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知識|抽血手臂淤青了好幾天是為何

2020-12-27 Lachesis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自身的健康越來越關注,健康體檢成為日常保健中最常見的方式,抽血化驗是體檢項目中最常見的一項。不過,總有患者抽血完後胳膊出現青腫,有人的胳膊還會鼓起一個大包。這時,患者會覺得給自己抽血的護士技術不好,殊不知這可真是冤枉了醫院採血室的護士們。

「為什麼抽個血,手臂抽血處要淤青好幾天?」

「淤青是不是護士抽得不好造成的?」

「抽血後出現淤青是身體出現問題嗎?」

「揉一揉能儘快消除淤青嗎?」

好多患者抽完血,棉籤一摁,手肘一屈,衣服一披,走人,還時不時伸直手肘看看血止住了沒,沒有再重新夾緊,看上幾個回合,最後覺得應該止血了,棉籤一扔完事。結果,過一會兒就發現採血的地方竟然紫了,或者還伴有酸痛感,此時往往會埋怨採血姐姐技術不是太好。其實不然!好的按壓手法和過硬的採血技術一樣重要哦!

下面我們來看看

到底哪些原因會造成抽血針眼處淤青呢?

一、壓迫面積太小

皮膚表面的針眼並不一定與血管壁上的針眼在一個點上,按壓時僅僅用一根手指壓住了皮膚表面的出血點是不行的,不能有效按壓住血管上的出血點,所以才會出現滲血、淤血情況。正確的止血按壓應該是用三個手指壓住抽血處或者在用一隻手的大拇指按壓棉籤頂端的同時另外四個手指放在胳膊的下面按壓,形成上下兩個支點,將皮膚表面和血管壁上的出血點整體壓住,就可以避免血管繼續出血。

二、止血邊按邊揉

採完血後血管針眼處仍在繼續出血,但是按壓時千萬不能揉,輕揉出血處不僅不能止血,相反會加速出血,效果自然適得其反。正確的方法是只能壓不要揉。

三、按壓時間過短

正常抽完血後止血一般要3~5分鐘,年齡大或血小板異常患者應相對長些。

四、袖子勒得過緊

正確的做法是抽血後一方面進行按壓止血,同時拉下上臂衣袖,避免上臂被衣服「勒」得太緊,影響血液正常回流。特別需要提醒的是,當天需要採血的患者穿著最好寬鬆些,這樣便於採血和止血。

正確的按壓方式

正確的按壓方式是胳膊平直,將棉籤平行於血管的方向按壓,這種方式能夠增加按壓面積,保證能同時按壓住皮膚上的和血管上的針眼。前臂呈伸展狀態時,穿刺點位置也不會產生較大的位移,按壓就能使穿刺點受力均勻,最大限度地降低淤血和疼痛的發生率。正確的按壓時間以5分鐘較為合適,時間太長,患者多難以堅持;時間太短則會因出血尚未完全止住而增加皮下淤血的機率。對於有出血傾向的病人,應適當延長按壓時間。

如果沒按壓好,出現了皮膚淤青或腫脹也無須緊張,因為一般淤血是可以自行被吸收的。為加快淤血的吸收,也可以採取抬高患肢、先冷敷(抽血後的48小時內)後熱敷的方法。必要時,還可用雲南白藥1克與食醋1毫升混合調成糊狀後溼敷,以達到止血、消腫、減輕局部疼痛、促進淤血吸收的目的。

如果採血後給予正確的按壓,但是還是出現大面積皮下出血淤青,這時候需要考慮是否自身的凝血功能異常。

也有少部分人由於自身血管脆性增加,採血過程中容易扎破血管,皮下滲血造成淤青。

如果已經出現了淤青也不要太緊張,抽血後淤青24小時內可以適當冷敷,24小時後可以用熱毛巾進行熱敷,改善局部循環,促進淤青消退,一般1-2周可消退。

今天的科普小知識到這兒就要結束啦

聰明的你,學會正確的按壓手法了嗎?

下次抽完血記得好好按壓哦~

因為熱愛,所以堅守

因為堅守,所以期待

相關焦點

  • 小知識科普
    小知識科普同時人體中最有力的肌肉居然在舌頭上,而不是手臂和大腿上。心理學研究稱,人在照鏡子時,鏡子中要比真實長相好看30%。換句話說,現實中要比自我感覺醜30%。
  • 空腹抽血,不能喝水?不能吃藥?空腹越久越好?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抽血又會不會損傷元氣……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解答關於抽血的那些事~1並不是所有的抽血化驗都要嚴格空腹像血糖;血脂;血尿素和血尿酸等腎功能指標;膽紅素、轉氨酶、血液黏度等肝功能指標,這些都必須嚴格空腹12小時;
  • 一部科普小知識在B站成為了番劇?
    很多刷某音和某手的小夥伴們應該知道這樣一位大大,粉絲超千萬,在各大平臺都有著不小的粉絲群。而大大的主要作品就是科普小知識——我是不白吃。這位大大的動漫第一集就給了小蛋很多驚喜,一個不算很靚的主角,一隻不算很美的蝸牛,一條不算優美的帶魚,但是卻吸粉無數,大受歡迎,不僅是因為這部動漫是我們國民都認同的畫風,而且補充了很多大多數人不知道的冷知識(例如:小蛋才知道蝸牛屬於雌雄同體,周天子愛吃螞蟻醬等各種新奇小知識)。
  • 羅田實小開展科普知識宣傳
    鄂東晚報訊(通訊員瞿志威 李興) 11月27日,湖北大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羅田管理局工作人員走進實驗小學,開展了《你我牽手,愛護野生動物、共建生態家園》專題講座,這也是該校「黨建+志願服務」活動的又一創新舉措——「科普知識進校園」。
  • 為何去醫院檢查就要抽血?醫生揭秘:抽出來的血,最終去了哪裡?
    為何去醫院檢查就要抽血?醫生揭秘:抽出來的血,最終去了哪裡?以前科學並沒有現在的先進,看病基本都無法正確的檢測,以前的中醫也都是依靠著看、聞、問來診斷病情,靠的是祖祖輩輩的經驗。雖然這種方法治療了很多的病人,但是也有很多疾病,因為診斷不及時診斷不正確而造成最後的死亡。
  • 科學小知識點點手指就知道!杭州江幹打造「雲上」科普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江幹區科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雲上」科普活動,歡迎小夥伴們通過科普中國APP等平臺搜索#雲上科普日#,參與網上科普活動,並加入除了用生動的影像來展現自己關於科學的經歷或了解生活中的科學小知識之外,本次科普日活動還發起了科學素質全民挑戰賽,參與者可在限時答題的刺激氛圍中參與PK,贏取驚喜獎品。
  • 【科普知識】軟體正版化科普指南來了!
    【科普知識】軟體正版化科普指南來了!>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信息和知識爆炸的今天
  • 北京動物園啟動大熊貓科普月 每周三聽大熊貓科普故事
    9月9日,北京動物園啟動「相約9月-大熊貓科普」講解活動。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即日起至9月30日,遊客每周三上午都能聽到有關大熊貓的科普小故事。「親愛的遊客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大熊貓萌蘭的獸舍丰容科普知識。」
  • 為啥每次去醫院抽血,一抽就是好幾管?為何抽出來的血還是黑色?
    今天就來和大家了解一下,為啥每次去醫院抽血一抽都是好幾管,具體是生命原因。首先我們要知道,抽血是為了檢查我們身體的健康指標,來確定我們是否患有一些疾病,不過,一些項目可能只要一管血,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去醫院檢查,往往不是單純地檢查一個項目,需要很多項目來確定我們身體是否健康,所以想要得到比較正確的診療,不是說抽一點血就可以,這時候往往需要很多管血
  • 科普航空航天知識,銅梁來了一群「小老師」
    科普航空航天知識,銅梁來了一群「小老師」 2020-08-11 17:5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Steam科普小知識——steam充值卡
    Steam科普小知識——steam充值卡 2020-10-09 22:37  不愛吃糖的剪輯員
  • 心腦血管疾病健康科普月微講堂: 卒中防治和急救小知識
    心腦血管疾病健康科普月微講堂: 卒中防治和急救小知識 2021-01-11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醫療器械科普小知識
    醫療器械科普小知識 2020-12-23 11:24:11 來源:
  • 翡翠乾貨一一翡翠原石小知識科普
    今天軒哥想來一篇翡翠知識的小科普給大家,雖然對於翡翠原石的各種內容我們已經了解得差不多了,但是對於一些基礎的知識,軒哥還想向一些不那麼了解翡翠原石的人們科普下,所以今天軒哥就向你們介紹關於翡翠的底的知識。對於翡翠的種水色底,想必外行都知道它們對於一塊翡翠原石是很重要的了,而這其中的底更是有著相當多的分類,讓人應接不暇。
  • 科普小課堂,帶孩子暢遊知識海洋
    耐心講解(全媒體記者 羅藝) 11月14日下午3點,在市中區公園街社區公共服務中心,一場淨化髒水的實驗小課堂熱鬧進行。「大家看啊,我們把這張紙巾的一端浸泡在泥水裡,大家觀察一下會發生什麼神奇的反應。」當天下午的小課堂實驗持續了兩個小時,社區孩子大多數為初高中學生,大家表示,這堂實驗課讓他們對科學產生了濃厚興趣,提高了學習積極性。「內江師範學院的學生來我們社區開展學習實踐教育活動已經有一年多了。」公園街社區網格員李運霞告訴記者,社區很高興能夠為大家提供一個平臺、一個場地,讓社區的孩子們能夠與大學生進行面對面的學習交流。
  • 科普| 這些家庭消防安全小知識,你get了嗎?
    科普 | 這些家庭消防安全小知識,你get了嗎? 近年來家庭安全隱患越來越多,很多都是由於一個大意,一個小失誤而引起的
  • 【科普小知識】什麼樣的人血液最健康呢?
    【科普小知識】什麼樣的人血液最健康呢?-End-來源:安徽省血液中心大愛無私 ∣ 37度的溫暖青島市中心血站 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原標題:《【科普小知識
  • 英國華人博士開發健康知識類小遊戲 科普防疫知識
    作為兩個孩子媽媽的她,也曾經對新冠病毒十分緊張、手足無措,但後來,通過各種網絡渠道,王淑懿了解到了更多預防新冠肺炎的知識,心態逐漸平靜,防疫也有了章法。慢慢適應了宅家生活之後,王淑懿一直希望幫助更多的人。一開始,她匯總了從不同渠道獲取到的防疫知識,又加入了很多提升自身免疫力的方法。
  • 魚類趣味小知識科普 以下哪種動物生活在海裡,屬於真正的「魚」?
    魚類趣味小知識科普 以下哪種動物生活在海裡,屬於真正的「魚」?時間:2020-05-22 09:28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魚類趣味小知識科普 以下哪種動物生活在海裡,屬於真正的魚? 以下哪種動物生活在海裡,屬於真正的魚?
  • 安全教育——消防知識科普
    火災防範需注意假期臨近,居家聚會節日娛樂、外出旅遊等活動增多火災防範切不可掉以輕心為普及消防知識9月14日,受歷下區政府委派,濟南勇士安防培訓中心對我公司進行了消防安全知識培訓以及消防器材操作演示。在此,康江集團向給予我們大力支持和幫助的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謝。下一步,集團全體員工在將消防安全知識銘記於心的同時還將嚴格落實各項應急防範措施,努力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為打造「平安濟南」做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