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甸滿族自治縣位於中國遼寧省東南部。屬丹東市,地處遼寧省東部的鴨綠江畔,東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南接丹東市區,西與鳳城市、 本溪滿族自治縣毗鄰,北與桓仁滿族自治縣、 吉林省集安市相連。面積6193.7平方千米,是全省縣級行政區域面積最大的縣。清光緒三年(1877)設寬甸縣,取寬奠諧音得名。
個人以為, 寬甸地區至於丹東 ,乃至遼寧都是一片格外美的世外桃源 。美的窒息,美的不真實。
鴨綠江邊
去寬甸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條是先到丹東 ,一路沿江,走走停停。唯一令我感到不爽的是很多叫一步跨的地方,土地和 中國 的土地相連,到江中斷開,對面是朝鮮的土地,可與我們陸地相連的部分卻劃歸給了朝鮮 。一個老百姓能說什麼吶?
另外一條路就是瀋吉高速,一路奔青山溝,直至寬甸深處
河口斷橋
河口斷橋——原名清城橋,位於遼寧省丹東市寬甸縣長甸鄉河口,是鴨綠江上最早建成的公路橋。1941年日本侵略者出於軍事侵略和經濟掠奪的需要,指令偽滿洲國和 朝鮮 當局建造「清城橋墩」,全橋總長709.12米,橋面寬6米,設22座橋墩,計21孔, 於1942年建成。1950年10月19日,當時被任命為赴朝志願軍司令員的彭德懷,身邊僅帶了一名參謀,兩名警衛員和一部電臺,乘一輛吉普車從這座橋奔赴 朝鮮 戰場。1951年3月29日,美軍出動了6批次、30餘架次飛機輪番轟炸,清城橋斷裂了,斷裂成了永遠的斷橋。 斷橋西邊的我國境內已將斷橋開闢為旅遊景點,而對面朝鮮 的橋面至今沒有修整,保存著戰爭時期的創傷……
斷橋旁,紅旗下,你會感到一代偉人的失去親人的痛苦和胸懷。 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氣勢。
河口桃花
寬甸縣長甸鎮河口村座落於鴨綠江中,呈狹長狀的一個小島嶼。每年春季,河口村滿山遍野桃花盛開,奼紫嫣紅,與碧綠的鴨綠江水相映妖嬈,吸引著無數遊人前來觀賞。河口村因此贏得了「桃花島」的美譽,聲名大振。
每年五一前後, 鴨綠江畔的山坡、公路旁也滿山遍野地分布著2萬多畝桃林!
蔣大為那首《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中傳唱的「迷人故鄉」。便是這裡
河口桃花,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九水峽漂流
九水峽距丹東市中心40公裡,東臨鴨綠江景觀大道,西接201國道,地處丹東城區與 寬甸縱深各大風景區、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之間,因河道在山谷裡轉了九個大彎,故名「九水峽」。
路過,遠遠看了一眼,沒時間玩兒,主要是沒膽兒。
虎山長城
虎山原名馬耳山,因兩個並排高聳山峰,狀似兩隻豎立的虎耳,亦稱虎耳山,至清代演化為今日的虎山,虎山突起於鴨綠江邊,平地孤聳,視野開闊,對岸朝鮮的田地、房屋一覽無餘。作為國門,長城選址虎山,確有軍事意義, 丹東歷次被外敵入侵,虎山首當其衝,總被視為軍事要塞,最先遭到攻擊,任何一個懂得軍事的人都知道,佔據制高點,就等於控制了戰鬥的主動權。
虎山長城始建於明成化五年即公元1469年,歷經幾百年虎山長城幾乎是瀕於湮沒了以至於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人們都將萬裡長城的東端起點,誤認為是「天下第一關」 —— 山海關 。其實早在《明史·兵志》中就曾有記載:「終明之世,邊防慎重,東起鴨綠,西至嘉峪」就已明確明長城「東起鴨綠江 ,西至嘉峪關 」。
這裡,才是長城的起點。
青山飛瀑
飛瀑澗景區有聞名遐邇的遼寧省第一大瀑布,溪流從32米高的斷層峭壁上飛流直下,狀如玉帶銀河,氣勢磅礴,動人心魄。
青山溝
青山溝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於遼寧省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青山溝鎮內,景區面積約127.4平方公裡,距寬甸縣城70公裡、距丹東市城區160公裡。
百瀑峽
寬甸百瀑峽位於遼寧省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牛毛塢鎮泉山村泉山林場。東與山青水秀的遼寧名勝風景區青山溝相偎,西與國家森林公園天橋溝和省級風景名勝區天華山 相連。是一處開發不久,鮮為人知的觀水賞瀑,避暑納涼的好去處。更是攝影愛好者們拍攝瀑布的絕佳之地。
黃椅山公園
黃椅山森林公園由火山錐、梨花村、玄武湖、城門洞四大景區及火山口、小峽谷等40餘處景點組成,集「雄、秀、奇、美、幽」於一身,是一座天然的火山博物館。
黃椅山是巖漿噴發堆積成「山」,是滾滾熔巖衝刷成「椅」,是蓬勃草木美化成「青」,山為體,椅為形,青為色,金秋時節漫山金黃,由此得名「黃椅山」。
楓墅
特別推薦這個叫楓墅的地方,在天橋溝的門口。節假日一天要3000塊RMB。不過看你怎麼算,一間別墅4、5間房間,能住好幾家,一均攤下來性價比就上來了。最主要的就是別墅門前風景如畫
天橋溝
天橋溝在丹東的寬甸滿族自治縣,天橋溝最好秋天的時候去,楓林漫山遍野,可以看到桔紅色、紫紅色、桔黃色、綠色等色彩的楓葉,楓葉最美的地方就在山門到天橋賓館的一帶,非常適合攝影愛好者拍照。天橋溝的山既險峻又秀美,素有關外「小 廬山 」之美譽。在天橋溝玩一天是累人的,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