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曼後人現狀如何?孫女生活低調,拒絕日本老兵的道歉!

2020-12-24 看三國

多年以前,趙一曼烈士在紙上寫下"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的字句,這是她留給後世為數不多的詩篇之一。

拋頭顱灑熱血,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想一想就覺得可怕,但對於如趙一曼一樣的革命者來說,以身許國,並沒有什麼值得害怕的,面對敵人的槍口,他們早已死生不懼,甘願為國獻身。

以身許國

趙一曼是黃埔軍校畢業生中少數的幾個女性,她有著豐富的對敵作戰經驗,長期領導抗日部隊對敵作戰。但是,這樣一位偉大的戰士卻沒有看到最終的勝利,1935年,趙一曼在作戰中受傷被俘,敵人對她用盡酷刑,但趙一曼沒有吐露一點關於組織的秘密,惱羞成怒的日本侵略者殘忍地將她殺害。

趙一曼臨死之前,給兒子留下了一封遺書,遺書中寫道:"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信中提到的寧兒,是趙一曼和丈夫陳達邦所生的唯一的兒子陳掖賢,他出生在1929年,他的生日正好撞上了偉大的革命家列寧逝世紀念日,於是便得了一個"寧兒"的小名,趙一曼希望這個孩子能夠繼承革命前輩的意志,將來能成為一個優秀的為國為民的戰士。

母親犧牲那一年,陳掖賢才六歲,還不曾和母親好好相處過,就從伯父那裡得知,自己已經永遠失去了她,陳掖賢能夠聊做安慰的,只有那封遺書,他只能從那些短短的字句中去猜測,我的母親,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呢?

那時的陳掖賢成了半個孤兒,母親去世了,而父親被派往法國進行革命宣傳工作,甚至還不知道妻子犧牲的消息,兵荒馬亂之中,陳掖賢跟著大伯父一家,為了躲避日本人搜查,隱姓埋名,流亡各地,直到13歲那一年,陳掖賢才終於和父親取得了聯繫,父子兩個想起英年早逝的母親,抱頭痛哭。

可是陳掖賢和父親的感情始終有些客氣而疏離,見面不久之後,陳達邦又要為了革命事業而奔波,那個年代的革命者,大部分都已經顧不得自己的小家,趙一曼是這樣,陳達邦也是這樣,國家處在最危急的時候,哪裡還有一家人相處的時間呢?

孤獨之人

陳掖賢真正得以和父親長期相處,已經是建國之後的事情了,那時的陳掖賢,回家的次數也並不多,他要忙於學業,而父親已經組建了新的家庭。父子兩個,倒是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其實陳達邦是關心孩子的,只是他們父子倆,都並不擅長表達感情。1955年,政府通知陳掖賢去領趙一曼的撫恤金,那會兒陳掖賢剛參加工作,自然沒什麼錢,但他想了想,還是沒要,他想著,畢竟自己吃喝不愁,這筆錢,倒不如留給更需要的人。

陳掖賢畢業之後當了大學老師,學生們評價陳老師教書一流,但是下了課之後並不擅長和人交流,多年寄人籬下的日子讓陳掖賢的性格內向敏感,甚至有一些陰鬱

他的婚姻生活也並不順利,他和妻子張友蓮是師生戀,雖然也有過甜蜜的時刻,但是因為陳掖賢不善交流,而張友蓮脾氣火爆,兩個人婚後常常爭吵不休,大女兒陳紅出生之後不久,兩個人就憤而離婚,但是陳掖賢又放不下對妻子的感情,沒過幾年又和妻子復了婚,又生了一個女兒,一家人的日子暫時安穩了下來。

但是這樣安穩的日子,也並沒有持續多久,陳掖賢本來就猶豫敏感,後來工作也不太順利,父親陳達邦在1966年猝死給陳掖賢的精神造成了不小的刺激,從那之後陳掖賢的情緒就時好時壞,仿佛驚弓之鳥,常常失眠,1982年,情緒糟糕的陳掖賢獨自在家中懸梁自盡,留下了兩個無依無靠的女兒。

在女兒陳紅的回憶裡,雖然父親沉默寡言,但是是一個溫柔的父親,可是,誰也沒想到陳掖賢會選擇自戕,陳掖賢走的那一年,陳紅才是個剛畢業的學生,妹妹年紀更小,母親的精神狀況也並不好,陳紅獨自支撐起了家庭的重擔,她不願意用祖母的光環來為自己謀利,只是在四川找了一份很普通的工作,低調的生活著。

何以原諒?

直到2005年,電視臺為了拍攝紀念趙一曼的節目,找到陳紅請她幫忙宣傳,陳紅才出現在大眾的視野,在節目裡陳紅再一次念起了祖母當年的遺書,現場的觀眾紛紛為之紅了眼眶。

節目錄完,陳紅又一次回歸低調,但是她沒有想到,當年一個參與過侵華戰爭的日本老兵找到了她,這個日本老兵當時已經七八十歲,自從回國之後,他一直遭受著良心的折磨,他曾經聽說過趙一曼這位烈士的名字,得知趙一曼的後人尚在世間,他通過各種渠道聯繫到了陳紅,想要對她,更是對趙一曼道歉

但是這個要求,被陳紅拒絕了,她沒有辦法去代替趙一曼原諒日軍當年的所作所為,這個侵華日軍活著,活到了這把年紀,垂垂老矣,想要求得一個良心的解脫,可是,即使再多的歉意,也不能挽回趙一曼以及千千萬萬烈士的性命。

對著記者,陳紅只問了那個老兵一句話:"我的國恨家仇怎麼辦呢?",對於侵略者,陳紅心裡有著不能消解的恨意,他們一家,三代人不得圓滿,她的父親因為侵略者失去了母親,痛苦半生,她也為此間接失去了父親。

陳紅經常會想,如果沒有侵略者,如果趙一曼活下來,陳掖賢就可以在父母雙全的家庭中安穩地長大,就會養成一個健康的性格,他就不會一步步走向極端,結束自己的生命,那麼,陳紅也可以和父親好好相處。本來這一切都可以成為現實,但是陳紅幻想中的幸福,毀在了侵略者的鐵蹄之下,沒有如果,也沒有圓滿。

所以她沒辦法原諒,千千萬萬的中國人,都沒有辦法原諒,那些在戰爭中破碎的家庭,犧牲的生命,在控訴著侵略者的暴行,即便過去百年,也永遠都是心頭無法衝淡的傷痕。

相關焦點

  • 英雄趙一曼後人現狀如何?孫女拒絕日本老兵道歉,一番話讓人敬佩
    這一切的一切都不斷折磨他的心,因此二十世紀末,他不遠萬裡來拜訪趙一曼的孫女,只為了博得原諒。可是犯過的錯真的能被原諒嗎?民族之花趙一曼,21歲加入共產黨,同年考入武漢黃埔軍校。22歲就讀於莫斯科中山大學,隨後不久便結婚懷孕,生下一個兒子。在把兒子寄養在親戚家不久,被調到東北任職。
  • 日本戰犯歸國後,現狀如何?
    編輯:小馬 二戰期間,侵華日軍在我國國土上犯下了無數人神共憤的罪行,然而直到現在日本政府仍然拒絕為他們對東亞各國人民造成的嚴重傷害而道歉
  • 傳承紅色基因 趙一曼烈士孫女陳紅到宜賓宣講一曼精神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何芳 高學兵 通訊員 秦旭 趙芯):為進一步加強黨員的愛國主義教育,增強黨員的使命感,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鬥力,近日,在宜賓市翠屏區合江門街道黨工委舉行的「紅色領航·黨課開講了」一曼精神宣講會上,受邀前來的趙一曼烈士孫女陳紅女士為轄區居民群眾帶來了一場振奮人心的宣講。
  • 抗戰老兵繳獲一日本軍刀,日本想出3000萬贖回,老人果斷拒絕
    當年有一位抗戰老兵,在和敵人戰鬥時,繳獲了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找到老人後,想要出3000萬贖回,不過老人果斷拒絕了。 這位老人名叫侯永勝,曾是一位勇敢的抗戰老兵,有一次在執行任務的時候,無意間遇到了兩名日軍,於是便展開了搏鬥。
  • 勿忘國恥,血債血還,後人誰都沒資格替先烈說原諒!聽聽說了什麼
    近代歷史是屈辱的,卻也是可歌可泣的,無數的英烈在國家危亡時挺身而出,他們用鮮紅的血液和滾燙的愛國情懷以及寶貴的生命誓死捍衛祖國的尊嚴和不屈,前僕後繼,勿忘國恥,為抗戰而勇往直前,而今抗戰早已勝利,作為後人,我們無不緬懷先烈,可是我們卻誰都沒有資格替先烈們說原諒!讓我們一起聽聽部分先烈鏗鏘的誓詞,就知道筆者所言非虛。
  • 孫中山先生的後人都在哪裡?他們的現狀又是如何?
    孫中山先生與原配盧慕貞女士共育有一個兒子、兩個女兒。1921年冬、孫婉生下女兒,孫中山非常疼愛這小外孫女,親自給外孫女取名為「成功」,寓意一則期望革命成功,二則希望外孫女在未來的日子裡成就一番事業。1922年,孫婉再生一子,是年陳炯明叛變革命,孫中山先生廣州蒙難,於永豐艦指揮抗擊叛軍,為了紀念這一事件,教育後一代,孫先生為外孫取名為「永豐」。
  • 日本為何一直不肯為侵華戰爭道歉?這位日本老兵說出真相
    可是那麼多年的侵略,給我們的國民造成的那麼多的苦和難,但是日本人卻從來都沒有認識到這一個錯誤。在日本的主流社會思想中,他們始終認為侵略中國並不是個錯誤,也不願意為此道歉。德國在二戰之後,德國總理用那驚世的「華沙一跪」來懺悔二戰中所犯的罪行,才讓世界原諒了德國。
  • 衡陽保衛戰倖存老兵,日本老兵道歉遭拒,回憶起一幕讓國人致敬
    2011年一個白髮蒼蒼的日本老人來到了湖南郴州安仁縣,與他走在一起的外還有幾位當地的記者。他們來到這裡尋找一位叫聶鼎權的老人。當日本老人見到聶鼎權老人後說道:「我是當年的日本軍官,這次來湖南遊玩聽說您住在安仁,專程過來看望您」,得知來人是日本老兵後聶鼎權老人臉色立刻變得冷漠起來,並轉頭不在和對方交談。日本老兵面帶羞愧向聶鼎權老人彎腰致歉,並願意賠償聶鼎權老人一筆補償金,也被聶鼎權老人斷然拒絕。日本老兵最後只得訕訕離去。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欲出3000萬想買,老人直接拒絕
    如果你莫名其妙被人打了一巴掌,對方非但不道歉,還說自己是在幫你,是在鍛鍊你的抗擊打能力,你會作何反應呢?而日本近些年來就是在搞這種操作。自1945年日軍投降算起,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爭已經過去了75年,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當年的抗戰老兵都一個接一個地辭世了。日本眼見人證已經越來越少,便開始在各種方面為當年自己的侵華暴行做掩飾,不僅否定「南京大屠殺」的存在,甚至還要美化他們的侵略行徑是為了將現代工業帶進中國,藉此建設中國實現中國的長治久安。
  • 東條英機被絞死前留下四字遺言,子女嚴格遵守,卻被孫女徹底打破
    從此,「不語一切」成為了東條英機後人嚴格執行的祖先遺言。在很長一段時間中,人們都忘記了他們,並沒有過多批評東條英機。日本政府將會把東條英機的靈位放在特別角落供奉。此事在亞洲引起了轟動,中國和韓國政府更是提出了嚴正抗議。
  • 《巾幗英雄——趙一曼烈士光輝業績展》在四渡赤水紀念館展出
    為紀念趙一曼烈士誕辰115周年,弘揚一曼精神,由烈士故裡宜賓推出的《巾幗英雄——趙一曼烈士光輝業績展》來到四渡赤水紀念館展出。10月25日上午,展覽開展儀式在四渡赤水紀念館隆重舉行,趙一曼烈士孫女陳紅女士也隨同出席開展儀式。
  • 趙一曼兒子陳掖賢結局:18年後方知生母消息,拒領撫恤金自縊而亡
    趙一曼在東北,尤其是哈爾濱地區組織了不少活動,給日本以及日偽方面帶來了諸多困擾,就連日本媒體都曾報導過這位奇女子。但這裡還是太危險了,當時的東北地區不僅被日軍佔領,以溥儀為首的滿清皇室還依託日本想要獲得復闢的機會,在這種情況下,趙一曼最終在1935年因掩護部隊被日本抓住。
  • 魯迅後人現在過得如何?孫子背著家人成婚,孫女嫁一日本人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謹慎低調的「星二代」 周海嬰,是魯迅和許廣平唯一的孩子,他的到來對於魯迅和許廣平來說是一個意外
  • 英雄烈士譜|趙一曼:寧死不屈,被敵人拔掉指甲全身針刺
    趙一曼當木楔子釘進她的胸膛,當鮮血流到最後一滴,一個個共產黨人英勇犧牲於人間煉獄……那是怎樣一種「鐵骨錚錚」、怎樣一種「大義凜然」你可曾知道?1931年,當國民黨十幾萬軍隊不放一槍逃離東三省時,北上的共產黨隊伍裡,有一位清秀柔弱的女子趙一曼。她是一位3歲孩子的媽媽,她是一位從巴山蜀水走來的女共產黨員。5年後,她寄養在親戚家的兒子8歲,而她壯烈犧牲。今天走出哈爾濱火車站,迎面就是用她的名字命名的一曼大街。出哈爾濱向東南沿著牛心山、烏珠河行約數十公裡,有一座以她的名字命名的一曼村。
  • 抗日英雄趙一曼被捕後,日本人是怎麼折磨她的?手段真殘忍
    1937年日本全面發動侵華戰爭,無數的中國人民紛紛挺身而出,浴血奮戰。這期間,湧現出許多抗日英雄人物,如黃繼光、邱少雲等。他們的感人故事激勵我們勇敢地向前邁進。抗日戰爭犧牲了無數人的生命。其中,抗日女英雄趙一曼,在被日軍逮捕後,日軍為了從她口中獲取信息,以難以想像的方式折磨她。這種手段殘忍的酷刑是常人都難以忍受的。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軍刀,日本願花3千萬贖回,現被我國博物館珍藏
    儘管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是國恥永遠都不能忘,要銘記在心,去維護現在的和平。抗日戰爭時期,除了那些記載在史書上的戰役之外,還有很多不被人了解的事情。今天介紹的這位老兵,就在當時的戰爭中繳獲了一把如今日本願花3千萬贖回的軍刀,當然,日本沒能成功。這位老兵名叫侯永勝,是河南人。
  • 巾幗不讓鬚眉,川蜀女豪傑趙一曼,為了抗日奉獻出自己的一切?
    巾幗不讓鬚眉,川蜀女豪傑趙一曼,為了抗日奉獻出自己的一切? 1932年春,趙一曼被黨組織派到瀋陽,在婦女中進行了一年多的秘密活動。1933年10月滿洲省總工會籌備處成立,趙一曼被調到哈爾濱,在省委領導下做省的工會組織工作,不久兼任哈爾濱總工會代理書記,負責指導工人運動。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人慾出價3000萬買回,被直接拒絕
    日本侵華戰爭中,我們經過14年激烈的抗戰,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在這十四年的抗戰中,湧現了一批又一批救國圖強、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抗戰勇士,他們英勇的事跡值得我們銘記,他們愛國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他們都是中華民族浩蕩的歷史長卷裡最值得銘記的人。有這麼一位老兵,他的事跡也值得我們銘記。
  • 日本91歲老兵揚言還想打中國,有這3個原因,網友:勿忘國恥!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位日本91歲老兵卻揚言還想打中國,被質問為何不道歉?他的三個原因令人難以接受。這位日本老兵已經擁有91歲的高齡,他在接受日本相關媒體採訪時,就表示如果再給他一次機會,仍然會再次選擇參戰。這從公某種意義上代表了日本人是不知悔改的,對曾經犯下的惡行絲毫沒有任何的悔意,甚至一度認為曾經的決定是正確的,91歲老兵的三個原因也是萬分荒誕無稽。
  • 女漢奸捐贈日軍2架飛機,戰後逃脫審判,如今孫女成日本華裔大臣
    上世紀30年代末,日軍在我國作威作福,陳杏村明白,要想在上海過上富貴的生活,靠攏日軍是最方便快捷的方法,於是陳杏村直接找上了日本上海駐屯軍高官,表明了自己的來意,陳杏村有膽魄有能力,很快得到了上海南洋菸草公司總代理、英美菸草公司總經銷等肥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