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美網,共有9位媽媽球員參賽且戰績出色。近幾年來,巡迴賽中出現越來越多的媽媽球員,WTA也適時出臺特殊排名政策,保護媽媽球員們的參賽權益,為她們產後復出創造條件。
美國網球公開賽今晨結束一場「媽媽對決」,小威2比1戰勝皮隆科娃,第14次晉級4強。本屆美網,共有9位媽媽球員參賽且戰績出色,小威、阿扎倫卡兩位媽媽會師女單半決賽,茲沃娜列娃也殺進了女雙決賽。近幾年來,巡迴賽中出現越來越多的媽媽球員,WTA也適時出臺特殊排名政策,保護媽媽球員們的參賽權益,為她們產後復出創造條件。
阿扎倫卡將和小威爭奪一個決賽席位。圖/美網公開賽
小威阿扎會師女單4強
小威、皮隆科娃、阿扎倫卡,今年美網女單8強中極為罕見地出現3位媽媽球員,創下公開賽時代以來的一項紀錄。今晨結束的一場下半區8強賽,小威2比1戰勝皮隆科娃,晉級半決賽。
完美復出的皮隆科娃是本屆美網女單8強賽前的最大亮點。休戰近3年,皮隆科娃今年3月剛宣布產後復出便遭遇巡迴賽因疫情停擺,美網也成了她復出後的首站比賽。以其靈動的打法,皮隆科娃在網壇有著「小龍女」之稱。如今,「小龍女」已成「龍媽」,但飄逸的打法依舊是女子網壇一股清流。今晨對陣從未戰勝過的小威,皮隆科娃6比4先下一盤。
「不要想怎麼開始,而是要關注怎麼結束,不是嗎?」輸掉首盤後,同為媽媽球員的小威說這是一場三盤兩勝的比賽,如果想贏就還有機會。最終,小威6比3、6比2連下兩盤完成逆轉,第14次晉級美網女單半決賽。升級母親後,小威曾有4次機會衝擊第24個大滿貫,但均鎩羽而歸。
下半區接下來依舊是一場「媽媽對決」,小威、阿扎倫卡將爭奪一個決賽席位。美網歷史上,8強賽、半決賽接連出現兩場「媽媽對決」還是首次。
儘管此前對小威交手戰績是尷尬的4勝18負,但外界依舊看好阿扎倫卡在本屆美網能走得更遠。巡迴賽重啟後,豪取10連勝的阿扎倫卡是表現最穩定的球員。美網前,阿扎倫卡拿到了辛辛那提賽冠軍,今天又以6比1、6比0橫掃16號種子梅爾滕斯,成為女單4強中唯一的非種子球員,即時排名也將重返前20位。
小威和阿扎倫卡還在為一個決賽席位努力,另一位媽媽球員、前世界第二茲沃娜列娃已經重回大滿貫決賽舞臺了。稍早前的女雙半決賽,茲沃娜列娃搭檔西格蒙德逆轉布林科娃/庫德梅託娃,將與徐一璠/梅裡查爾爭奪冠軍。
小威晉級半決賽。圖/美網公開賽
新政助力媽媽球員復出
2017年溫網後淡出網壇,皮隆科娃成家生子,遠離了網球,「這3年時間裡,我經歷了很多生活中不同的事情。當然,最重要的是我現在是一位母親,我的主要關注點是我的孩子和家庭,網球並不是我生活的全部。」
美網接受採訪時,皮隆科娃直言起初並未想過復出,但WTA針對媽媽球員的新政讓她決定試一試。2018年,WTA更新政策保護媽媽球員的參賽權益。如果球員因為懷孕離開球場,其最新世界排名將會獲得保護,這一保護排名有效期長達3年,起始日期從孩子出生後開始計算。
復出後,媽媽球員一年內可以利用這一特別保護世界排名參加12站巡迴賽,其中可以包括兩站大滿貫賽。在家休息3年後,33歲的皮隆科娃已無世界排名,她正是動用了WTA的這一規則進入美網正賽。
「因為疫情的緣故,今年美網對我比較有利,我可直接進入正賽,這對我復出首項賽事來說是個好機會。」皮隆科娃說她不想錯過利用保護排名參賽的好機會。歷史性打進8強後,皮隆科娃也收穫了42.5萬美元獎金,這可是一筆不小的奶粉錢。
在WTA出臺特別保護排名後,越來越多的媽媽球員選擇復出,她們也成為巡迴賽的一大亮點。今年美網共有9名媽媽球員參賽,分別是小威、克裡斯特爾斯、阿扎倫卡、皮隆科娃、瑪利亞、茲沃娜列娃、加沃爾索娃、K·邦達連科和提格。
「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的媽媽球員回到巡迴賽,這是一件好事。」皮隆科娃稱即便成為母親,也不會突然失去競爭能力,「如果你想繼續打球,我覺得沒什麼可以阻止你去做這件事情。」
皮隆科娃晉級8強集錦。視頻來自美網公開賽
最難適應別離孩子之苦
與大多數媽媽球員不同,克裡斯特爾斯是在兩度退役後以媽媽球員的身份再度復出的。
2007年,年僅24歲的克裡斯特爾斯退役。2009年,小克在生了第一個孩子後宣布復出,並連拿了兩個美網冠軍和一個澳網冠軍,上一個能以媽媽球員身份拿到大滿貫的是1980年的古拉貢。整個女子網壇史上,能以媽媽球員身份拿到大滿貫的除了克裡斯特爾斯和古拉貢,另一個就是名宿瑪格麗特·考特了。
去年9月,克裡斯特爾斯宣布本賽季復出,此時她已是3個孩子的母親。但在二度復出後,克裡斯特爾斯至今未嘗勝績。「在我決定復出時,我就知道輸球是整個過程的一部分。」克裡斯特爾斯原計劃本賽季在家人的陪伴下參賽,但疫情讓一切變了樣。
對很多媽媽球員而言,能帶著孩子一起參賽是最幸福的。前世界排名第二的茲沃娜列娃2015年退役後結婚生子,期間還順便拿了一個碩士學位。2017年,茲沃娜列娃宣布復出,但成績再也回不到從前,目前世界排名僅為178位。儘管戰績不佳,但36歲的茲沃娜列娃仍有一個願望,希望等孩子大一點帶著她參加巡迴賽。
與大多數工種相比,運動員在做了媽媽後很難再回到競技場。除了身體、生理上的變化,媽媽球員還要適應與孩子的別離之苦。一定程度上後者對媽媽球員來說更難適應。
對任何一個媽媽來說,都不希望也不願意與孩子分開,哪怕只是短暫的。儘管首進美網8強,拿到巨額獎金,但兩年來首次與兒子亞歷山大分開還是讓皮隆科娃一度哽咽,「我已經有兩周沒見到他了,這種難過的感覺越來越強烈。」
打進女雙決賽的茲沃娜列娃也有同感,「我很想家,這比之前更有挑戰性,因為我想花儘可能多的時間來陪伴家人和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