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中國的高速發展,我國的經濟發展繁榮昌盛,很多人民的生活質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也正是因為人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所以相對應的就會對其吃穿住行更加的追求品質。而人靠衣裝,馬靠鞍,人們對於穿衣的品質也越來越注重一些,由此服裝行業的發展也都趁勢而行,發展壯大。有發展肯定就有競爭,所以繁榮的服裝行業了存在著十分激烈的競爭。
海瀾之家,森馬,七狼,波司登,美特斯邦威等知名服裝品牌在其發展道路中可謂是百花齊放。不過這些品牌的發展,放到現在這種電子商務發展如此壯大的時代,那些沒有跟得上時勢的品牌,人們將很難再見到其身影。觀察細心的同學可能會發,其實有很多放在以前知名的品牌現在都已經看不到了。而有些品牌也離開了一等二等城市,離開了人口稠密的集中地區,轉而搬去了較為更加「便宜」一點的地方。由於實體店鋪的消費環境大變,也由於線上購物的興起,出現這種情況也是時代的選擇。
當然,一些服裝巨頭掙扎的原因不僅是電子商務的影響,也是許多服裝品牌缺乏信心和創新的根本原因。該公司曾被許多人譽為中國第一服裝品牌,但由於拖欠租金而受到曝光,董事長受到高消費的束縛,市值損失了338億元人民幣。在短短幾年內,數百億元的資金被蒸發,使每個人都感到難以置信。因此,就有很多人會問了,曾經在中國排名第一的這個服裝品牌甚至負擔不起租金,它是已經涼透了麼?這個服裝界曾經的王者就是美特斯邦威。
85年代和90年代的人群對於品牌商的理念是「你要是覺得我會求著去買你東西,那就不好意思了」。 「參與」是刺激消費者需求的最大動力。為了縮短90年代年輕人的距離感,美特斯邦威邀請了許多名人代表該品牌,效果非常好。年輕人非常喜歡這個品牌。美特斯邦威由周成建創立。
自幼周成建的家裡就非常窮,為了緩解家庭壓力,周建成很小的時候就輟學去學了裁縫好賺錢貼補家用。在外學習工作多年後,周成建選擇了回到家鄉建廠,一開始的時候可能是能力有限,導致經營不善和其他一些因素,他的服裝廠倒閉了,還欠了挺多的債。迫於壓力,周成建選擇再去外地工作,他去了溫州一處服裝廠工作,在那個時候他一心工作,給衣服貼標籤,打雜等什麼都做,也因為是這樣,他累積了很多關於服裝的經驗。
1995年,周成建成立了美特斯邦威。美特斯邦威起初開始就選擇這種虛擬供應鏈管理模型,並將其構建為「非品牌工廠」。這期間周成建堅努力工作,美特斯邦威迅速發展。在2008年成功上市之後,美特斯邦威經歷了相當繁榮的發展階段。市值一度達到389.44億元,店鋪數量達到5220家,成為國內服裝的大佬。
2012年,由於國外快時尚品牌的影響以及現有在線渠道的客戶流失,美特斯邦威的業績開始下降。 2016年,該公司被周成建的女兒胡佳佳開始接手經營公司。為了扭轉虧損趨勢,胡佳佳嘗試了很多事情,包括不斷推出更多款式的新產品,和明星合作,啟動名為「邦購」的電子商務平臺,然後檢查庫存。根據該公司2016年度報告和2017季度報告,胡佳佳對美特斯邦威「治療處方」是「回歸」。胡佳佳的當務之急是重組員工,組建新的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胡佳佳的團隊更年輕,更注重家庭因素。
不過努力真的不一定是能夠成功的,2019年的美特斯邦威,在財務上的指標還是出現了下滑,其虧損有8.25億,對於表現如此不佳的美特斯邦威,新一代的年輕人對它產生了懷疑。對於美特斯邦威和胡佳佳來說,2020年將是更加艱難的一年。 6月24日,上海市黃埔區人民法院發布命令,限制對上海美特斯邦威時尚配飾有限公司胡佳佳的高端消費。此外,根據截至2020年8月25日的相關數據,美特斯邦威的市值僅約56億元,這與全盛時期的美特斯邦威其資產至少少了338億元左右。
曾經光彩奪目的時尚嬌子變成現在的樣子,真是可惜,這顯然是有些屈辱了,我們可以看到,無論做什麼業務,如果表面上做得好,它們很可能會被市場吸引,如果沒有內在的創新,就很難實現長期發展。
現在的美特斯邦威還沒有推出市場,對它而言目前尚有重振旗鼓,捲土重來的機會。不過很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現在的服裝行業,或者不只是服裝行業而是任何企業,不去創新,不去研究,只是憑藉老舊的經驗是絕對發展不長久的,真正能讓企業或者個人發展的永遠是與時俱進,順應時勢。那麼對此你們有什麼樣的看法呢?歡迎你們在評論區留下你們寶貴的評論!
文/風豪
本文系卓爾財經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卓爾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