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電視劇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就算是一個小人物,也會被網友們研究來研究去。
比如《亮劍》裡有位保衛幹事朱子明,這個人的叛變給獨立團以及趙家峪村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可謂死有餘辜。同時他還徹底改變了李雲龍的人生道路,如果老李娶了秀芹,後面的故事就不一樣了。因此朱子明也算是小人物推動大劇情。
只是,有些觀眾對朱子明的叛變過程會產生疑問,他被凌遲的威脅擊垮心理防線多少還可以理解,畢竟比他還慫的叛徒有的是。
但是,朱子明在被日本人派回到獨立團以後,真的只能一門心思當叛徒一條道走到黑,沒有別的選擇嗎?比如逃跑、自首或者沉默。
這並不是一件小事,處理不當會對組織和個人都產生極大的危害,因此還是比較有研究價值的。本文就用案例分析一下,朱子明到底還有沒有其他的路走。
朱子明在叛變後被日軍放回獨立團團部當臥底,這個時候的他其實有四種選擇:
1、立刻坦白,爭取戴罪立功
這種方式有成功案例,朝鮮戰場上志願軍有一位被俘的戰士張文榮,他在戰俘營假意答應接受訓練做臥底,但在被空投回我軍後方時他選擇將手雷扔到美軍運輸機裡,跳傘後立刻到就近的我軍部隊自首並坦白,部隊經過甄別和調查確認他所說屬實,這位戰士又重新回到部隊。
朱子明可以這麼做嗎?原則上說可以,不過困難很大,因為日軍手裡保留著他曾經變節的證據,不論他回來後如何坦白,曾經變節的事實不可消除,即使組織選擇暫時相信朱子明,將來等待他的也會是無休止的調查和同志們異樣的眼光,他身體沒有死亡,但在組織上等同於死亡,這種狀態是非常折磨人的。
除非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朱子明坦白後和組織商討對策,向日軍提供假情報,給日軍造成重大損失,這樣的話,戴罪立功的他還有重獲新生的可能。
2、隱瞞事實,矇混過關
這種方式也有類似的案例,著名紅色特工潘漢年曾經在1943年被汪偽特務頭子李士群拉去面見汪精衛商談合作,見面時在場的人除了汪精衛、潘漢年和李士群之外,還有三面特工胡均鶴以及汪精衛的秘書。這件事非常重大,潘漢年在去之前沒有時間請示上級可以理解,但他回來後選擇保持沉默則讓人難以理解,隨著李士群、汪精衛和汪精衛秘書的先後死去,也許這件事就會不了了之。
在之後十來年裡,潘漢年有好幾次機會可以向上級說明此事卻都自己選擇放棄,直到1954年知情人胡均鶴被捕,潘漢年終於坐不住了,他在1955年才坦白此事,可惜已經晚了。
上文說了,日軍不是傻子,他們放走朱子明的時候手裡已經保留了他變節的證據,因此如果朱子明選擇沉默,不和日軍合作的同時也不坦白,那日軍就會將資料公開,那個時候朱子明就會像潘漢年一樣不會有申辯的機會了。
3、一條道走到黑
《亮劍》中朱子明也是這麼幹的,雖然他在中間有反覆,曾經撒謊勸山本一木不要攻擊趙家峪,但他最後還是事實上叛變並和日軍合作,給獨立團和趙家峪村民造成慘重的損失,也就是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類似的案例在國內外數不勝數,比如前蘇聯衛國戰爭時期,被俘的高級將領弗拉索夫叛變組建了偽軍組織「俄羅斯解放軍」,隨著德國的戰敗,弗拉索夫被蘇聯抓獲判處死刑。
解放戰爭初期,東北民主聯軍司令部作戰科副科長王繼芳叛變,給我軍造成了重大損失。在解放戰爭後期,保密局派遣王繼芳在西南地區潛伏,解放後王繼芳被抓獲然後押解到四野,公審後處決。
也就是說,朱子明選擇一條道走到黑,結果自然是萬劫不復,就算當時不被制裁等日本人戰敗之後他也將無處遁形,實際上在《亮劍》中他也很快被日本人當炮灰了。
4,遠走高飛隱姓埋名
類似案例也有,原八路軍一一五師參謀長周昆在1938年攜款失蹤從此再無音訊,他這次出走除了帶走一部分款項之外並沒有給八路軍造成實質性的損失,再加上他之後隱姓埋名,因此解放後沒有人去特意追查他的下落。
對於朱子明來說,他雖然變節但還沒有給部隊造成損失,如果就此逃跑一去不回,也許日軍依然會公布他的資料,但只要朱子明不再出現,獨立團這邊最多也就給他算逃兵或者按失蹤處理。只是兵荒馬亂之下,脫離組織兩邊不靠的朱子明,其命運同樣堪憂。
綜上,對於朱子明的命運來說,最簡單也最沒前途的選擇自然是一條道走到黑,如果選擇向兩邊都隱瞞事實,那無疑將會被兩邊同時拋棄。當逃兵則只能一輩子隱姓埋名,最麻煩但也最有前途的則是自首坦白並積極尋找補救措施戴罪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