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香山精打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近20年來每一場局部戰爭,都在為當下的武器裝備論證和研發提供鮮活的案例,促使軍工企業不斷對傳統裝備進行升級。應網友要求,今天咱們探討一下「鎧甲」防空系統的升級和發展。
圖1「鎧甲-SM」最新一代彈炮結合防空系統
1,威脅的改變促使「鎧甲」的不斷改進升級
從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到伊拉克戰爭,軍事強國利用空地一體化的情報、指揮控制和打擊能力,採用防區外攻擊、低空超低空攻擊、精確打擊等多種手段,達到了很好的空襲作戰效果,對防禦一方提出了很大挑戰。
低空、超低空突襲成為主要攻擊手段。空襲武器的高度大為降低、速度越來越快,複合材料和隱身材料的發展使得目標RCS變得更小。03年至10年伊拉克戰爭時,戰斧巡航飛彈、AGM-86巡航飛彈發揮了重要作用,反巡航飛彈成為了那個時代的近程防空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鎧甲-S1」和「道爾」都曾是俄羅斯具備反巡航飛彈能力的知名近程防空產品。
圖2「鎧甲-S1」系統發射飛彈
近幾年,中東區域的矛盾集中在伊朗、敘利亞、葉門,無人機、彈道式戰役戰術飛彈/火箭彈得到大量應用,各類恐怖襲擊頻發,零星式的無人機、戰役戰術飛彈/火箭彈攻擊給防空部隊帶來很大困擾。
圖3胡賽武裝的BURKAN-1戰役戰術飛彈
「鎧甲-SM」的推出,正是為了解決上述威脅。據「鎧甲-SM」的設計師透露,將為其裝配兩種防空飛彈,其中一種速度到達5個馬赫以上,設計師用了「hypersonic」這個詞,即「高超聲速」。顯然,這是為了針對戰役戰術飛彈和火箭彈,這兩者的末速遠超巡航飛彈。
圖4「鎧甲」的火控系統
由於配備了更大面陣的新一代有源相控陣雷達,從指標上,「鎧甲-SM」的雷達探測能力從40km提高到75km;改進型飛彈的打擊斜距則從20km提高到40km。
雖然最新一代的「鎧甲-SM」已經參加了2020年紅場閱兵,如果按照天朝的套路,說明已經完成定型,但是香山發現新飛彈仍然採用的是無線電指令制導,而並沒有採用現在越來越多的在近程飛彈上應用的慣導+數據鏈+導引頭的模式,不得已對新裝備在實戰中的命中率捏一把汗。
2,出口需求更大程度上促進了「鎧甲」的模塊化設計
俄羅斯作為傳統的武器出口大國,出口需求是其對「鎧甲」系統不斷升級的核心原因之一。據了解,阿聯、阿爾及利亞、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都先後裝備了各種版本的「鎧甲」系統。
多年來,俄羅斯根據國內以及不同海外國家的需求,已演化出「鎧甲-S1」、「鎧甲-M」、「鎧甲-S2」、「鎧甲-SA」、「鎧甲-SM」等多個版本。
圖5「鎧甲」系統可移植到各類平臺上
來自俄羅斯國內的需求,經過其論證部門聚焦後,就不會那麼發散;但海外需求,由於國家眾多,口味不一,就需要在出口時根據具體用戶國的要求做局部改進,這對系統的模塊化設計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鎧甲」系統具有良好的移植性,無論是輪式、履帶式底盤,還是艦艇上,都可以方便的安裝;而且其火控系統、攜帶飛彈的種類和數量等,都可以根據需要做調整,可謂是「來什麼客人上什麼菜」,很大程度上減輕了設計人員的負擔。
3,香山點評
為了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新一代近程防空飛彈武器系統多採用相控陣雷達、高精度光電、高速+高機動飛彈,飛彈多採用複合制導。「鎧甲-SM」在地面裝備上做足了文章,但在飛彈這種「耗材」上保留了無線電指令制導,體現了較強的成本意識,是否好用,讓我們拭目以待。
==全文完==
原創不易,謝謝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