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發布了《關於電視劇(網絡劇)製作「去浮華浮躁、重創作規律」的幾點意見》。
一、必須去浮華浮躁、重創作規律。
現在的電視劇(網絡劇)創作過度依賴於流量化、數據化和收視率,浮華浮躁現象愈演愈烈。必須要脫虛向實,下大力氣去浮華浮躁、重創作規律,把全行業的關注點引導到打造思想內涵精深,藝術質量精湛的優質作品上來。
二、必須加重文化含量,提升藝術質量。
由於受到過度流量化和數據化的影響,我國當前電視劇(網絡劇)作品的文化含量明顯不足,白甜寵現象嚴重;有的作品脫離生活、脫離實際;有的作品架空歷史、歪曲歷史;甚至有些明顯觸碰中華民族道德文化底線的作品卻能大行其道。
因此必須要撥亂反正,從中華五千年文明傳承中汲取積極營養,從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實踐中汲取素材,創作出具有震撼人心、打動人心、溫暖人心的力量和能量的作品,為建設文化強國添磚加瓦。
三、必須端正創作態度、尊重藝術規律。
當前我國電視劇創作重演員、輕編劇、輕導演、輕製作的現象依然十分嚴重。
有的演員自帶編劇,隨意在現場改動劇本;
有的演員自帶化妝師、服裝師,不按劇情需要設計自己的形象;
有的演員不尊重對手,不熟悉劇情,甚至不背臺詞;
有的經紀公司不以引導藝人塑造生動豐滿的藝術形式為己任,而是過度關注藝人的自我形象和自我表現,甚至以拒演、怠工,消極等惡劣行為挾迫製片人和導演就範,使電視劇(網絡劇)的正常創作受到嚴重幹擾。
因此,必須堅決抵制這類行為,嚴肅創作拍攝現場紀律,遵循創作規律,形成正氣,形成劇組共識,形成輿論監督,行業自律。
必須大力提升經紀人和藝人的藝術修養,端正創作態度,尊重劇本,尊重導演,尊重所有創作人員,尊重藝術規律。
四、必須淨化市場環境,促進產業良性發展。
在電視劇(網絡劇)創作中,要尊重市場規律,關注市場需求,但絕不能被市場牽著鼻子走,更不能讓那些被汙染了的數據和流量成為評價作品的主要指標,甚至是唯一標準,從而不斷發散劣幣軀逐良幣的效應。
要站在國家文化安全的角度,高度重視網絡平臺大數據的採集和運用,使數據為國所用,為民所用,為促進產業良性發展所用。
五、抵制不良行為,端正創作態度。
尊重藝術規律,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需要全行業引起重視;教育引導形成風氣非常重要,對拒不改進的個別人,可以向行業協會組織,政府管理部門反映,發揮監督警示作用。
除此之外,在日前舉辦的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中宣部副部長,廣電總局黨組書記、局長聶辰席出席會議並發表講話。聶辰席從新時代電視劇行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就電視劇如何高質量發展提出五點要求:
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努力創作弘揚正能量、充滿藝術性的新時代精品力作,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二、聚焦黨和人民,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指導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創作,引導廣大觀眾特別是青少年觀眾樹立正確歷史觀。
三、堅持以人民滿意為重要標準,把政治性、藝術性、社會反應、市場認可統一起來,健全電視劇作品評價機制。
四、堅持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方向,實施電視劇質量提升工程,建立健全全流程質量管理機制,下大力氣推動精品創作。
五、堅持緊緊依靠文藝工作者、尊重藝術規律,建設德藝雙馨、新老傳承的文藝創作骨幹隊伍,點燃創作激情,永葆創作活力。
聶辰席指出,電視劇作為當代中國覆蓋面廣、影響力大,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樣式,提升作品質量是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廣電總局將全面實施電視劇質量提升工程,圍繞事前、事中、事後,完善質量管理措施。
一是健全電視劇創作生產全流程質量管理機制。廣電總局按照「找準選題、講好故事、拍出精品」的重要要求,把電視劇創作生產全流程分解為19個工作環節的上百項任務。力爭通過3到5年的努力,推動電視劇質量總體水平大幅躍升。
二是建立更高標準的電視劇精品創作生產推進機制。廣電總局已開始籌建電視劇精品項目庫,對重點項目分類指導、精準施策,全環節統籌協調。對重大題材重點項目,加強創作指導和保障服務,靠前指揮、全程介入,集全系統全行業之力、優化資源配置。
三是嚴格管理、壓實責任,進一步強化電視劇細節把關,建立更有效真管用的管理體系。製作機構要填寫「特定畫面和聲音等使用情況說明表」,作為內容審核的必備材料。
聶辰席還強調,提高創作質量,還必須力戒浮躁浮誇。要堅持深入生活、深入人民,把正確把握藝術真實與生活真實作為藝術創作的最大追求之一,情節、化妝、表演、道具等都要經得起觀眾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