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時期不出門,講給孩子們聽關於元宵節的那些事!

2020-12-22 每日說說說

一轉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今年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元宵節變得和往年不一樣,原本可以熱熱鬧鬧看燈會的元宵節也變得冷清。

雖然不能出門,但是家長們可以趁著這次元宵節在家裡給小朋友講講元宵節的傳統習俗,加強孩子們對傳統節日的認識。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春節之後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

提起元宵節,很多人可能會想起湯圓,小朋友們可能會問,為什么正月十五不叫湯圓節,而要叫元宵節呢?

_

元宵節的由來

元宵節起源於漢代,據說是漢文帝時為「平呂」而設。

因為漢文帝登基的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值得紀念,因此劉恆大赦天下,與民同樂。

以後每到這一天的晚上,皇帝都要出宮遊玩,張燈結彩,與民同樂,以示慶賀。因為那時人們把正月還叫「元月」,把夜晚叫「宵」,所以叫「元宵節」。到後來,司馬遷創立《太初曆》時,把元宵節定為重大的節日。

每年正月十五,吃元宵、賞花燈,已是由來已久的習俗。

不論元宵、彩燈、煙花如何變化出新,一些元宵節延續的古老傳統風俗依然沒變。這些傳統文化的元素,它始終是人們心中割捨不斷的情愫。

_

元宵節的傳統習俗

1.吃湯圓

元宵節,吃湯圓肯定是不能少的重要習俗。

最早湯圓叫「浮圓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將其稱為「元寶」。中國各省大部分都吃湯圓,但南北的名稱和做法就有差異了。北方叫它元宵,南方叫它湯圓。

它的做法成份風味各異,但是吃湯圓代表的意義卻相同。代表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俗語有句話叫和氣生財。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團圓對於一個完整的家庭來講是多麼重要的因素。

因此,在元宵節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看花燈

此節日民間有掛燈、打燈、觀燈習俗,故也稱燈節。

鬧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節日習俗,始於西漢,興盛於隋唐。隋唐以後,歷代燈火之風盛行,並沿襲傳於後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

3.猜燈謎

猜燈謎又稱燈謎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

每逢農曆正月十五,傳統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

4.舞獅子

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現獅子的溫馴,有抖毛、打滾等動作;武獅表現獅子的兇猛,有騰躍、蹬高、滾彩球等動作。

舞獅,又稱「獅子舞」、「獅燈」、「舞獅子」,多在年節和喜慶活動中表演。獅子在中國人心目中為瑞獸,象徵著吉祥如意,從而在舞獅活動中寄託著民眾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願。

5.耍龍燈

元宵節傳統習俗中許多都與「燈」有關。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龍舞流行於中國很多地方。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

6.送花燈

「送花燈」簡稱為「送燈」,其實質意義就是送孩兒燈。

即在元宵節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表示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願女兒孕期平安。

7.踩高蹺

高蹺會一般由群眾自發串連組織起來的。

正月十一、十二開始踩街,寓意告知人們在眾多的民間花會中,今年掛個號。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結束。

8.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遊百病,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

元宵節夜婦女相約出遊,結伴而行,見橋必過,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

走百病是明清以來北方的風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進行。

這天婦女們穿著節日盛裝,成群結隊走出家門,走橋渡危,登城,摸釘求子,直到夜半始歸。

今年的元宵節是特殊的,往年的看花燈,猜燈謎,成群結伴外出過節的場景不會出現在今年的節日中。

我們能做的就是呆在家中,不外出,不聚集,勤洗手,講衛生,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

但是小朋友們千萬不要不開心哦~即使待在家,我們也可以和爸爸媽媽在家唱兒歌、吃湯圓、宅家鬧元宵,團聚不出門!

在疫情當前,我們慶祝元宵節的同時,別忘了前線奮戰的人們,希望大家都能早日平安歸來。

相關焦點

  •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這個節日對於古代時期的女性有什麼意義?
    元宵節在古代時期對於女性來說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這些平時被要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女孩子還可以在街上進行賞花燈和約會,所以在古代一些美好的故事都會發生在上元節,也就是我們現代人所稱呼的元宵節。我們國家有非常多美好的愛情故事都是發生在元宵節的時候。像是古代時期的太平公主,因為再一次和皇上賭氣之後就跑出了皇宮後,正好遇上了元宵節熱鬧的時候。
  • 又是一年一度元宵節,關於元宵節的13個習俗你知道幾個?
    又是一年一度元宵節,關於元宵節的13個習俗你知道幾個?時間:2020-02-08 11: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又是一年一度元宵節,關於元宵節的13個習俗你知道幾個?
  • 非常時期,父母給孩子講好這五個「過年故事」,孩子會獲益終生
    對很多人說,這一年註定刻骨銘心,而對於孩子們來說,他們也感覺到這個春節的與眾不同,大喇叭每天在樓下喊:勤洗手、多通風、不串門……出門需要全副武裝,進出小區起碼要量4次體溫,路上基本沒什麼人,附近的銷售員、外賣員被隔離……而且學生們的寒假加長了,父母們陪伴他們的時間也變長了、變多了,父母在討論「封城」的事,年齡小些的孩子們懵懵懂懂地覺察到些什麼,年齡大的孩子們也體味到這是一個非比尋常的時間
  • 抗疫時期如何培養孩子們的家國情懷
    在這場艱巨的戰役中,我們的孩子們雖然年齡小,但也是抗「疫」的一員,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同時也在戰「疫」中得到了許多收穫。全民抗疫,孩子們積極參與衛生安全教育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講的最多的就是自我防護。不僅是在電視上、網絡上有許許多多的人在科普衛生防護知識,學校也通過線上班會、微信公眾號推送等形式,對孩子們進行衛生安全教育,並時刻關心著孩子們的健康狀態。從七步洗手法、正確佩戴口罩、如何正確使用消毒液、良好的生活習慣等各方面,對孩子們進行非常詳細的教育與講解。孩子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進行了實踐,認真洗手、認真消毒,在家開窗通風,出門佩戴口罩……並通過網絡班會等線上形式與老師和同學進行了交流與分享。
  • 元宵節燈謎大全及答案 2020最新關於元宵的謎語簡單點
    元宵節燈謎大全及答案 2020 關於元宵的謎語簡單點時間:2020-02-08 16:2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元宵節燈謎大全及答案 2020 關於元宵的謎語簡單點 不論民間還是官方,自古就有猜燈謎鬧花燈的習俗,這一傳統從南宋起就開始盛行,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
  • 疫情中的元宵節,看到孩子們的願望,滿滿的驚訝
    今天是元宵節,是賞燈團聚的日子,元宵過後,便意味著春節過完了!那麼在這個不平凡的元宵節,特意跟我的「孩子們」聊天取樂,當中問到了他們的夢想,他們都給出了各自的回答!
  • 那些年,我們聽老人講的故事
    網際網路充斥視野的今天,讓我們淡淡忘卻了聽老一輩講故事的歲月。那些年,我們網際網路不發達,也沒有玩具。可是打陀螺、投沙包,玩個小木棍就能開心快樂,晚上作業少,吃完飯就開始聽故事。在老人講故事的時候,發散思維,充滿幻想,覺得童年很有趣。
  • 在古代,元宵節才是真正的情人節
    唐長安城承天門街鼓的敲響是實施宵禁制度的標誌,《唐律疏議》卷《雜律·犯夜》規定:「五更三籌,順天門(宮城正門)擊鼓,聽人行。晝漏盡,順天門擊鼓四百拖訖,閉門。後更擊六百描,坊門皆閉,禁人行。」除對城門進行管理外,城內坊門也進行管理。唐長安外郭城南北十一條大街、東西十四條大街,其間列置一百一十坊,每個坊設有坊門。「坊有墉、墉有門,逋亡籤偽,無所容足」。
  • 關於元宵節由來的八種傳說
    元宵節傳說4:「升學開燈」說有的地方民間傳說,燈節的來歷與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倡導百姓人家,把小孩送進學堂讀書,全社會養成讀書的風氣有關。昔時,小孩子開學後的第一件事是「開燈」。開學這一天,孩子們到學堂去,要將事先做好的彩燈帶到課堂去,由一位博學的老先生或受人尊敬的老師,把彩燈裡的蠟燭點燃,寓意孩子讀書前途光明。小孩子帶著燈到課堂,還寓意孩子會「登」堂高升,走鴻運,日子會紅火起來。以前的私塾大多在正月十五稍後開學,由此,升學開燈,即高升、攀登。一盞盞由家長或孩子精心製作的彩燈,當然也有從燈市購買的彩燈,個頂個的神採奕奕,當都點燃起來的時候,給孩子們帶來片喜興和吉祥的寓意。
  • 2019元宵節經典燈謎難猜 元宵節燈謎題目問題答案匯總
    韻目帶數)  謎底:十四寒  謎題:元宵之夜遇徐娘 (《射鵰英雄傳》人物)  謎底:胖婦人  謎題:正月十五晨炊忙 (中驪雙珠)  謎底:元宵·早點·火燒  謎題:正月十五打牙祭 (打一成語)  謎底:一年一回  謎題:十五日 (打字一)  謎底:胖  謎題:元宵出門賞燈
  • 詩人描寫元宵節的詩句有哪些?關於元宵節的經典古詩詞大全
    時間來到了現代,元宵節雖然不在是法定節假日,但依舊有鬧元宵、賞花燈、猜燈謎等各種習俗。現代詩人也有篇篇描寫元宵節的詩句。關於現代的元宵節的詩句:20、元宵佳節月兒圓,全家團聚過大年。半醉半醒逛街市,偕妻攜子遊樂園。千樹霓虹流光轉,萬家燈火照無眠。
  • 豫南民俗丨燈送上元夜—元宵節送燈習俗深度解讀
    此外,即便是不涉及往來奔波而選擇在鄉鎮自主創業做生意的鄉親,在元宵節當天也會放棄高額的利潤,及早的關店歇業,回老家做著相同的事情。由此可見,老家民眾對此民俗的重視程度非同一般了。先是大人們開始點亮墳地上所有的燈,方言叫做「發亮」;同時,也張羅著大一些的孩子們開始放鞭炮、炸雷和煙花,這是最熱鬧的事,也是孩子們最樂意幹的事。
  • 關於元宵節的英語作文50詞帶翻譯:元宵節快樂
    關於元宵節的英語作文50詞帶翻譯:元宵節快樂   A Happy Lantern Festival (元宵節快樂)   Yesterday was Lantern Festival,I was very happy.I needn't go to school.I got up very early.My
  • 元宵節專稿丨陳耀輝:火樹銀花憶流年
    有得看還要有得吃,觀賞燈火是元宵節第一要緊之事,而另一要緊之事當然就是吃「元宵」了。「元宵」又叫湯圓,興起的時間大約是宋代。以黑芝麻和糖做餡,糯米做皮,案板上滾成圓球,下到鍋裡煮熟即可享用。一方面「團團圓圓」這個寓意,既包含在「元宵」的製作與享用過程之中,還體現在外形之上,別的東西很難與之相提並論。再就是它的名字,元宵節的元宵,一席之地誰與爭鋒?
  • 「公告」關於元宵節期間「五禁止」的公告
    關於元宵節期間「五禁止」的公告元宵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更是當前疫情防控的關鍵點,為全力打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防止人群聚集交叉感染,根據大興安嶺疫情防控指揮部「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機制
  • 你們哪裡有什麼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和傳說
    今天是2020年2月8日,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您知道,正月十五為什麼稱元宵節嗎?「元」是第一的意思,「霄」指夜晚。元宵就是一年中第一個能看到滿月的夜晚。元宵節是家庭團聚的傳統佳節,最隆重的活動就是展掛各種各樣美麗的燈籠。
  • 非常時期講良心
    非常時期講良心新安二高一二班張晴晴叔叔阿姨:你們好!這次武漢疫情來勢洶洶,現在疫情猖獗,在這種國難當頭的危急時刻,卻有商人看到「商機」無限!於是,漫天要價,坐地起價,哄抬物價。所以,我想和你們談談中國人的良心。良心是為人處世的道德基礎。
  • 宅家不出門,用年前囤貨做「美食」,晶瑩剔透,咬一口香甜爆漿
    宅家不出門已經十幾天了,明日即是元宵節,今年湯圓不用買,宅家不出門,我們娘倆用年前囤貨,紫薯和木薯粉做美食~湯圓,晶瑩剔透,咬一口香甜爆漿,發朋友圈被點讚,都問我尋配方
  • 妖狐×僕SS:關於作品有些事我想講給你聽,你願意聽我講下去嗎?
    這次有些事我想講給你聽,你願意聽我講下去嗎?柒月沒有什麼粉絲,只知道埋頭做好自己的事情。在寫這篇文章前,柒月意外發現了有好幾個人直接複製了自己曾經寫過的文章。不止一兩篇,幾乎柒月寫的每篇關於妖狐系列的文章都被搬走了。
  • 不出門口紅卻賣爆?這份「非常時期」美妝消費洞察出人意料
    「抑制疫情最好的方法就是人人待在家裡不出門,切斷傳播渠道。這樣一來,不出門就不用化妝,彩妝銷量肯定受影響,服裝、包包品類也是一樣。」 「細分來看,洗護是剛需,必須保證商超供應。護膚品也算是剛需,畢竟習慣養成後很難改掉。但彩妝就不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