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無拐》:第一次動用海陸空全面抓捕,槍戰武打「硬核」出擊,11月20日震撼來襲
文|中島
電影《天下無拐》在10月29日橫店眾多國產電影推介會上引起了關注,它是續《親愛的》、《失孤》等打拐電影後,又一部精心拍攝的打拐力作,成為2020年11月20世界兒童日的巨獻!
世界上沒有比拐賣兒童更殘忍的交易,那些帶著血腥的金錢,那些被拐走、被殘疾的孩子們身體,他們有多少能夠重獲新生、健全和平安歸來?
被拐賣的孩子們,有的被培養成毒品走私犯,打手;有的被卸去身體的部位成為惡勢力集團的乞討斂財的工具-----。這些血淋淋的社會現實,牽繫著所有的中國家庭,真害怕哪天自己的家庭和孩子遭遇這樣的不幸。國家在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的工作上,一刻也沒有停歇,每年圍繞拐賣婦女兒童案件的抓捕行動,也在有序而驚心動魄的展開。
一個孩子被拐賣至少三個以上的家庭破碎,那些整天依靠眼淚撐著日子的家庭,那些已經哭幹了眼睛的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他們都在度日如年,尤其心理陰影,大於這個世界的一切。
《天下無拐》是根據真實打拐故事綜合完成的一部電影力作,電影其警匪、懸疑和親情於一身,在充滿了生與死、愛與恨、正義與邪惡的較量中,「硬核」打拐成為了國家保衛婦女兒童安全的正義之師。
|電影看點
這是一部反映中國現實社會頑疾的拐賣兒童犯罪類型電影,故事進行中的複雜過程與被拐賣兒童家庭的尋找艱辛之路以及拐賣兒童集團的惡毒殘暴嘴臉,無不感染刺痛著觀眾,電影環環相扣,情節焦灼緊迫,各種線索聚集,把懸疑推到極致。我在觀看樣片時,眼淚幾次止不住的流淌,這些倒出人間疾苦的震撼鏡頭,你不哭那算你是「鐵人」。
槍戰與打戲是電影的另外一個精彩部分。特別是在茂密的山區、森林場景,動用了中國武警與警察最先進的力量以及高端科技設備,給電影增添了更多彩的內容,槍戰與打戲的細節更是一睹演員們表演精彩!
影片中海陸空三線全面救援抓捕,盡顯中國公安系統的硬核,專業,正義,和祖國的強大;
大陸觀眾熟知的香港著名演員呂良偉,這次在電影中有不俗的表現,他成功的塑造和送達了警察的光榮形象,可圈可點。呂良偉因與周潤發的《上海灘》合作,飾演丁力一角而一炮走紅。八十年代,他還與著名導演徐克參演一部新浪潮電影《第一類型危險》,贏得了廣泛的認可,知名度直線上升。 1985年,他與趙雅芝主演電視劇《雪山飛狐》,分飾胡一刀和胡斐兩個角色獲得超讚。
鄭昊 、 王婉娟 、赫子銘、何政軍等出演的角色也十分亮眼。
|電影的公益影響
《天下無拐》是一部具有公益影響力的電影,在拍攝過程中受到了國家公安部的鼎立支持,特別是在雲南拍攝,獲得當地公安部門的積極配合。
它是一部警示電影,讓更多的家庭與孩子獲得預防學習防止拐賣以及打拐知識現實版的「教程」,具有示範意義的防拐專業性與公益的影響性,也值得學校、家庭組織觀看。
《天下無拐》是一部具有正能量的公益電影。
|電影的社會意義
《天下無拐》具有祛惡扶正的社會意義,有效的驚醒人們,防患於未然,提高警惕、協同打拐。
如果全民齊心努力,讓人販子無路可走,全民安全的守護成為常態,讓婦女兒童成為中國安全的重要主體,如果婦女兒童安全了,也證明了這個國家國泰民安!
《天下無拐》由張鑫執導,編劇:熊相仔出品人:韓樹新,製片人:於河。11月20日全國院線隆重上映。
呂良偉:香港著名電視、電影演員。
因與周潤發合作的《上海灘》,飾演丁力一角一炮而紅。1980年,參演徐克新浪潮時期的作品《第一類型危險》,後又參演了黃志強的《打擂臺》(1983)。1985年,與趙雅芝主演電視劇《雪山飛狐》,分飾胡一刀和胡斐兩個角色。1991年主演《跛豪》獲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2017年,出演電影《明月幾時有》。
王婉娟:中國內地演員
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
2012年,因參演古裝神話劇《仙女湖之墨仙》中的三公主被大家熟知。
2013年參演金庸武俠劇《鹿鼎記》。
2015年主演年代懸疑劇《心如鐵》,同年主演的諜戰革命劇《麻雀》。12月參演古裝仙俠劇《青雲志》。
2016年,主演都市情感劇《幸福照相館》;同年參演的古裝仙俠劇《誅仙青雲志》播出;並出演古裝權謀劇《錦繡未央》等。
鄭昊:中國內地演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部話劇團軍人 。1998年參演電視劇《人子》,該劇獲得「五個一工程」獎。1999年主演的電影《我的父親母親》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銀熊獎,百花獎最佳影片獎等多項大獎;同年鄭昊自編自導的話劇《穿越叢林》獲得「魯迅文學」獎。
何政軍:中國內地演員
19歲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1986年畢業後分配到上海人民藝術劇院工作。出演過多部電視劇。影視代表作有:《國歌》、《大雪無痕》、《陷阱裡的婚姻》、《紫荊勳章》、《國際刑警》、《黃埔軍人》、《亮劍》等。
本文作者:中島
詩人,出版人,資深媒體人、文化評論人、影視評論人。作品發表在《人民文學》《上海文學》《芙蓉》《山花》《作品》《星星》《詩選刊》《小說林》《中國新聞周刊》 《詩林》《詩歌報》《詩歌月刊》《詩神》《中國青年報》《青年文學》等百餘家文學及綜合刊物上, 詩歌《花朵與病句》入選中國三千年詩歌精華總集《詩韻華魂》,另有200餘首詩歌入選 《讀詩1949——2009中國當代詩100首》 《被遺忘的經典》《中間代全集》《21世紀中國文學大系》《中國詩歌年鑑》《朦朧詩25年》等300餘種詩歌選本。獲得網易「新世紀詩典銀獎(伊沙主持)」「中國詩歌桂冠衛士獎」、「中國先鋒詩人獎」「中國十大優秀詩人」等多項詩歌大獎。主編《名人堂》系列30餘本,主編《中國百年詩歌名家詩典》系列。《詩參考》主編。
聲明:中華娛樂網刊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非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版權歸作者所有,文字和圖片均源自網際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更多同類文章敬請瀏覽:綜合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