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背景
實際上《九霄》並不是徹頭徹尾的新作品,《九霄》推出之前,擔任監製的工長君還與另一位作者斂青鋒一起推出了同世界觀的小說《九霄奔雲傳》。遊戲本身可以說是仙俠類IP「九霄」系列的衍生作品。
當然,這個事情絕大部分玩家並不是那麼了解,「九霄」系列的布局並沒有廣泛宣傳。絕大部分玩家都是通過「仙俠」的主題,以及工長君的名號才了解到《九霄》的。
場景跳躍(其實是QTE)
工長君,本名張毅君,國產單機行業裡繞不開的名字。最早的《仙劍客棧》《漢朝與羅馬》,後來的「仙劍 3」「仙劍 4」,再到新生代玩家更熟悉的《古劍奇譚》前兩部都是由他負責監製的作品,履歷非常豐富。
當然《九霄》並完全由工長君主導,這個項目的開發組是「無常工作室」,工長君主要負責劇情設定和監製。
處決動作
因有曾參與「古劍」和「仙劍」系列開發的製作人 「工長君」擔任監製,玩法又是仙俠題材遊戲中少有的即時戰鬥,且在《九霄》最早的播片與宣傳中,那種將水墨風格與卡通渲染相結合的畫面概念,使得不少國內玩家對它寄予厚望。
早期概念
《九霄》還未正式發售時,TapTap平臺評分已經高達9.6,收穫一眾正面評價。但未曾想到的是,在《九霄》發售後不到一天的時間,就讓玩家們差評不斷。
當然,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問「啥?為什麼是TapTap?這不是端遊麼?」。先別急,這可能是《九霄》多重設定飽受爭議的伏筆,讓我們先往下看。
關於敘事
「與往日不同的暗黑風格仙俠題材?」
在看到《九霄》核心宣傳點中,關於黑暗風格仙俠題材的描寫,筆者懷著一種疑惑的思緒進行體驗。當然體驗結果是「奇妙」的,因為我在《九霄》中感受到了頗為新穎的敘事方式,也在困惑製作組對於「暗黑風格」的理解是否過於淺顯。
做出選擇
《九霄》在CG演出、劇情展示上採用了兩種在筆者看來少見但有效的設定:
其一是在漫畫分鏡中放置CG演出,以達到聚焦人物臺詞、動作變化,同時不會被多餘的場景、過場以及拖沓的節奏影響。當然,這也與《九霄》的過場十分頻繁有關。
過場都是這類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