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的外面是什麼?大海的盡頭有什麼?星星上有沒有神仙?遠古的祖先長啥樣?文明是怎麼流傳的?……為一一解開世界的奧秘、解答生活中許許多多的問號,海澱外國語小學第五屆科技節以「與科學家一起嘉年華」為主題,帶領學生們一同探索「十萬個為什麼」。
校長黃瑞華變身神秘科學家、畢昇鑽研活字印刷術、「居裡夫婦」在實驗室裡、「萊特兄弟」改進飛機的設計、化學實驗中的發光發熱現象表演、化學實驗中也可能出現噴濺等現象……海澱外國語小學第五屆科技節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有所創新,除了在科學課、信息課上進行的各類體驗活動外,學校DI創新思維社團自編自演的情景互動科技劇《與科學家一起嘉年華》讓人耳目一新。演出中通過不同時期、不同國家具有代表性的科學家故事串聯起整臺演出,中間穿插著具有參與性高、效果明顯的互動體驗活動。在一次次的體驗活動中,同學們不僅了解到現象背後蘊含的科學原理,還激發了學生們強烈的探究欲望。
學樣的校外科技輔導員李建輝先生,也來到科技節現場,為同學們科普了北鬥知識,「中國人向太空更深處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止,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成功發射,全球組網完美收官,這是我國航天事業的裡程碑……」。
除了校外科技輔導員的知識講解之外,學校老師們也齊上陣。「氦氣有哪些物理性質?吸一口氦氣後有什麼變化?」校長詹為在體驗「氦氣變聲」時,引發觀演學生陣陣笑聲,而後同學們躍躍欲試,體驗不一樣的聲音變化。黃瑞華校長,則為大家揭秘了「氦氣變聲」從「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到「聲音在不同氣體中的傳播速度」等科學原理,抽絲剝繭、深入淺出地為學生們講解了氦氣會引起聲音變化的原因。
「未知是永恆的,探索亦永不止步。在同學們精彩的表演中,大家一起領略了科學家獻身真理的智慧與勇氣,領悟善於動腦、善於動手的工匠精神,以及科學如何傳承文明、改變世界,關於天空、大海、星星的答案都藏在科學家的探索之路上,願孩子們能一起享受探索的樂趣」,海澱外國語小學老師表示。
供圖/海澱外國語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 北京頭條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