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守業(上):都說孫策不死,便無三國,十九歲的孫權無奈上位

2020-12-10 三國歷史小小迷

導語:三國歷史大雜燴系列, 是本人原創作品,目前共有四個板塊:三國戰役大盤點,三國人物那些事,三國人物高手猜謎,青梅煮酒品三國。本文為三國戰役大盤點系列第63期

上期我們講到了孫策已經徹底佔領了江東六郡之地,前景欣欣向榮,就連曹操都忍不住誇讚孫策:「猘兒,難與爭鋒也。」意思就是:「孫策就是一隻瘋狂的汪星人啊,老夫也實在很難與他爭鋒。」我仿佛從曹操的口吻裡看到了他對孫策滿滿的忌憚,看起來曹操好像是在罵孫策,其實罵的越狠,就越說明了孫策的勇猛,是一種更高的褒獎,尤其是能讓曹操感到忌憚,實屬不易。

而確實也正如曹操所說的,這個時候,孫策到達了他事業的頂峰,然而頂峰過後,就要下降,只是對孫策來說,他的事業線是直線下降。

孫策:「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孫策殺許貢,卻不知道留下了後患

孫策性格特點很簡單,有點像項羽,自恃英勇,驍勇異常,這樣的人都有稱王稱霸的可能。這話是原吳郡太守許貢說的,許貢此時已經敗於孫策之手,但孫策並沒有趕盡殺絕,許貢後來寫信給朝廷說,不如召孫策回洛陽,高官厚祿圈養著。

這是許貢在上表朝廷時候說的,許貢這種心思,一方面是真的為了朝廷著想,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自己的吳郡著想,孫策回朝,自己就有可能重新打回吳郡。但也正是許貢說了這樣的話,才最終死於非命,許貢的上表被孫策截獲,孫策大怒,召來許貢對質,最終絞殺許貢。

許貢是殺了,但孫策也給自己埋下了殺身之禍。大概有本事的人,都有毛病,項羽,孫策這號人,就如郭嘉說的一樣,輕而無備,有實力的人都自信,比如秦武王,李世民,都是這樣的例子。性格決定命運是有道理的,孫策最終還是吃了這個虧。許貢被孫策所殺,許貢小兒子以及門客逃亡,一直隱匿,同時尋找機會報仇。

許貢:兒砸,一定要記得替我報仇啊!

孫策外出打獵卻遇上了許貢門客,就這樣一臉懵逼的領盒飯了

有句歇後語講得好:「瞎貓碰到死老鼠——運氣好」,機會既有等來的,也有碰來的。孫策喜歡打獵,通常只帶數騎出行,但是孫策馬好,其餘數騎跟不上,卻突然與許貢的三個門客遇上了,此時大家都很懵X。孫策很是疑惑,問這些門客是什麼人,三人估計也是事發突然沒有準備,還有點害怕,就含糊說自己是韓當的士兵,在此射鹿,想矇混過關,此時都忘記報仇了,只想趕緊糊弄過去。

沒有想到孫策的記憶力這麼好,韓當的士兵他都認識。孫策當即說韓當的士兵他都認識,沒有見過你們,一邊說,一邊就張弓射箭,射倒一人,可是有三個門客,其他兩個門客幾乎同時也搭起了箭,孫策剛準備張弓搭箭搞定另外兩個,便被那二人射中了面頰,辛虧後面趕來的騎兵殺死了刺客,不然孫策估計要命喪當場了。

孫策:這仨人不講武德!來騙!來偷襲!

當時即便這樣,也是重傷,自知命不久矣,然後就是託孤了。大家都很熟悉的這段:

創甚,請張昭等謂曰:「中國方亂,夫以吳、越之眾,三江之固,足以觀成敗。公等善相吾弟!」呼權佩以印綬,謂曰:「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知卿。」至夜卒,時年二十六。

翻譯過來就是:孫策傷勢甚重,就請張昭等人前來說:「中原正在大亂之中,憑我們吳越的兵眾,三江的險固,足以觀其虎鬥成敗。您各位要好好幫助我弟弟!」又招呼老弟孫權,將印綬交予他,對他說:「率領江東兵眾,決戰兩陣之間,橫行爭衡天下,你不如我。但舉賢任能,使其各盡其心,用以保守江東,我不如你。」到夜間孫策便死去,時年26歲。

孫策:我就這麼令人無語的領盒飯了?!

孫策不死便無三國,當時的局勢對孫策到底多有利?

不過現在對三國有所研究的小夥伴們大都會認同這樣一句話:「孫策不死便無三國」孫策為何會得到這種評價的呢?要知道,在當時的局勢中,其實孫策是最有機會一統三國的。儘管孫策旁邊有著老牌勢力劉表,當時北方還有兩大梟雄——曹操與袁紹,但是孫策並無太多顧慮。

西邊佔據荊州的劉表,儘管兵力不弱,但是劉表本身性格懦弱,而且並無多大雄心壯志,只想守著這一畝三分地,當自己的土皇帝;而北方的曹操與袁紹兩人早已互有間隙,兵戈相向只是遲早的事情,連曹操的西方也有馬騰在暗中窺視,如果有機會肯定也會在曹操身上狠狠咬下一塊肉。

被群狼窺視的曹操最終選擇主動出擊,發動歷史聞名的官渡之戰,與袁紹戰得難解難分。南方的孫策也沒有閒著,當時暗中聯繫了袁紹,在後方整頓兵甲,打算偷襲曹操的大本營——許昌,如果成功,便能給予曹操致命一擊,孫策和袁紹兩人便能平分天下,也就沒有後來的三國了。

孫策:「我都快鬱悶死了,氣氣!!!」

後續:孫策僅僅26歲就領盒飯了,19歲的孫權無奈上位

可是沒有辦法呀,孫策僅僅26歲就領盒飯了,他的提前退場,導致了這麼大個江東基業必須要有人來繼承,於是,孫策「愚蠢」的歐豆豆(弟弟,火影忍者裡面的梗)——孫權便出場了。不過孫權心裡苦啊!要知道,那個時候的孫權還只是個19歲的小可愛,本來想著跟著老哥打打殺殺,日子就這麼過下去算了,結果老哥一領盒飯,就要輪到他來繼承江東基業了。

孫權年僅19歲就要扛起如此重的鴨梨……哦不,壓力,真想大喊一聲:「我信你個鬼,你個死老哥壞得很!」

孫堅:「我相信你,兒砸加油!」

孫策:「老弟,我相信你能行的!」

這時,江東的情況是怎樣的呢?19歲的孫權又該如何擔當起如此巨大的重任呢?我們下期再來繼續說道說道。

孫權:「江東之神,請賜予我力量吧!」

請小夥伴們繼續關注「三國歷史大雜燴」系列文章,或點擊該文章頭像即可關注查閱,有好的建議,也歡迎小夥伴們留言互動,我看到一定會第一時間回復,請小夥伴們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相關焦點

  • 為何大家都說孫策不死,便無三國?孫權到底比他哥差在了哪裡?
    孫策不死,便無三國,這句話其實一點也不誇張。很多人都認為孫策只是一個莽夫,所以最後才會被許貢門客刺殺,大家通常認為孫策作戰雖勇猛,但是缺少謀略,和他弟弟孫權想比,孫策在謀略方面似乎要差一點。
  • 孫策不死,便無三國,是高估了孫策還是低估了孫策
    三國時期的東吳是由孫堅、孫策、孫權父子三人共同努力創建的國家。東吳的地盤也是很大的,江東六郡,其中孫堅是參加了反董卓的隊伍中,並且是和曹操一起敢於帶軍隊打董卓的風雲人物,不過非常可惜的是他回到江東的路途中,遭遇劉表手下黃祖的暗算而死。緊跟著繼承遺志的是孫策!孫策號稱小霸王,也是一位非常有想法的人。後世的人更是高捧孫策。
  • 孫策不死,便無三國,孫策有多恐怖?曹操:不敢與之為敵!
    關於三國時期的歷史,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孫策不死,便無三國。孫策是誰?孫策人稱小霸王,是孫權的哥哥,孫堅的大兒子。當初孫堅被劉表手下黃祖殺死,手下將領群龍無首,孫策只能帶著孫堅舊部投奔了袁術。但是孫策是一位很有魄力的人,他不甘心屈居人下,找機會帶著孫堅的舊將脫離了袁術,獨自在江都地區打下一番基業,也就是東吳。孫策不死,便無三國,孫策有多恐怖?曹操:不敢與之為敵。從孫策的綽號小霸王就可以看出孫策的強悍,霸王可是項羽,而孫策被稱為小霸王,說明他的實力堪比楚霸王項羽。
  • 三國大懸案:孫策三弟孫翊之死,居然和孫權有關!
    而在這期間,孫權的弟弟,時任丹陽太守的孫翊和孫策非常看重的家將孫河被害,在當時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我們先來講講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孫翊是孫堅的第三子,比孫權小兩歲,勇猛強悍、果敢堅毅,在諸多方面跟孫策極為相似。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孫策等人的舅舅、時任丹陽太守的吳景去世之後,二十歲的孫翊便以偏將軍的身份接任丹陽太守。
  • 孫策死後,弟弟孫權是如何對待嫂子的?
    公元200年,孫策被刺身亡,年僅26。孫策的妻妾有記載的僅有大喬一人,但大喬在199年12月才嫁給孫策,而孫策死時有一子三女,由此可見他的妻妾肯定不止1人。 她們的年齡還很年輕,特別是大喬成婚僅僅數月就要守寡。
  • 孫策之死,幕後得益最多者竟然不是孫權,而是孫堅以前的一位戰友
    因為孫策在平定江東之時,殺害了許貢,於是他手下這三個門客就自發為許貢報仇,準備暗殺孫策。結果暗殺成功,孫策中了毒箭,不治身亡,江東權柄被移交給了二弟孫權,至於那三個門客則被後面追趕而來的孫家士兵殺死了。 近來研究三國的學者,大多認為孫策之死有不少疑點,因為整件事的最大得利者是孫權,而他在稱帝後,給孫策的諡號僅僅是長沙桓王。
  • 歷史上,孫策26歲就死了,孫權對他哥哥的妻兒和大喬如何安排的?
    即使你對三國這段歷史不太了解,但是曹操、劉備以及孫權這幾個人肯定是聽說過的,而曹操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那就是:「生子當如孫仲謀」。這裡面的孫仲謀,其實說的就是孫權。其實歷史上關於孫權和孫策兄弟二人的正史野史都不在少數,但是無論是哪一個部分,他們兄弟二人的差別都是顯而易見。
  • 孫策不死,便無三國,他的實力到底有多「恐怖」?
    三國當中有這麼一號人物,江東基業的開創者,他便是孫權的哥哥孫策。孫策之所以能夠出名, 這與他本身的實力還是有著相當大的關係的。尤其是身邊的文臣武將的配合,還有便是自身的實力的影響。不過有關孫策的故事,有人說孫策不死便無三國。其實這句話,相對於歷史來說,也是有著很大的可能的。為何會如此說呢?
  • 26歲的孫策死後,他的弟弟孫權是怎麼安排20歲的嫂子大喬的?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這裡的「二喬」指的就是大喬和小喬兩姐妹。眾所周知,大喬嫁給了吳國的孫策,小喬嫁給了吳國的周瑜。這篇文章所說的主人公就是大喬,可惜天妒英才,孫策是英年早逝,年僅26歲就去世了,留下大喬她們妻兒寡母,可當時的大喬才20歲,那孫策的弟弟——孫權。
  • 孫策被刺殺重病臥床,江東眾臣皆推薦孫翊,為何他選孫權接班?
    在這次刺殺中,孫策重病臥床,一病不起,選擇繼承人問題,被擺上了臺面。這時共有三個繼承人可以選擇,分別是兩個弟弟孫翊、孫權,兒子孫紹。孫紹作為嫡長子,本該繼承王位,為何江東眾臣都支持孫翊呢?而就在眾臣都在支持孫翊的時候,為何孫策又選擇了孫權繼承王位?
  • 孫策死後,弟弟孫權是怎麼對待20歲嫂子大喬的?你可能無法相信
    你可能無法相信三國時期能人輩出,多少英雄豪傑都展現出了自己的才華。很多人在提到三國的時候,總會想到的是蜀國以諸葛亮,劉關張為主要人物的主角事跡。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角度,畢竟三國時期不僅僅只是有蜀國,曹操孫權都是了不得的人物。東吳其實一開始並不是由孫權所掌控,而是他的哥哥孫策。
  • 孫策26歲去世,妻子大喬下場如何?史學家:孫權的做法很聰明!
    雖然在大家的眼裡,三國時期三足鼎立的一直都是曹操、劉備、孫權,但實際上的江東霸主不是孫權,而是他的哥哥孫策,他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哥哥留下的。
  • 大喬貌美如花,孫策死後,孫權又是怎麼對嫂子的?
    在江東除了孫策還有很多的成功將帥,周瑜就是其中一位,孫策和周瑜也是摯友,曾今孫策和周瑜兩人娶了大喬和小喬兩位絕世美女做妻子,可謂是才子配佳人。孫策在短短的數年之內就橫掃了江東,就連曹操都非常敬佩孫策的能力,但是天妒英才,在孫策還沒有進一步展現自己的才華就遭到了別人的行刺,最後孫策的弟弟孫權繼承了江東的王位。
  • 孫策明明有兒子,卻把位置給孫權,又是誰造成了孫策之死呢
    當年的孫策被人稱為江東小霸王,繼承了孫堅的家業之後,用了短短六年的時間拿下了江東六郡,都說江東多才俊,孫策就是其中之一。孫策死的時候僅僅二十六歲,非常年輕,死之前就打算把自己辛辛苦苦攢下的家業,交給自己的繼承人。
  • 三國孫權在哥哥孫策死後,為何將嫂子大喬圈養?他的做法很高明!
    三國最激烈時期由蜀國、魏國、吳國瓜分天下,而形成三國鼎立的主要人物是劉備、曹操、孫權。人們常說劉備以仁義治國,曹操則運用奸詐手段統治魏國,到了孫權卻很少人了解。據說當初孫權的哥哥離世後留下妻子,那麼孫權到底是怎麼對待自己大嫂的呢?
  • 孫策死後,孫權是如何「照顧」嫂嫂大喬和其四個子女的?
    確實,翻遍歷史來看,像孫權這樣從童年到青年一直都很聰明的人可是真不多見。當然,這不能完全歸功於孫權後天的努力,也是因為孫家的基因實在是太好了。從其父孫堅、其兄孫策來看,孫權也是受到了父兄的影響,從而耳濡目染成長為一個青年才俊的。 孫權機智果敢,他向來是用人不疑。當曹操的幾十萬大軍南下時,孫權也曾在和與戰之間徘徊。但當他一旦做出了選擇,他便沒有再動搖了。
  • 孫策26歲去世時,娶了大喬才四個月,孫權是如何對待孫策遺孀的
    大喬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孫策死的時候才26歲,他的四個子女肯定很小,如果以孫策15歲就結婚生子開始算的話,孫策的長子孫紹也不過11歲,三個妹妹年齡就更小了,連十歲都不到,孫權能做的就是撫養這些孩子長大,畢竟這是孫策留下的血脈,要不是孫策傳位給孫權,孫權是不可能成為日後的吳大帝的。
  • 歷史上孫策死後,孫權如何安置美貌的嫂子大喬?很多人不敢相信!
    歷史上孫策死後,孫權如何安置美貌的嫂子大喬?很多人不敢相信!孫策是江東孫吳政權的絕對奠基者,但也是三國歷史上最悲情的英雄之一。孫策十六歲時,討伐董卓期間屢立戰功的父親孫堅,就被權術所玩弄,死於黃祖之手。
  • 26歲的孫策死後,孫權是如何安排20歲的嫂子大喬的?
    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這裡的孫仲謀指的就是孫權,為何曹操對孫權有如此評價呢?其實很簡單,因為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孫策才20多歲,就已經建功立業,穩固江山,讓後人敬仰,即使曹操,也曾是其手下敗將,你說這樣年輕有為之人,怎麼不值得敬仰呢,孫權卻好像一直碌碌無為。
  • 孫權真的忘恩負義?為何既不追尊孫策為帝,也不重用孫策後人
    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知卿……」 應該說,孫策哪怕是死前最痛苦的時候,思維都是清晰的,他知道孫家對江東六郡的統治還很不牢固,自己不死還能依靠自己的個人魅力和武略維持住,甚至還能伺機通過擴張領土來轉移內部的矛盾。但他如今要死了,在這個當口,合適當繼承人的,唯有弟弟孫權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