,作品、項目等都有可能是你比別人薪資高的因素!
3. 執業證書
俗話說得好:「有證在手,要啥都有!」,很多崗位是需要有基礎的執業證書的,如果你要是有更崗位匹配的中級,高級的證書那就更好了,保證你的薪資更上一個臺階。
4. 特殊加薪項
有些公司對某些方面的人才特別的需要,或者某些時期人才特別的緊缺,比如說特殊工種或者你在這個行業很有知名度等,那麼薪資都不是問題!
最後,別人的薪資再高也是別人的,這個道理就像:別人家的孩子!所以嫉妒羨慕恨都是沒用的,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加薪的「籌碼」。自己有了「看家的本事」那是誰都搶不走的!大家努力吧,下半年也決不能拖了「後腿」!
你們公司都有哪些加薪的方式,歡迎評論區給我們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