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8 2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17日,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支持下,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中國服裝協會、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共同主辦的「紡織服裝行業助力脫貧攻堅座談會」在京舉行,國資委協會黨建局二級巡視員宋光蘭、國務院扶貧辦社會扶貧司副司長馬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徐迎新、中國扶貧基金會理事長鄭文凱、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焦培、中國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副理事長張翠竹以及愛心企業代表、專家學者、受益人代表、媒體代表參加。
2015年至2020年期間,「暖冬行動」作為紡織服裝行業助力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扶貧公益平臺,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中國服裝協會、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及其會員企業的大力支持和動員下,得到了來自28家知名品牌企業的物資捐贈。截至2020年11月底,累計籌集捐贈物資公允價值達8583萬,市場價值過億元。通過「暖冬行動」及災害救援行動向災區困難群眾發放,惠及全國14省(市區)28個縣的16萬貧困群眾。
▲會場現場
中國扶貧基金會理事長鄭文凱在致辭中說道:5年來,28家知名品牌企業累計捐贈價值過億元的物資,這種由行業協會發起並參與組織、監督、指導的扶貧模式,有效地緩解了貧困家庭的支出壓力,為受益人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體現出明顯的行業特徵和優勢。中國扶貧基金會將繼續與各方通力合作,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指導下,不負所托,以嚴謹求實的作風,把每一份愛心傳遞給群眾,探索更多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的模式,為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做出新的貢獻!
▲中國扶貧基金會理事長鄭文凱致辭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徐迎新會長在致辭中說道:中紡聯將加大力度,統籌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與紡織系統內更多的專業協會加入這個行列,用實際行動踐行責任和擔當,未來將繼續關心關愛有需要群眾,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持續貢獻自己的社會力量,積極發揮企業自身能動性,為中國的扶貧事業做出更多的貢獻!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徐迎新會長致辭
國務院扶貧辦社會扶貧司馬英副司長在致辭中說道: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中國服裝協會、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及各會員企業,通過暖冬行動倡導社會企業力所能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動社會企業參與社會公益,進一步關愛保護農村弱勢群眾,極大發揮了紡織服裝行業自身優勢,為脫貧攻堅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國務院扶貧辦社會扶貧司馬英副司長致辭
會上中國扶貧基金會災害救援與項目管理部助理主任朱一存為暖冬行動做五周年的成果報告,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焦培做紡織服裝行業助力脫貧攻堅報告,報告總結梳理了紡織服裝行業助力脫貧攻堅的模式及經驗。
▲中國扶貧基金會災害救援與項目管理部助理主任朱一存為暖冬行動做五周年的成果報告
▲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焦培做紡織服裝行業助力脫貧攻堅報告
由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公益研究中心陶傳進教授主持,邀請行業代表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副理事長張翠竹、企業代表美特斯邦威服飾有限公司公關總監蔣文慧、受益人代表貴州省雷山縣永樂鎮人民政府鎮長李正才參與圓桌論壇討論,共同總結協會、公益組織、企業、受益地區搭建共創共享的公益項目平臺。
▲圓桌論壇討論
現場由國務院扶貧辦社會扶貧司副司長馬英、中國扶貧基金會理事長鄭文凱、國資委協會黨建局二級巡視員宋光蘭、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徐迎新、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焦培共同啟動「2020年暖冬行動」。特步(中國)有限公司、勁霸男裝(上海)有限公司、東莞市卡蔓時裝有限公司、真維斯國際(香港)有限公司等首批愛心企業向中國扶貧基金會認捐價值685萬元的物資。
▲「2020暖冬行動」啟動儀式
▲特步(中國)有限公司
向中國扶貧基金會捐贈暖冬物資,公允價值500萬元
▲勁霸男裝(上海)有限公司
向中國扶貧基金會捐贈愛心物資公允價值100萬元
▲東莞市卡蔓時裝有限公司
向中國扶貧基金會捐贈愛心物資公允價值60萬元
▲真維斯國際(香港)有限公司
向中國扶貧基金會捐贈愛心物資公允價值25萬元
暖冬行動啟動5周年以來,中國服裝協會、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很多會員企業都做出了重大貢獻,服裝企業的參與使得幫扶效果顯著,為表達敬意和感謝,基金會聯合中國服裝協會為企業頒發獎牌,同時還對向5年來支持和幫助我們的好夥伴、合作單位頒發紀念牌。
▲「紡織服裝行業助力脫貧攻堅」愛心貢獻企業獎
▲「紡織服裝行業助力脫貧攻堅」突出貢獻企業獎
▲「紡織服裝行業助力脫貧攻堅」卓越貢獻企業獎
▲「紡織服裝行業助力脫貧攻堅」愛心支持單位紀念牌
▲「紡織服裝行業助力脫貧攻堅」友好合作夥伴紀念牌
▲「紡織服裝行業助力脫貧攻堅」特別鳴謝單位紀念牌
▲參會人員合影
中國扶貧基金會將繼續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攜手所有愛心企業持續傳遞溫暖。
原標題:《2020年紡織服裝行業助力脫貧攻堅座談會在京舉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