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訊(記者李佳 通訊員李錚)全球複雜局勢下,武漢搶抓海外人才「回流」機遇逆勢招才,今年,東湖高新區迎來3551創業大賽全面「升級版」。18日,2020中國光谷3551創業大賽全球總決賽決出冠軍,39歲的武漢伢熊琳憑藉「六維力傳感器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問鼎冠軍,摘300萬元大獎。
「六維力傳感器研發及產業化」項目中,提供了一種六維力傳感器解決方案。
焊接是唯一可以應用在空間和水下永久連接材料的技術。高鐵為什麼那麼穩?太空梭為什麼能上天?都要求誤差低於毫米級的焊接工藝。但這活計,的確是門手藝活。
據了解,許多精密加工裝配環節,需要不斷的人工力覺感測並進行實時微調,而常規的自動化系統採用的是位置控制,其裝配操作無法感知裝配力並實時調整裝配,零件免不了損傷破壞。
熊琳團隊將六維力傳感器裝配至第二代工業機器人,可以根據傳感器的反饋信息實時調整焊頭的運動參數,幹精密焊接的活。
熊琳介紹,高性能的六維力傳感器產品長期以來被海外廠商壟斷,「一臺傳感器的價格頂得上國內一臺協作機器人的價格,國內的機器人行業用不起,阻礙了整個行業的發展」。
而他們的產品可用於測量機器人腕部所受到的空間六維力系,並實現主動力輸出控制,相當於人類感官神經的存在,適用於複雜度高的工作,能極大拓展機器人的應用場景。
據了解,熊琳團隊研發的咽拭子採樣機器人,還應用於南方城市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移動實驗室。六維力傳感器安裝在機器人夾爪後部,可以準確測量機器人在採樣過程中使用了多少力,這一指標是咽拭子採樣是否成功的關鍵指標。
據了解,熊琳團隊接到研發團隊的合作消息是在今年1月27日,為儘快提供產品,團隊排除萬難,從北京、江蘇、浙江等地召集員工,成立緊急工作組,一方面辦理公司復工復產手續,另一方面準備防疫物資,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團隊用兩周時間研發出精度更高的傳感器產品。
熊琳介紹,他們團隊曾負責載人航天火箭某部段推力矢量傳感器研製。
熊琳是武漢人,「我家住武昌司門口!」他說,儘管多年在外,但對武漢的發展和光谷的產業政策都非常了解。在他看來,武漢的區位優勢、人才優勢以及產業協同優勢都非常明顯,團隊在武漢光谷有大量做智慧機器人的下遊企業。「我關注到聯影也來武漢了,醫療手術機器人及汽車行業智能生產,都需要用到六維力傳感器。」
他說:「希望能夠藉助3551大賽展示我們的產品、技術和團隊,希望能夠回到武漢創業,為家鄉的經濟發展做一份貢獻。」
據了解,主題為「聚光谷,創未來」的2020中國光谷3551創業大賽決賽,由中共武漢市委組織部、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辦,東湖高新區招才局等承辦。已舉辦四屆的大賽,今年共吸引1300多個項目參賽。
本屆大賽一等獎獎金提升至300萬元,整體獎金池擴大至1500萬元。一、二、三等獎獲得者被首次列入創業人才序列,有機會獲最高2000萬股權投資,並享受科技創業補貼、人才子女入學等相關配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