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以上藍牙耳機如何選?水太深,不只國產連海外品牌也很坑
真無線藍牙耳機,目前市面以千元以內為主,但有一部分消費者,想購買千元以上的藍牙耳機,想擁有更好的體驗。所以今天,我就為就為大家盤點以下市面上千元以上的真無線藍牙耳機。因為千元以上的藍牙耳機水太深,坑太多。
必須要說明的是,本文完全中立,如果廠商看大我說了你們不好的話,請不要找我。
目前1000元左右的藍牙耳機選擇不多。主要有以下幾款:蘋果AirPods Pro,華為Free Buds pro、索尼WF-1000XM、小鳥TRACK Air+、OPPO Enco X 、1MORE降噪豆、B&O Beoplay E8、捷波朗ELITE 65t、HIFIMAN TWS800、JBL LIVE300TWS、Anker Soundcore Liberty 2 Pro、鐵三角ATH-CKR7TW 等。
這裡面有國產,有海外品牌,有ANC主動降噪,也有非降噪真無線藍牙耳機。接下來呢,我就好好說一說。
價格方面,因為臨近大促,所以價格波動比較到,我先列出一個大促大概的價格,以便大家心裡有數。將從首發價,市場價。大促價,三方面來。
從上表中不難看出,有些耳機的市場價格比較堅挺,有些耳機跳水比較厲害,而其中捷波朗ELITE 65t,則將被我提出了1000元真無線藍牙耳機行列,因為它的價格不是跳水,而是首發價格是個障眼法而已。
AirPods Pro的1580價格是根據進口+關稅的價格來的,實際上雙十一國行的價格依然是在1700元以上。 那麼接下來,就是一個一個說了。
AirPods Pro
這個沒啥好說的,可能是1500元以上藍牙耳機最具性價比的真無線藍牙耳機了。可能有朋友會說,都這個價格了,還有什麼性價比可談呢?
其實這種說法大錯特錯,因為是沒有放到特定環境內,消費往往都是是和千元以內的耳機相比。而放在1500元以上的所有藍牙耳機中,AirPods Pro不論是價格還是降噪,或者舒適度、續航等,均有一定優勢。這也是AirPods Pro為什麼是最暢銷的藍牙耳機的原因。
而且,AirPods Pro也是當下最保值的真無線藍牙耳機,沒有之一。入手之後,聽一段時間出售,也能賣1300元左右的價格。
華為Free Buds pro
華為Free Buds pro是前不久才發布的主動降噪藍牙耳機,華為FreeBuds Pro的降噪深度為40db,從數據上看,算是當下降噪藍牙耳機的一個最高水準。官方宣稱的是支持智慧動態降噪和人聲透傳功能。說法有點玄學,其實就是降噪模式和環境音模式。另外華為FreeBuds Pro採用了雙重抗風噪設計。
續航方面,HUAWEI FreeBuds Pro降噪模式下,耳機續航4.5小時,配合充電盒20小時,不開降噪耳機7小時,配合充電盒30小時。不開降噪的情況下,續航堪不錯。發聲單元方面,採用的是11mm的動圈。這款耳機可能是當下僅次於AirPods Pro的ANC降噪耳機了。
索尼WF-1000xm3
WF-1000xm3是索尼2019年7發的,算是比較早的真無線ANC降噪藍牙耳機。價格一直以來說,還算是穩定。但今雙十一999的價格,相比發首發價格,降價較多。
索尼WF-1000xm開啟降噪下,6小時續航,配合充電盒可以使用24小時,關閉降噪情況下續航,8小時,配合充電盒可以使用32小時,這個續航在當下也是出色的。降噪能力官方沒有標註,大概是在20dB左右。
最大的缺點或者遺憾可能是耳機和耳機盒整體都較大,尤其是單耳機重量已經達到了8.5g,而AirPods Pro單耳重量是5.4g。所以佩戴的舒適度上略微差些。
小鳥TRACK Air+
TRACK Air+ 2019 年 4 月正式上市,也是早一批的降噪真無線,造型與常見的真無線藍牙耳機不同,外觀採用的是三角形設計。(其實我在納悶,為什麼不是鐵三角先研發出來呢,回來的漫步者NB2跟這個造型酷似)。
小鳥TRACK Air+的降噪深度是30dB,在去年,降噪技術屬於頂尖,採用的是高通QCC5121晶片。續航情況是24小時續航,耳機續航6小時。開啟降噪的情況下續航沒有準確數字,預4小時左右,降噪情況下最大續航應該是在20小時。單只耳機重量約為5.7g,發聲單元未知。
OPPO Enco X
OPPO Enco X是剛剛發布的,是oppo和丹拿聯名款,其實只是調音是丹拿調音的,丹拿是丹麥的揚聲器品牌。OPPO Enco X的降噪深度應該是和OPPO Enco W51一樣的35dB。分有弱降噪、強降噪和通透模式。
續航方面,開啟降噪續航4小時,配合充電盒20小時,關閉降噪耳機續航5.5小時,配合充電盒25小時,可能是1000元左右真無線末端的了。發聲單元採用的是同軸雙單元(11mm動圈+6mm平面振膜)。相比499的Eeco W51來說,可能是發聲單元的提升,以及丹拿調音的加持。造型上也有較大變更,卻變得更大眾化了。
1MORE降噪豆
作為後起之秀的國產品牌,出現在這個行列裡屬實不易。這也是首款國產聲學品牌推出的ANC主動降噪藍牙耳機,時間略早於AirPods Pro。首發價格1299,本次雙十一跳水範圍略大,直接到了749。
1MORE降噪豆的降噪深度達到了40dB,分為強檔、弱檔和環境音三檔降噪。採用的是10mm圈鐵雙單。開啟降噪續航是4小時,配合充電盒14小時,關閉降噪耳機續航是5小時,配合充電盒續航是18小時。跟OPPO Enco X的續航,半斤八兩。體積較大,單耳重量為7.9g。在去年以及今年上半年,在降噪真無線中,還是可圈可點的。
B&O Beoplay E8 3.0
對於來自丹麥的B&O,可能就是一種信仰或者是仰慕了吧。價格非常堅挺,甚至比AirPods Pro都要堅硬一下,但是銷量就一般了,這是屬於有錢人買的。採用的是圓形的設計,也就是2018年初,國產藍牙耳機的造型。充電盒外表採用的是高階羊皮(放心沒有味道的)。
發聲單元採用的是5.7mm動圈,雖然小,但在丹麥大師調音下,我們也明白了個道理,發聲單元的尺寸不一定跟音質成正比。續航方面,耳機續航7小時,配合充電盒可以達到35小時。這個耳機呢,可以作為奢侈品來購買。
HIFIMAN TWS800
HIFIMAN本來不想說的,因為8月份發布價3299,雙十一價格直接1239,正經廠商,甚至連小廠都幹不出來這事。這家品牌是國產,但品牌故事說是某博士在紐約建立的品牌,後總部遷回國內。聯繫到跳樓的降價速度,這讓我想到了假洋品牌的事。
耳機的造型上倒是獨樹一幟,有點像高端耳機剪掉線的樣子。發聲單元採用的是「拓撲振膜」,聽一聽字面意思就很「黑科技」,還是看看字面意思就好。詳情頁上赫然寫著「被動降噪」,讓我開始懷疑我的智商了。大家看看就好,別的我也不多了,多說無益,以免我被人打成重傷。
JBL LIVE300TWS
JLB的音響可能大家比較熟悉,但藍牙耳機可能都不知道,因為銷量太低了。JBL LIVE300TWS發布於2019年,線上銷量應該不過1000臺。
關於這款藍牙耳機,我似乎沒有什麼介紹的。因為除了掛個JBL的名頭之外,我找不出比這更好的賣點了。難道是6小時+14小時的綜合續航?難道是雙麥克風通話?難道是5.8mm的動圈?難道是ipx5的防水?我也不知道答案,因為真的幾乎沒有人體驗過。
安克Liberty 2 Pro
這個耳機我評測過,這是安克旗下音頻品牌聲闊的產品,據說在海外賣的不錯。算得上是海外的中高端耳機。但因為疫情的原因,紛紛出口轉內銷,安克聲闊也又重回國內。
這款耳機充電盒採用滑蓋造型比較討喜。採用的同軸圈鐵技術,因此音質不錯,可能是千元以內的王者,但到了一千元以上就不知道了。作為普通耳機,體積較大,重量較重,甚至比主動降噪藍牙耳機都重。普通人戴上後不穩固,甚至戴不上。我當時用的那隻還有聽診器效應。續航也還可以。32小時,單耳機8小時左右。
鐵三角ATH-CKR7TW
鐵三角是日本品牌,不是中國品牌。這是一款奇葩的耳機,說它奇葩,是因為它的充電盒可能只是一個存放耳機的盒子。耳機的續航是6小時,而充電盒僅為9小時,也就是只能為耳機充一次半電。這個設計真的是不能理解的奇葩!
鐵三角ATH-CKR7TW 採用的是11毫米動圈的,耳機的體積非常大,單耳的重量達到了9g,這比索尼WF-1000xm3都要重上半克,也許我實在想像不出舒適度和穩固性了!而價格方面,也是跳水嚴重,攔腰截斷。你要買,我不攔你。
通過這以上,我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跳水嚴重的產品,要麼是拿出來欺騙消費者的忽悠產品(偽黑科技),要麼就是銷量不暢的產品(明顯缺陷)。而最值得買的竟然是那些市場價格比較穩定的產品,這類產品被更多的消費者檢驗過,不管是音質、品質、體驗都是值得信賴的。
千元左右的藍牙耳機,坑比較多,所以購買時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掉坑。在這裡也要提醒大家一句,並不是所有的大廠商做藍牙耳機都是好好做耳機,也許只是捎帶的邊緣業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