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是非常獨立的動物,他們對主人的感情相對特殊,不會像狗狗那樣總是熱情地討好主人,把主人當作生活的中心。狗會從主人工作的那刻起,整天等著主人回家,就像忠犬八公一樣,即使主人去世了,也會多年如一日地待在原來的地方。而且貓咪在對待主人的態度這塊,不會表現得太粘人,更不會等待。貓咪遇到危險時,他們首先考慮的是如何保護自己的安全,而非如何保護主人。
不管是中華田園貓還是寵物貓,基本上都是如此。我家住在山中,以前我們那一塊地方交通不太方便,人家住的大多是土屋。那時養狗養貓都是散養,所以貓狗隨處可見。在我祖母家,有一隻黑狗和一隻狸花貓。狗兒還挺聽話,每天都守在家裡,可是貓就不同了,我印象中它很少呆在家裡。即使是餵它的食物,也常常幾天不見動靜,說明這廝絕對出去瀟灑了,真把家裡當旅館了,想來想去,想走就走。
曾經到小山上找野菜,發現那廝在捉麻雀,見我時,喵兩聲就不停浪了;有時去一位同學家家,居然還能看見它和他家的老母貓在一起膩歪,敢情這老傢伙是家裡人了。不料幾天後,它又回來了。外公說貓就是這樣,野性很大,沒辦法像狗一樣被圈養在家裡。因此鄉下一般都是養狗的,很少有養貓的。
記起小學三年級的時候,老師就開始布置作文,寫一篇關於人生的,300到500字的文章。許多同學在家裡寫狗,牛,羊,還有一些同學在家裡寫貓。據說貓咪很忠誠,還向家裡報恩,總出去抓斑鳩和鴿子,有時還抓活著回家。教師見此,怒氣衝衝地批評道:張曉明,我終於知道了我們家的鴿子是怎麼丟的,原來是你的貓幹的。到家裡找你老爸晚上就可以了。
後來他家的貓可能發現大家都在找它算帳,從此再也沒回來過。但那隻養了將近十年的老貓,說著溜號。因此我覺得,貓咪不可能一輩子只認出一個主人,而且貓咪越老,野性越強!貓咪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相對獨立的,換句話說,只有信任與否,而沒有順從和認出「主人」這樣的說法。
就馴養而言,人類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完全馴化過貓。野生小貓從不與人接觸,但卻能完全保持野性。獵物,生存不是問題。並且遇人就會警覺,避之不及。它與貓咪天生的習性有關。除獅子外,貓類動物基本都是獨居動物,只有在交配繁衍時才會群居和淫亂。一種自身相對獨立的物種,為什麼要認出你的雙腳為唯一的「主人」。
本人覺得愛貓,就是因為信任。而且沒有說承認自己是自己的主人剛到家的小貓對環境和你都不熟悉。一歲以下的貓咪可能適應能力更強一些,地盤意識還不夠清楚,所以此時不管是收養,還是從正規渠道買來的貓咪,都不會太認生。尤其是那些從小接受「社會育兒法」教育(出生後幾個月內就與人類相處)的小貓,他們知道人類不會傷害它們。不知懼怕(同理,初生牛犢)。
同時,信任的建立也變得更快。於是大家都說從小就養大了就會認你做主人,這其實是藍星人給自己的一種幻想。為什麼大貓會認生,接到家裡要麼躲床底要麼不吃東西,有的還不上廁所。因為大貓是有經驗的啊!沒有小孩子會思考啊!想像這樣一支具有喵生閱歷的喵,在原始環境中呆了很長時間,也熟悉了原址上出現的藍星人的味道,突然之間改變了地點,換成了(群藍星人)。
建立信任的時候,它也許會主席一點。也許一周,也許一個月。要看貓本身的性格,以及新主人對貓的態度。野獸能夠覺察你對它究竟是好是壞。如果你真的喜歡貓,它也會跟你建立起一種強烈的信任。小區裡的貓咪都餵過了嗎,第二次見到你的時候再餵它吧。若如你所言,如你朋友所說,那些被原來的主人遺棄後,又被更好的主人領養的流浪貓,它們是否還能分辨出原來的主人是遺棄了它,而後者又給它新家帶來了溫暖。
相信我,貓的智商還不夠高呢。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已經產生了「好」和「壞」的定義。通常動物不可能進行這樣的比較。喵喵最多就是覺得自己的地盤擴大了。食物也比原來更好吃了,就這樣。看了不少人說貓薄情,其實咱真的不能這麼為喵。喵喵的生活方式和你們不一樣,社交方式也不一樣。我們只管信任,不講順從,那是不行的。
事實上,養貓和養狗都是個人喜好。不需要把這兩個東西放在一起比較。願並能撲到寵物身上,精力充沛,也希望寵物能有所回報,養狗。沒多少時間陪寵物,但也希望在寂寞的時候,家中有一個小精靈自己醫治,養貓。貓狗我都養過,說實在的,沒多少時間陪寵物,真的不能養狗了,超級慘。小貓獨立,正如我所說,你們平等相處。
每天在家中放置足夠的食物和水,清潔貓砂盆。能做到的非常獨立。還有,真的太寂寞了,可以多養一隻喵。二喵世界,喵會讓你徹底明白,什麼叫做自己的主人。就是這樣,跟不在,其實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