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香粉是哪「五香」,全知道的人不多,各有妙用,可不能用錯了

2020-12-17 杜銳美食

如果您喜歡我的美食文章,請點擊 「關注」,會有更精彩的美食文章奉獻給您!

喜歡做美食的朋友們對「五香粉」可不陌生,特別是在八九十年代,「五香粉」那可是風靡家家戶戶餐桌的調味增香料。不管是調肉餡,還是炒菜燉湯,都喜歡加點「五香粉」,增加菜品的香氣。特別是過年調餃子餡,也總離不開「五香粉」,感覺只有加了五香粉的肉丸水餃,吃起來才馥香醇厚。除了五香粉,還有用這五種香料製作的經典菜品,更是數不勝數,像:「五香花生、五香茶葉蛋、五香酥肉、五香豆乾……」

人們天天「五香」掛在嘴邊,問朋友們一個問題:五香粉是哪「五香」,全知道的人不多,各有妙用,可不能用錯了。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全答對的人很少,這就像人們休了幾天假之後,突然問「今天星期幾」一樣,一下子把人們問懵了。感覺這五種香料就掛在嘴邊,就是說不全、說不對。其實,「五香」就是:八角、花椒、桂皮、丁香、小茴香這最常見的5種調味增香料。而且,這五種調味增香料,各有其妙用,可不能再亂用了。

01八角

八角是最常用的調味增香料之一,別名也很多,又名大茴香、八角茴香、大料,而廣泛用於炒、燉、煮、滷等烹飪技法,特別是烹飪肉類食材時,更是離不開八角這味調料。八角的辛香氣味主要來自所含的具有揮發性的「茴香油」成分,是其香味的主要來源,主要成分為醚、酮、醛等芳香化學物質。八角還能入藥,具有祛風理氣、調和脾胃的作用,這也是燉肉時加入八角的主要原因。因為肉類食材本身較難消化,加入了八角後,增香助消化,是一舉多得的調味方法。「豬不椒、羊不料」,這裡的大料就是指八角,使用時要注意燉羊肉切記不能加入八角。

購買八角時,要注意鑑別「真假八角」,特別是把野生的假八角摻和進真八角裡面,真假難辨。真正的八角最顯著的特點便是有8個角瓣,一般等長對稱,尖角圓鈍、自然灑脫,聞起來有很濃鬱的八角辛香氣味。假八角一般不是8個角瓣,這是最容易分辨的地方,如地楓皮角瓣為10-13個、紅茴香有7-8個角瓣,大八角、野八角、短柱八角一般有10-14個角瓣組成。如果把這些假八角弄碎了,摻雜進去,就要注意看其外表形態的差別了:假八角的角瓣一般較細長、尖銳,厚度較薄、香氣寡淡,這些都有利於區分掰成單瓣的假八角。

02花椒

花椒是另一種最常用到的調味增香料,也是川菜的靈魂調味料之一。花椒樹為落葉小喬木,有較多尖刺,春天吐出新蕊嫩芽,人們把那種不結果的鮮嫩「滑條」簡單調味,掛糊後簡單炸制,便是經典名菜「幹炸花椒芽」,有著獨特的香味。那種結果的枝條上便生長出一串串、一簇簇的花椒粒,一開始為深綠色,到了秋季成熟後一成了一簇簇紫紅色的花椒粒。

花椒除了當作香料之外,也可以入藥,有著天然的芳香氣味。花椒是川菜中最重要的調味料之一,川菜的靈魂便是「麻、辣、鮮、香」,首當其衝的麻味,便是花椒的功勞。嚴格意義上來說,花椒的「麻」,不能算是一種味道,而是所含的化學成分對口腔形成的一種「高頻刺激」,應該算是一種感覺,而不是味覺。平時用花椒要注意,燉豬肉的時候,一般不會加入花椒。

03桂皮

桂皮又名香桂、柴桂、肉桂,是各種香桂樹樹皮的統稱,可剝出桂皮的香桂樹常見的品種有8種之多。有時候,我們去購買桂皮,經常看到有又厚又長,有又薄又細小,這主要是不同香桂樹樹皮的原因。根據桂皮的外形大小,桂皮又分為桶桂、厚肉桂、薄肉桂三種。桂皮有著天然的揮發性香味,燉肉或調餡時加入,有去腥提鮮的妙用,也可以使人食慾大增。

04丁香

人們對於丁香,最初大多來自於戴望舒的《雨巷》: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丁香也是一種亦藥亦香料的增香調味料,是丁香未開放的花蕾幹制而成,又名公丁香、丁子香、雞舌香、百結等。丁香含有天然濃鬱香味的丁香油,人們聞後可促進胃液泌出,使人食慾大增。丁香分公母,公丁香顆粒較小,雌丁香則顆粒較大。因為丁香的香氣太過馥鬱,使用時切記要把握好用量,一般一鍋肉用3-5粒便可,多加一粒,都有可能前功盡棄。

05小茴香

小茴香為茴香乾燥的種子,在北方,人們多用茴香鮮嫩的莖葉包水餃、蒸包子,搭配雞蛋或肉塊,鮮香怡人,是一種深受很多人喜歡的餡料品種。因為茴香比較喜歡油脂,調餡時用油量要稍多點才香。茴香乾燥後的種子便是香味料「小茴香」,有著天然的馥鬱香氣,燉肉類食材時加入小茴香,增香增色不少。小茴香也是夏季燒烤撒料的主要用料之一,搭配孜然粉、幹辣椒粉,便是經典的萬能燒烤撒料。

如果您喜歡我的美食文章,請「關注」我,會有更精彩的美食文章奉獻給您!歡迎您的點評!

相關焦點

  • 都是香料,十三香和五香粉有什麼不同?好多人不懂,知道後別用錯
    好多人不懂,知道後別用錯導語:說到飲食文化,在我國上下五千年歷史中,沉澱和積累了深厚的飲食文明,每個地域都有各自代表性的菜式,之後形成八大菜系,還誕生了不同的烹飪方式,甚至於每個家庭,都傳承著獨門秘方。
  • 五香粉和十三香有什麼區別?很多人不懂亂用,難怪味道不對
    五香粉和十三香有什麼區別?很多人不懂亂用,難怪味道不對我們大家都知道,要想做出美味的飯菜,調味品是必不可少的,沒有調味品再好吃的飯菜也無人問津,所以從這一點上就能看出調味品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很大的作用。
  • 五香粉和十三香區別太大了,很多人都沒區分,大廚:不懂別亂用
    接著鄰居又跟我分享了五香粉和十三香的區別之處。聽他講完,我才明白原來五香粉和十三香區別太大了,很多人肯定和我一樣都沒區分,於是我決定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五香粉和十三香的區分方法,以及這兩種調味料的用法區別。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點擊收藏哦。
  • 五香粉和十三香有什麼區別?有些人總搞不明白,怪不得飯菜不好吃
    ,煎炒烹炸味道美,雞鴨魚肉那盆盆香,賽過王母蟠桃宴,勝過老君仙丹香,八洞的神仙來拜訪,才知道用了我的十三香十三香十三香包括紫叩、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大料、小茴香、木香、白芷、三奈、良姜、乾薑等,在製作時,原料必須充分曬乾,每種原料單獨粉碎,而且越碎越好,經過一道道的工序,最後按比例混合封裝在一起,使用時並非越多越好,因為有大料桂皮、丁香、茴香等,用一定的副作用,以「寧少勿多」為宜。
  • 超市五香粉雖香,但不適合家庭四季使用,嘗試一下自己動手製作
    五香粉作為一個大眾調味品,家家戶戶都用,幾乎家家都常備。但五香粉由哪五香組成的?五香粉又是從何而來呢?知道的人,可能就不多。古人採香料說到春秋戰國的齊桓公,估計大家都了解他,他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政治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還是個美食家。齊桓公有個廚師,名叫易牙,他以獨特而精湛的烹調技術享譽四海。
  • 五香粉和十三香有什麼區別?都是用什麼香料做的?應該怎麼用呢?
    我們在平平時烹飪美食的時候,是離不開各種各樣的調味品的,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以使用到的調味品也非常的多,有些調味品也是比較的像的,在使用的時候有很多的人都不知道到底應該怎麼用,比如說五香粉和十三香,這兩種調味品在我們的生活中就是非常常見的,而且這兩種看起來也是非常的相似的,有很多的人在使用的時候都分不清楚到底有什麼區別
  • 五香粉和十三香有什麼區別?大廚:差別可大了,分清楚之後再用
    五香粉和十三香有什麼區別?大廚:差別可大了,分清楚之後再用有人把做菜當成一種樂趣,非常享受做飯的過程,做出來的美食如果能夠贏得更多人的喜愛的話,他們會更開心的。在做飯的過程中,要想做出美味的菜餚,少不了的就是調味品,適當的加上一些增香提鮮的調料,口感也會更豐富。隨著生活水平提高,調料的類別也變得非常多,像味精、雞精、五香粉、十三香等等,都是很常見的。其中五香粉、十三香,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在生活中是經常用到的。
  • 五香粉和十三香是用哪些香料做的,它們區別是什麼,應該怎麼用?
    五香粉和十三香都是很常見的調味料,二者的顏色還比較相似,這就導致很多人有點分不清。那麼它們到底是用哪些香料做的呢?具體的區別又是什麼?平時應該怎麼用?下面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以後再也用不發愁了。十三香調味料的說法有2種,一種是「五香八大味」,由五種香料+八種味料組成,所以叫做十三香。五種香料分別是:八角、桂皮、丁香、花椒、茴香。八種味料分別是八角、桂皮、丁香、良姜、白芷、豆蔻、陳皮、香葉。這裡面八角、桂皮和丁香都是雙份的,所以如果嚴格來說,是只有10種香料。
  • 五香粉和十三香到底有什麼不同?好多人都不懂,現在總算知道了
    五香粉和十三香到底有什麼不同?好多人都不懂,現在總算知道了會做飯、喜歡做飯的人,廚房裡的東西一定不少,調味品也是多種多樣。而且在用的時候,很多人不會區分,所以會亂用,有的時候會讓做出來的菜味道變差,變得很奇怪。其實這兩種東西也是有區別的,而且區別還不小。下面咱們一塊來了解一下,五香粉和十三香,這兩種調味料到底有啥不一樣,生活中應該怎麼用才好呢?五香粉和十三香到底有什麼不同?
  • 粳米、糯米、小米竟然有這麼多養生妙用,90%的人都不知道
    本 期 導 讀 大米、糯米和小米各有妙用,它們的養生秘密你知道多少?大米常常吃,但是你知道大米背後蘊藏的養生秘密嗎?熟悉又陌生的粳米,原來有這麼多妙用粳米可能大家聽起來很陌生,但他的別名我們就很熟悉了:大米、白米、硬米,廣東人又稱之為「肥仔米」。《漢語大詞典·米部》曰: 「粳,稻之不黏者。今指一種介於秈稻、糯稻之間的晚稻品種,米粒短而粗,米質黏性較強,脹性小」。通俗來講,就是我們日常吃的大米。
  • 十三香和五香粉到底怎麼用?大廚:看配料就明白,能用對才是高手
    對於廚房小白來說,能夠把菜做熟已經是非常值得表揚的了,廚房的調味料可以簡單分別出幾種,也就能做出基本的菜餚了,然而對於經常在廚房做飯的人來說,想要對廚房了解更多就要從調味料下手,除了讓人混淆的生抽、老抽和蠔油之外,十三香和五香粉的用法也是眾多吃貨們想要了解的。
  • 五香乾炸大頭寶魚,醃製和油炸2大步驟最關鍵,入味不焦才成功
    五香乾炸大頭寶魚,醃製和油炸2大步驟最關鍵,入味不焦才成功魚是很有營養的食物,烹飪之後的口味也是很鮮美的。當然魚的種類有很多,不同魚做出來的口味也不盡相同,今天要做的就是大頭寶魚,這種魚的肉質很嫩,其實和那種黃花魚很像。
  • 十三香和五香粉的區別在哪?飯店大廚告訴你,它們各自的作用!
    十三香和五香粉的區別在哪?飯店大廚告訴你,它們各自的作用!很多人都知道,五香粉和十三香這兩種調味料,但是很多人都不清楚,這兩種調料到底不一樣在哪裡。其實聽名字就知道五香粉和十三香的差別,主要是來自於香料的數量。
  • 還能這樣用?你不知道的風油精的妙用
    像風油精這樣的小東西,家家戶戶都會備上一個,除了清涼止癢、提神醒腦風油精還有許多你不知道的妙用,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吧。2.溶解502膠水想不到吧,風油精還可以溶解502膠水,當你用502時不小心被粘住手指的時候,滴點風油精在手指的粘連處,輕輕揉搓一會,用不了一分鐘就可以輕鬆打開了。
  • 你還在為十三香和五香粉不知道怎麼用發愁嗎?吃貨告訴你怎麼區分
    作為一個美食愛好者,最喜歡的就是利用業餘的時間做一桌滿滿都是好評的美味佳餚,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不管是燒滷燉炒,都喜歡在起鍋的時候放一點十三香。感覺放了十三香以後,自己的做菜手藝就遠遠地甩出了家裡吃貨幾條街。
  • 大多數人猜錯了,你知道嗎
    提起茴香豆,大多數人自然而然地想起孔乙己,因為絕大多數人認識茴香豆,是從魯迅先生的一篇小說《孔乙己》中了解到的。還有那句名言:「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茴香豆這一原本只屬於紹興地區的傳統小吃,卻借《孔乙己》選入中學課文,最終被全國人們所熟知了。
  • 麵點師親傳五香千層餅做法,外酥裡軟,真是太好吃了
    這餅子貌不驚人,卻特別好吃,剛出爐的時候表皮酥脆,一口咬下去,脆脆的聲音和香香的味道立馬讓人胃口大開。一大盤餅子,三下五去二就被家人吃光了,那感覺真是好極了。一盤酥香的餅子,搭配一碗濃濃的肉湯,每一口都是滿足,或者把餅子切開,夾上肉或者是蛋,也能讓人大快朵頤。這樣的餅子當早餐,孩子也特別喜歡吃。這是我前幾天跟一個麵點師朋友學來的做法,重點是油酥面的製作和運用。以前也知道用油酥面,但油酥面的狀態不對,千層餅並不能很好分層,造成餅子做好後口感不好。
  • 麵點師親傳的五香千層餅做法,外酥裡軟,真是太好吃了
    這餅子貌不驚人,卻特別好吃,剛出爐的時候表皮酥脆,一口咬下去,脆脆的聲音和香香的味道立馬讓人胃口大開。一大盤餅子,三下五去二就被家人吃光了,那感覺真是好極了。
  • 俗話說:「男有三不娶,女有三不嫁」,你知道哪三種人不能嫁嗎?
    婚姻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如果能找一個合適的另一半,日子也會越過越紅火的。反之如果婚姻找錯了人,再好的日子也會越過越難的。有一句農村俗語叫:「男有三不娶,女有三不嫁」,下面就來看看到底是哪三種呢?
  • 200萬人每天要吃的五香滷豬蹄配方,精準滷湯高湯配方,香辣料絕
    如果這輩子要說出一樣一輩子都吃不膩的美食,你會說什麼呢?我肯定會毫不猶豫的說出五香滷豬蹄,這真的是一款怎麼吃都吃不膩的硬菜,不管是下酒還是請客吃飯,都是無限好評,都是能反反覆覆的來回吃的經典有木有,有沒有和葉老師一樣的朋友,對這個五香滷豬蹄是有非常非常深厚的感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