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劉江茹見到記者的第一句話就是「還有20多天就到退休年齡了,沒想到退休前,還能將自己的事講給別人聽。」
通訊員 梁普華 攝
劉江茹是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在她接診過的患者中,無一例外都愛「賴」著她,願意讓她看診。在心血管內科病房走一圈,要問患者喜歡她什麼,答案是:態度好、醫術好、醫德好。在同事眼裡,「論工作的認真勁,誰能比得過劉江茹主任」。
有一年,心血管內科收治一名病人,當天中午,患者身體出現不適,但未引起自身重視,晚上才住進醫院。剛進病房,患者就心臟驟停,劉江茹立即召集科室骨幹,給病人實施心肺復甦術。半個小時黃金搶救時間過去後,患者仍未甦醒,劉江茹堅持認為復甦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在她的帶動下,大家再次竭力搶救,患者最終恢復了心跳。
2016年夏,西莊鎮年近九旬的張先生晨起突發胸悶、大汗,120接診後,緊急送往市醫院,心電圖檢查提示:急性下厚壁右室心肌梗死,血壓心率直線下降。劉江茹立即組織搶救,因患者高齡、心梗面積又大,搶救中反覆出現室速、室顫、呼吸停止。劉江茹果斷指揮:立即電除顫、給予氣管插管、心臟按壓、呼吸機輔助呼吸……歷經4個多小時,患者心跳逐漸穩定、血壓回升,恢復意識、生命體徵平穩。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住院10多天後康復出院。
「心血管疾病的特點可以用三個字來概括:急、危、重。急性心肌梗死、惡性心律失常、重度心衰等,隨時危及生命。」劉江茹說。參加工作以來,這樣生死競速的時刻並非個例,近幾年,劉江茹門診診治達3萬多人次,組織大、中型搶救2000餘人次。
雖然劉江茹記不住治療過多少患者,但患者記住了她的名字。年近半百的解武林,因高血壓急症住院,說起自己的病情,她感慨道:「要不是劉醫生,血壓不會控制得這麼好。」在解武林眼裡,面帶微笑、輕聲細語的劉醫生特別耐心、負責,讓她放下恐懼,「第一次就診測血壓時,她不僅給我端水拿藥,教我深呼吸、放鬆,還細問我的飲食、家庭狀況、生活習慣、家族病史等,對我的疑問也認真回答。」像解武林這樣的病例還有很多,談起劉江茹時,他們這樣概括:細心觀察病情,精心調整方案。紮實的功底、和藹可親的態度,讓劉江茹獲得患者好評。
從醫多年的劉江茹一直有個理想,「希望用綿薄之力,讓病患花最少的錢,取得最好的成效」。2013年,22歲的張女士妊娠後患上產後心衰,氣喘氣短,四肢浮腫,家庭經濟情況較差,交了300元住院押金後,連吃飯也成了問題。為了延續年輕的生命,劉江茹盡己所能,組織科室護士負責張女士的一日三餐,墊付住院費。同時,她組織專家會診,為張女士精選診治方案,儘量使用性價比高的藥品,減輕因疾病帶給她的痛苦和經濟負擔,想方設法改善張女士的生活質量。張女士回家養病後,劉江茹又帶著營養品和現金上門探望,詢問康復情況,指導調整用藥,讓患者和家屬大為感動。
劉江茹用仁術解除了無數患者的痛苦,也讓病人感受到醫者仁心的溫暖。在心內科走廊、會議室等位置懸掛的錦旗上,寫著她的名字,誇她醫德高尚,贊她醫術精湛。
劉江茹勤學上進,她不光自己成長,還帶動身邊人一起成長。多年來,心血管內科周會有個慣例,由劉江茹主持分享心內科醫學成果,其他同志交流學習。1988年畢業以來,為提升自身業務水平,劉江茹年年自費訂購醫學雜誌,申請參加上級醫院進修和心血管學術論壇。2009年至2012年,心內科完成幾十例心臟介入手術。2018年,西安交大一附院託管市人民醫院,科室在診治上更趨規範,在技術上更加成熟,當年完成介入手術922例,同比增長41.4%。
心血管內科在市人民醫院有個別稱,即「勞模科室」。科室成立以來,連續10年被市醫院評為先進集體,國家衛健委授予2018年度「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先進科室」,劉江茹先後斬獲多個國省市個人榮譽稱號,副主任樊蓉2012年榮獲韓城市「五一勞模」稱號,副主任劉劍虹2019年榮獲韓城市「五一先進工作者」稱號和由國家衛健委授予的2018年度「改善醫療服務行動先進個人」稱號。心內科護士也是全院爭搶的「香餑餑」,她們業務精湛、不怕吃苦。在市人民醫院,挑選科室護士長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只要一聽在心內科呆過,但凡出去,基本都是護士長備選人之一。
劉江茹辦公室的書櫃裡有厚厚兩摞「紅本本」,有業務方面的榮譽證書、綜合類榮譽成就,還有政府和非政府組織發的聘書。在這條布滿荊棘和鮮花的探索路上,她付出休息和娛樂的時間,付出陪伴家人朋友的時間。但劉江茹覺得特別值,她說:「雖然工作辛苦,但也帶給我太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來源:韓城日報(記者 殷依荷)
陝西網韓城站(編輯 王美娜)
【來源:陝西網韓城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