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大家閒在家中,不知道有沒有培養出一些新的愛好,其實北京人有很多挺意思的愛好,甚至培養出了很多文化。比如養蟈蟈、鬥蛐蛐,還有養鳥等等,這其中養鳥可能是最為普遍。然而這鳥可不能隨意飼養,尤其是一些珍稀鳥類,是不允許私自出售、購買的,但是以此牟利的人卻不在少數。前不久,北京通州警方就成功破獲一起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
通州警方通過線索得知,在張家灣鎮某村內,有人租了一套院子來飼養販賣瀕危鳥類。經過民警的實地調查,一開始並沒有發現有價值的線索,也沒有聽見一般鳥販子住所的那種百鳥爭鳴。但細心的民警卻在村口的垃圾堆內發現了不少鳥毛,這讓民警肯定他們的線索沒問題。
現在大家都為了抗擊疫情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所以家家戶戶都是大門緊閉。民警也是通過耐心走訪,細緻工作才終於在這個有上千戶居民的村內鎖定了嫌疑人租住的房屋。並在固定好前期證據後展開了抓捕,成功將嫌疑人王某來了個人贓並獲。
據了解,王某今年30歲,河北張家口人,他是個狂熱的鳥類愛好者,之所以租了這個房子,就是為了更好的飼養鸚鵡,同時不要擾民,以免被人舉報。可惜他卻低估了北京百姓的責任感,他才租房不久,就被民警找上門來。而在他院子裡的各種鸚鵡也是讓民警大開眼界,這位嫌疑人確實有點門道。
據王某稱,這些鸚鵡都是他自己飼養的,同時他還搞繁殖,這裡面大部分鸚鵡都是他一點點繁殖出來的,通過細心要照顧鳥蛋照顧幼鳥,才有了如今的規模。他這樣說也是為了讓自己逃脫罪責,然而他飼養和收購鸚鵡時都沒有辦理過許可證,而他經過自己的繁殖後賣出了不少鸚鵡,這些都是觸犯了法律。
王某無法狡辯,只能承認自己確實是太愛鳥了,從小他就有這方面的愛好,一開始他在鳥市買了一對玄鳳兒鸚鵡飼養,因為養功了得,很快這對兒鸚鵡就繁殖了,幼鳥也隨即成功孵化。之後王某就是越玩越入迷,越玩越專業,最終竟然辭掉了工作,專職養鸚鵡。
沒了穩定的工作,飼養鸚鵡成了他的主業,他也順理成章地以此來牟利。但是他所飼養的很多都是國家保護動物,不管是飼養還是出售都是違法行為。明知違法,但是為了生活王某還是不停地在網絡上發布出售信息,以幾百到數千元的價格把這些他花費了大量心血的鳥類賣掉。
王某飼養的這些鸚鵡中有不少「小太陽」「藍和尚」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可能很多愛鳥者都覺得飼養類似鳥類沒什麼,不要買賣就可以,但其實不管是從各種論壇還是愛好者的渠道,大家都不難知道這些行為涉嫌違法。但是很多人為了愛好還是鋌而走險,就像王某一樣,為了逃避打擊,他經常搬家,更是儘量避免擾民,以免被舉報。
但不得不說,王某的飼養技術確實不錯,不管是剛下的鳥蛋,還是剛出殼的雛鳥他都照顧得很好。但是他的技術和他的愛好都成了他牟利的工具,更是涉嫌違法,所以公安機關必須打擊處理。現場民警起獲各類鸚鵡100多隻,其中國家二級保護動物39隻,涉案金額高達5萬多元,以販鳥來說已經是相當可觀了。
其實王某的愛好完全可以用在徵途,用自己飼養繁殖的技術去跟動物有關的單位沒準能應聘一個好職位。然而他卻點歪了天賦樹,最終把心思花在了販賣上,把自己送進了監獄。因涉嫌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王某已被通州警方依法刑事拘留,他家中的國家保護動物也被送往北京野生動物中心妥善看管。
我們也提示大家,愛好可不能凌駕於法律之上,喜歡並不一定擁有,擁有也不一定要販賣,千萬別因為一時的小利而違法甚至犯罪,這可能會葬送您的後半輩子,著實不值得。也希望大家如果發現有類似的違法線索,也要積極進行舉報,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保護這些動物也是保護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