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加快自貿港建設,旅遊消費市場潛力巨大,東昌農場公司搶抓機遇——
聚「椒」產業鏈 打好優勢牌
■ 記者 夏貞吉 特約記者 林寶華
近日,東昌農場公司發力「營銷端」,在產業優化上落下一枚關鍵棋子,令該公司全體人員感到無比振奮。這枚棋子就是第三代「昌農」牌胡椒系列新產品,成功入駐三亞空港百貨免稅商場和吉陽區香港百貨免稅商場。從墾區「農貨」變身成海南禮品「尖貨」,「昌農」牌胡椒正悄然發生著變化。
今年以來,海南自貿港建設如火如荼,產生的亮眼跨境消費數據,讓瓊島旅遊消費市場的未來充滿想像。那麼,作為海口市十大農業品牌之一、海墾明星產品的「昌農」牌胡椒,如何搶抓機遇,在這場消費盛宴中脫穎而出,佔得先機?日前,記者從東昌農場公司了解到,該公司正聚「椒」產業鏈,以精耕細作的發展思路,努力把「昌農」牌胡椒打造成拳頭產品,讓小小的胡椒成為海南自貿港的「金豆子」。
東昌農場公司將胡椒產品運往三亞免稅商場。
當農產品「撞上」特定地域,孵化出的品牌符號總能在日趨激烈的市場博弈中搶佔高地。近段時間,知名淘寶主播李佳琦為「昌農」牌胡椒直播帶貨,可謂讓該產品再次受到關注。
「今年,『昌農』牌胡椒成功通過了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的質量認證,有這重身份『加持』品牌含金量更足了。」東昌農場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付謹盛高興地告訴記者,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是一個地方品牌的象徵、質量的結晶、價值的體現。對於「昌農」牌胡椒來說,除了帶來品牌效應的提升,更能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獲得多渠道多形式的宣傳推廣。
叫響品牌既要嗓門大也要功夫深。東昌農場公司深諳此理,在產品品質、產品品種的優化上從未停下腳步。東昌胡椒公司副總經理王彬表示,目前,「昌農」牌胡椒的品牌建設仍有提升空間。針對胡椒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現狀,企業自身必須練好內功,在嚴把胡椒生產質量關的同時,要迎合市場的需求和消費者「胃口」,不斷推出融入新元素和本土特色的新產品,以豐富的產品矩陣,滿足市場差異化的需求。
包裝成品的黑胡椒在裝車,銷往全國各地。
「瞄準海南自貿港巨大的伴手禮市場,公司因時而進,推出第三代『昌農』牌胡椒產品。」王彬介紹,公司對產品包裝進行重新設計,融入喜慶文化,更具吸引力;把產品屬性進行調整,二兩裝的單瓶重量優化成一兩裝,更具實用性;新增海鹽胡椒、青胡椒和胡椒根品種,豐富產品多樣性。「更新換代的『昌農』胡椒在三亞免稅商場上架後銷售十分火爆,僅兩天就售出了3800多瓶,銷售額達16萬多元。」王彬高興地說。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東昌農場公司一方面積極開拓市場,線上線下拓寬發展「賽道」;另一方面持續引進胡椒加工設備,提升該公司新型環保胡椒加工廠的「生產智造力」。
新型環保胡椒初加工廠進行鮮胡椒加工。
「下個月胡椒加工廠將引進一批製作包裝胡椒粉、胡椒碎的自動化設備,同時建立胡椒科學實驗室。」付謹盛說,之前工廠投入使用的新型環保加工設備,讓今年採收的胡椒免去泡水工藝,生產出來的白胡椒質量穩定、品質上乘。如今,加工廠逐步完善硬體設施,讓生產「昌農」胡椒的工藝更優化了,產品線更豐富了。目前,已有不少外地客商來諮詢胡椒產品代工業務,東昌的種植戶正逐漸告別胡椒只能論斤賣的原材料銷售時代。
「有品牌才能打開市場,有銷量才能賦能產業。」付謹盛表示,近年來,公司通過成立市場營銷部、品牌宣傳、產品更新、上架天貓平臺等手段,讓「昌農」胡椒的產品價值逐步被市場認可。在海南加快自貿港建設的過程中,盛名之下的海南胡椒無疑是海南對外交流與合作的重要迎客禮品,擁有巨大的消費市場。展望未來,公司信心滿滿,將緊盯海墾「十四五」規劃,貫徹落實今年海南農墾工作會議精神,以市場渠道建設、探索精深加工、品牌化建設等新舉措、新作為,努力做大做強海墾胡椒產業。
聲明:轉載或者引用本公眾號新聞,請註明來源及原作者。
圖片 | 林寶華
責任編輯 | 盧雅楠
值班主任 | 倪德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