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魚,其名為鯤,以道家思想影響中國千年的奇人——莊子

2021-01-20 杯酒聊歷史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以道家思想影響中國千年的奇人——莊子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雖然中國有其他宗教盛行,但它們都是外來的。可是有些奇怪的是,本土的道教沒能發揚光大,反而是「外來的和尚好念經」。

不過今天介紹的不是道教,而是道教的根基細想道家思想中的代表人物——莊子。

道家學派中,首推的就是老子和莊子,莊子是後出生的,但卻與老子齊名,稱為老莊。

莊子,姓莊名周,原名莊周,戰國時期宋國人,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

莊子創立了中國最重要的哲學學派莊學,這應該是後人稱謂的。他是繼老子之後,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莊子的一生

莊子的一生其實乏善可陳,主要原因就是道家思想。

莊周是宋國皇室子弟的後代,但他沒有像孔子、孟子一樣周遊列國,宣揚政治學說,因為他從頭到尾就做了一個漆園吏。

從這名字你就能看出這個官有多大了,宋國的地方小官,做的時間還不長。

其實以莊子的才華、能力,想要得到財富、高官、地位等如探囊取物,但是他根本沒有走仕途的想法,這跟儒家思想可真是天壤之別。

莊子的學問十分淵博,遊歷過很多國家,春秋戰國時期似乎各諸侯國君都很尊重讀書人、有學識的人,像孔子,周遊列國竟然沒事。

楚威王聽說莊子很有才華,就派使者重金聘請他去做相國。看看,多大的官啊。但是莊子笑著對使者說:「千金重利,相位尊崇。可你看見祭祀用的牛了嗎?餵養它好幾年,還給它披上花紋錦繡,接著牽到太廟作為祭品。到了那個時候,它就是想變成一隻豬也做不到了。你趕緊走吧,不要侮辱我。我就算是一隻烏龜在池塘裡自找快樂,也不會跟你走,受國君的約束。我這一輩子就不做官,讓自己永遠的自由快樂。」

看到了嗎?莊子看的很明白,千金、相國之位,這都是常人難以得到的,有多少人想得都得不到,莊子卻一腳踢開了。因為他知道,在大的官能大過諸侯王嗎?就算有人請我去做諸侯王我都不去,為什麼?麻煩啊!做個諸侯王天天都有事纏著,那得多累啊。我就做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多好。無事可擾,自尋歡樂,自由自在!

這就是莊子的思想。

不要以為莊子好像沒有本事,莊子著書十餘萬字,大多是寓言,其思想根本之所在,都要歸於老子之言。雖然這樣說,好像莊子為老子註疏釋義,但其實有莊子自己的思想加持。

莊子被後世尊為道教祖師、南華真人。

文學成就

莊子著書十餘萬字,名《莊子》。這部著作的出現使得中國的哲學思想和文學語言發展到極為高深、玄異的水平。

哲學方面,大家想想,儒家是不是總有人才出世將儒家思想繼承和發揚光大,道家呢?似乎沒有吧,尤其是繼承莊子的哲學思想的。

為什麼?不是因為道家人才凋零,應該是因為莊子的哲學思想太過深奧,沒人能真正理解。畢竟是形而上的思想,沒有像儒家一樣有參與具體的事務,可以從實踐中得到啟發。

莊子的思想完全就是腦子想,這怎麼搞?這就好像數學題,不會就是不會,再怎麼想沒有用啊。

文學方面,莊子的想像力十分豐富,語言的運用也靈活多變,一些難以言明的哲理都能將其說的引人入勝,如《逍遙遊》。

哲學思想

莊子主張順利天道,順應自然,生活就應該是自然而然的。心不應該被其他任何的思想、利益所累。

反對推崇聖人

莊子和儒家、墨家有一點很明顯的不同,就是儒墨兩家都推崇聖人,如儒家的聖人孔子,墨家的巨子;而道家則是反對推崇。因為老子說,不崇尚賢德之人,百姓就不會爭;不使一些東西昂貴,百姓就不會被盜。推而廣之,國家安康,百姓安樂。

老子的思想是讓萬物平等,沒有高低貴賤,一切的價值都是人為賦予的,不再賦予不就行了,事物的價值都一樣,還爭什麼,有什麼可爭的。猛一看起來有點消極,不過我還是不評論了,因為我對老子的思想並不是很懂,誤入歧途就不好了。

還有一點,儒家奉行等級觀念,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莊子認為道在萬物,所以萬物平等。這不就是眾生平等嗎?莊子竟有這麼先進的人權觀念啊?

似乎看起來這點有點像佛教,佛教說人人皆可成佛,佛無處不在,感覺有點相似。

莊子的著作中大多都是寓言,東施效顰、邯鄲學步竟然都是裡面的,我也是才知道的。我給大家介紹兩個吧。

濠梁之辯

一天, 莊子和朋友惠施在一座橋上散步。

莊子看到水裡的魚說:「魚在水裡怡然自得,這就是魚的快樂啊。」

惠子接著道:「你又不是魚,你怎麼知道魚的快樂呢?」

莊子回答道:「可你也不是我啊,你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

惠子笑著說:「我確實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但你也不是魚,所以你也不知道魚的快樂,就是如此斷定的啊。」

莊子卻回答道:「讓我們回到最開始的話題。你說『你怎麼知道魚的快樂呢?』這句話,其實你已經知道我知道魚的快樂了,所以才問我。而我是在河水邊上知道的。」

有沒有暈?有沒有明白?哈哈哈,看完之後我才明白,這個思辨的故事太有趣了,如果要做為漢語十級考試的題目,不知道那些歪果仁會怎麼想。

莊周夢蝶

莊周又一次夢到自己變成了一隻蝴蝶,飄飄蕩蕩,非常輕鬆愜意。這時候他已經忘了自己是莊周了。

過了一會兒後醒來了,突然對自己是蝴蝶還是莊周產生了困惑。

他又認真地想了想,不知道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還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

但莊周和蝴蝶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就稱其為「物我合一」。

「莊生曉夢迷蝴蝶」,看這個的時候我就想到了《盜夢空間》,然後是相對論!有沒有覺得?突然感覺發現了驚天大秘密!

歡迎關注「杯酒聊歷史」,有趣兒的歷史,配上一杯濁酒,妙不可言。

相關焦點

  •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需要兩個燒烤架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需要兩個燒烤架 2020-08-23 10: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鯤」長啥樣?古人也能吵起來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許多創作者都曾以不同的方式來展示他們心中鯤的形象,有插畫、動畫、遊戲等等。有趣的是,鯤大多以近似鯨的形象出現。莊子在《逍遙遊》中並未具體描述鯤的外形,只寫道「不知其幾千裡也」,使得鯤的特徵只有體型龐大這一點,於是很容易對應上世界上古往今來最大的動物——藍鯨。
  •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一鍋燉不下,以梗為主題的國漫!
    ,其名為鯤,諸位是否會想起電腦右下角那個大魚吃小魚,升級全靠吞的廣告。當然了,今天老豬並不是來跟朋友們扯犢子的,而是來分享一部名為《開局一條鯤》的國漫作品,是的,就是漫畫,還是以鯤為主角所展開的故事,其主要技能也是吞噬。不過在此之前,還是要說一下這個「梗」。對於這個梗,「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幾千裡也」這句詩是出自先秦詩人莊周的《逍遙遊》。
  • 東方思想:莊子·道家哲學
    中國哲學史筆記 | 欄目 ——————————— 莊子·道家哲學 | 中國哲學史筆記 導言 提到莊子,
  • 酈波:從莊子的「三條魚」看見人生的智慧
    7月23日上午,第十屆江蘇書展「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大講堂」首場開講,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帶來主題演講《魚我所欲也——莊子的智慧》,向讀者介紹了「中國四哲」之一戰國中期思想家莊子的哲學思想,以及對當代人的啟示。
  • 《莊子》裡的三條魚,對應了三種智慧,學會了想不成功都難
    第一條魚:北冥之魚--隱忍的智慧「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莊子說在北冥有一條大魚,搖身一變化作了大鵬,大鵬振翅高飛,翅膀就好像掛在天邊的雲彩。
  • 莊子人生三重境界:等風來,乘風起,隨風去!細細品味,看透人生
    莊子可能是最喜歡魚的哲學家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大家都讀過莊子的《逍遙遊》吧。「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 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 ,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莊子在逍遙遊中為我們虛構了一個神奇無比的鯤鵬的形象。
  • 初中八年級語文知識點之《北冥有魚》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八年級語文知識點之《北冥有魚》,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北冥有魚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
  •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縱觀古今名人,我認為,莊子算是一個快樂的人。莊子「眼極冷而心極熱」,他冷眼旁觀,卻心懷大愛;他看破世情,卻心憂天下。在他的著作中,魚出現的次數非常之多,其中最有名,最有代表性的有三條,可謂充滿了莊子式智慧。
  • 《莊子》與《列子》:齊諧與夷堅,他們是什麼?我有不同看法
    齊諧是《莊子·內篇·逍遙遊》中記載的,一個擅於講神仙鬼怪傳說的人物。有說,齊諧是本書,因為有志怪類典籍的說法,而這個志怪的叫法,卻是來源於這篇《逍遙遊》。而且先秦就有志怪類典籍的話,並不會只有《齊諧》這一篇。所以,我認為齊諧人名,而非書名。莊子,戰國中期宋國蒙人,姓莊,名周,戰國時期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莊學的創立者,與老子並稱「老莊」。代表作品《莊子》,《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都是其中的名篇。
  • 江蘇書展,聽這位大咖說「莊子的三條魚」
    7月23日上午,第十屆江蘇書展「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大講堂」首場開講,書香江蘇形象大使、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擔任主講嘉賓。有意思的是,酈波老師這次給出的演講題目是《魚我所欲也——莊子的智慧》,觀眾們不禁在頭腦中劃出了大大的問號:孟子的「魚我所欲也」,怎麼成了莊子的智慧?
  • 人生的三重境界,莊子所說的「三條魚」,能領悟到的人不多
    導語:歡迎來到情感的世界,人生的三重境界,莊子所說的「三條魚」,能領悟到的人不多。今天跟大家聊聊莊子說的三條魚。這三條魚皆入了人生的三重境界,真正能悟。偷的人不多!但悟透的人!會一生順。遂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是哪三條魚!
  • 《大魚海棠》:本應椿花湫月,奈何北冥有魚
    01本應椿花湫月,奈何北冥有魚。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南海有花,其名為椿,椿去湫來,海棠花開,椿償鯤命,誰還湫情,本該椿花湫月,奈何北冥有魚——《大魚海棠》你相信永恆的愛嗎?就像星星一樣。湫說:我可不可以用自己的壽命換回椿的生命?當然可以啦,不過漲價了,你要用一整條生命。但湫還是心甘情願地付出了自己的性命。
  • 莊子的《逍遙遊》中,蘊藏著2個人生大智慧,悟透後豁然開朗
    今天跟各位來聊一聊莊子的《逍遙遊》,莊子是繼老子之後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後人也把莊子與老子共稱為老莊,他們所創作出來的學說,也被合稱為老莊學說,老莊學說給後人們帶來了十分深刻的影響。莊子的這一生創作了很多的作品,如《齊物論》、《德充符》、《徐無鬼》、《逍遙遊》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逍遙遊》。
  • 儒家與道家相輔相成,都是我們不可或缺的思想
    前言我們中國的歷史文化基本上可以說是是在儒,道兩家文化的共同影響下發展的。儒家文化倡導我們仁、義、禮、智、信各個方面的教義。而道家似與其相反追求的是養生之道,遂有曾經的長生不老之說。但實際上兩者各有其宗旨,各有其精華。這二者似乎可以說是相輔相成,互相輔佐使得人們有種相對平衡的做人做事的原則。
  • 老人說:真正厲害的人,都活成了莊子筆下的「三條魚」,醍醐灌頂
    南山老人指著池中的魚兒,笑著說:南山小弟啊,我最近都在讀《莊子》這本書,讀了這麼久,我有個感悟,那就是,真正厲害的人,都活成了莊子筆下的「三條魚」。見我詫異,老人就講出了他的見解,聽完之後,我醍醐灌頂了,就把老人的話,如實記錄下來了。
  •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
    莊子可能是最喜歡魚的哲學家了。1北冥之魚莊子在《逍遙遊》裡寫的第一條魚,是北冥有一條名為鯤的魚,能化作鵬,遨遊於九天。榮華富貴轉眼就成了別人口中的笑談趣事,又有什麼好在乎的呢?在莊子的智慧中,不為物所累,是人生的第一層境界。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人在河邊釣魚,他每次釣上來就用尺量一下,只要比尺大的,都丟回河裡。
  • 春秋戰國諸子百家中,道家思想如何形成的?原始樸素的辯證思維
    導語:春秋戰國,諸子百家有哪些流派?道家思想如何形成,有哪些歷史使命?道家思想有原始樸素的辯證思維,無為而治產生文景之治春秋戰國,周室衰微,禮崩樂壞,紛爭四起,華夏民族處於長期的動蕩和分裂之中,各自為政的諸侯國均自恃武力、互不退讓,並掀起一次又一次殘酷的兼併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