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25日電(李越)如果不是被35種鳥類的精美標本所吸引,記者不會突發奇想——跟隨空軍驅鳥兵到機場一線執行一次驅鳥任務。
「這是灰背隼,那是環頸雉……,都是我們驅鳥兵捕獲或狩獵後製作的標本。」空軍飛行教官訓練基地某團場務連連史館裡,官兵對35種鳥類的品種、習性、飛行高度、活動範圍如數家珍。
「鳥是人類的朋友,卻是飛機的天敵。世界航空史上,鳥撞飛機的事故時有發生。驅鳥,正是場務連官兵的職責之一。」連長黃國慶說。
翌日,一個普通的飛行日。凌晨6時,記者如約趕到機場時,驅鳥班的官兵已經展開第一輪的鳥類「清場」。
「凡是飛行訓練日,驅鳥班都要提前1小時進場,不間斷地在草坪裡巡邏,一直工作到最後一個架次的飛機安全歸航。」中士張純清一邊說,一邊帶著記者和列兵李依林深一腳淺一腳走進跑道外深處的草叢間,尋覓鳥兒和野禽的蹤跡。沒走幾步,清晨的露水已經打溼了褲腿和雙腳。
在一突兀處,張純青從隨身攜帶的背囊裡拿出一個「二踢腳」,掩風點燃。緊接著,一支「鑽天猴」在列兵李依林手裡放響。
「砰、砰,啪」,隨著高空響雷般的幾聲炸響,幾隻藏匿草叢裡覓食的麻雀和斑鳩倉皇地向機場外飛去。
「蠻有過年味道的呦?」記者調侃道。
「剛開始確實很新鮮,免費的炮仗隨便放,好像在過節,我最多一次放過200多個『二踢腳』。可幾天下來,枯燥和單調就襲來了,工作的責任感和職責的使命感也隨之越來越強了。」18歲的李依林平靜地說,「但最可氣的是,點了炮嚇走的鳥,一轉身又回來了,工作就像是和鳥無休無止地捉迷藏。」
在機場跑道和滑行道間的草叢來回穿梭中,記者注意到,除了爆竹驅趕鳥群外,機場草坪裡穿插豎立著模特、彩旗、恐怖眼、粘鳥網等10來種驅鳥設施,機場外圍的道路上行駛的驅鳥車正播放著「狼哭鬼叫」般的恐怖聲音,幾名戰士敲著鑼鼓驅鳥。
太陽升起,氣溫升高。上午9時,機場的溫度已經達到32度,記者的軍裝已經被汗水溼透。
「烈日下工作,對我們驅鳥兵來說是常態。一天下來,迷彩服都要溼透幾次。」張純青說,前段時間,中國多地遭遇罕見高溫,班裡的戰士仍然得堅守在機場一線驅鳥。那幾天,班長胡甫生和上等兵趙胤統就是因為在烈日下工作太久導致了脫水中暑,在駐地醫院救治了好幾天才出院。而此時,他們倆也在機場上的另一端執行著驅鳥任務。
正說著,對講機裡傳來驅鳥車駕駛員高邯的聲音,「有鳥群」。抬頭一看,機場西南方向,大約四五十隻鳥列隊飛來,受到驅鳥車的幹擾,折向正東飛行,並試圖從機場中部飛越。
李依林轉身點燃一排串在地上的「二踢腳」。霎時,密集的爆炸聲沖天而起,鳥群掉頭飛去。
5分鐘後,3架飛機依次滑出跑道,衝上藍天。
巡邏至跑道南端,記者看到一隻斑鳩撞在了粘鳥網上。「別看網絲細,野雞撞上去也跑不掉。」張純青說,機場附近安裝的72張粘鳥網,捕捉過野雞、老鷹和隼等較大的飛禽。
從機場草坪出來,記者坐上驅鳥車,在連長黃國慶的陪同下和官兵一起到機場周圍巡查。行至西南,突然一隻白鷺從蘆葦叢中竄起,向機場跑道飛去。而此時,一架飛機正準備降落。
幾乎在白鷺竄起的同時,高邯打開了驅鳥設備,尖利的嘯叫聲立即響徹機場上空;草坪中央,張純清和李依林點燃了「二踢腳」;坐在副駕駛上的哨兵趙立丹也舉起了獵槍,瞄準了白鷺飛行的前方。
意識到危險的白鷺,左衝右突後終於飛離了機場。放下獵槍,趙立丹鬆了口氣,「白鷺是二級保護動物,要是鴿子、斑鳩的話,剛才就得開槍了。」
在驅鳥兵看來,驅逐才是目的,獵殺情非得已。
黃國慶介紹,為了更主動地做好驅鳥工作,場務連官兵走訪了周圍50公裡內的27戶養鴿戶,每到有飛行訓練時,都會在1天前提醒養鴿戶不要放飛鴿子。
上午10時30分,初略體驗了一把驅鳥兵艱辛工作的記者返回機場休息室,而驅鳥班新一輪的巡查清場又開始了……(完)
軍事熱點:
中國AFC先進戰機首次亮相北京航展(高清圖)
境外展雄姿:老外將中國戰艦拍得很威武(高清圖)
宋祖英領銜軍旅群星赴大連艦院慰問演出(高清圖)
中國版X-45B無人轟炸機驚現北京航展(高清圖)
日邀菲越等13國開會牽制中國 國際更關注中國批評
軍方專家:日本利用社會怨氣擴軍 中國不懼武力威脅
專家:中國造航母不差錢 外軍抵近偵察很正常(圖)
專家:中國新型遠洋補給艦將保障航母編隊行動(圖)
中央軍委新文件:軍隊領導幹部提拔離任前先審計
空軍今年招飛出現三大變化 停招地方大學生學員
美媒憂俄推行「北極炮艦外交」 中國參與引關注
軍委給遼寧艦機電長記一等功 要求把航母部隊建成拳頭
今天我滿周歲了!遼寧艦服役一周年精彩回顧(高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