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0 1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生活中垃圾隨處可見,養成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對保持環境的潔淨和生活質量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杆石橋街道,隨著垃圾分類宣傳、實踐成效日益鞏固,以居民垃圾分類辨識、行動能力提升、培養分類習慣來推動垃圾分類常態化顯著,成了街道的一項重要任務。
黨員「亮身份」
黨員是垃圾分類的先行者、實踐者和宣傳者。杆石橋街道以黨建引領推進垃圾分類,對黨員進行垃圾分類知識培訓,通過講解垃圾分類的好處,加深了社區黨員對垃圾分類工作的認識,明確了推廣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讓「綠色、低碳、環保」理念深入人心,黨員們學在前、做在先,帶頭創先爭優的良好氛圍。
禮讚志願者
12月5日是「國際志願者日」,為進一步倡導 「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 志願服務精神,杆石橋街道的志願者走進社區各個角落,傳播正能量,倡導「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升自己」的志願服務理念。
志願者是居民身邊的熱心人,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是任勞任怨的幹公益的人,他們堅守初心、用憨厚的笑容感染著大家,呼籲居民們發揚「主人翁」精神,樹立低碳生活、綠色消費的理念,爭做垃圾分類踐行者,積極勸導身邊的家人、朋友分類投放垃圾,爭做垃圾分類傳播者。
校居攜手行
街道組織社區聯合轄區學校開展「垃圾分類 小手牽大手」主題宣教活動,帶領學生們學習垃圾分類知識,提高學生們的環保意識,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科學精神,重點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垃圾分類的行為習慣。
通過教育學生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實現家、校生活垃圾定點投放,將「定」的思想內化於心,外現於行,讓學生將學習和力行、學知識和愛勞動緊密結合起來,做到「身體力行」「知行合一」,幫助學生樹立綠色節能的發展理念,培養使學生終身受用的分類觀念。
「打卡」周活動
街道通過「有害垃圾收集入戶」、正確投放有害垃圾智能收集箱、持續開展宣教活動等,使得越來越多的居民參與到垃圾分類中來。真正讓垃圾分類從口號變成日常習慣,讓有害垃圾分類的理念深入人心。
通過線上、線下的宣傳,街道廣泛開展有害垃圾收集活動,以多種形式,吸引居民前來參與,讓垃圾分類成為日常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
杆石橋街道將垃圾分類工作全面「加速度」,強督導、強宣傳、強機制,不斷抓好垃圾分類這件「關鍵小事」。加強生活垃圾分類宣傳,營造人人知曉垃圾分類,人人參與垃圾分類的氛圍,讓生活垃圾分類真正落地實施,建設更加綠色宜居的社區環境。
市中融媒特派員 張藻
市中這麼好 歡迎掃一掃
▼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文明實踐在市中 垃圾分類一小步,杆石橋跑出「加速度」》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