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做記者,找份工資高一點的工作,但自己根本就不喜歡,以為…不要夢想就可以有錢,有自己的家,但我到現在呢?
天天就是上班、下班、加班,然後吃東西都要左思右想,為什麼我這麼怕臭芬搶走我的家?因為我知道,我根本無家可歸,我這樣不是很失敗嗎?」
在TVB出品的《香港愛情故事》裡,有不少既現實,又發人深省的臺詞,第三集邱凱琪(龔嘉欣飾)這段話就是一段很經典的臺詞。
《香港愛情故事》的第一男女主是分別是羅天宇和龔嘉欣飾演的年輕情侶陳子朗和邱凱琪。
劇情從這對年輕情侶的故事來折射不僅僅是香港,還有內地所面臨問題。
愛情是要和房子掛在一起,房子是一段美好愛情的前提,沒有房子,就會像故事中的陳子朗和邱凱琪一樣,在生活面臨諸多困擾。
可是,道理誰都明白,但並不是誰都能買得起房子。
在第一集,陳子朗和邱凱琪戀愛七周年,但想找個過二人空間的地方也沒有,最後只能在公交上求婚。
還有,邱凱琪因為父親邱雄健(石修)再娶一事和爸爸吵架不回家,但一個人在外面四處遊蕩找不到一個可以回去,屬於自己的地方。
而房子所帶來的困擾遠不止如此。
在第二集,邱雄健把家裡媽媽的照片換成新娶的老婆的照片後,邱凱琪再次和爸爸吵架,最後離家出走。
邱凱琪沒有其它地方可以回去,去住酒店不是長遠之計,租房會延長兩人買樓的時間,最後只能租一個太空艙。
太空艙就是一個獨立、但乾淨的床位,勉強算是一個棲身之地。
當然,故事中的邱凱琪是租得起更大的房子,但他們要買樓,所以只能縮減開支。
邱凱琪和陳子朗的人設是一對努力工作存錢買樓的新婚夫婦,這樣的人設才能反映年輕人面臨的住房問題是多麼嚴峻。
而且,劇情在對房子問題的刻畫是毫不留情。
在第三集,邱凱琪下班回家,卻發現臨時居住的太空艙被查封,連這麼一個一平米的地方也要失去。
邱凱琪心情一下跌落谷底,很無奈的說,
「不做記者,找份工資高一點的工作,但自己根本不喜歡,以為不要夢想就可以有錢,有自己的家,但我到現在呢?
這段臺詞也就是本文最開始說的那段臺詞。
這一幕現實心酸,說出不少打工人的無奈。
高額的房價不是打工人能改變的,我們只能接受,但我們接受得了嗎?
在第二集,上司教訓邱凱琪和陳子朗要努力工作賺錢,不逛街、不購物、不旅行,這樣才能捱到第一套房子。
可是,真的如此嗎?
在第三集,會議上老闆說要推銷一些平民化的產品。
上司說了一堆法國菜式,但被老闆指責,
「你連八達通都不會用,要你想平民化的,也是難為你了。」
窮人的世界有錢人是不會懂,邱凱琪和陳子朗已經很努力,很吃苦,但還是買不到房子。
不過,雖然故事很現實,但也有溫馨的地方。
劇中邱凱琪的家裡條件比陳子朗好,但還是願意和陳子朗一起捱苦。
也許生活很現實,很辛苦,但在真正的愛情面前,再多的苦又算什麼。
文中圖片來自劇中截圖,如有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