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惠琳 編輯/ 譚璐
瑞幸咖啡深陷財務造假醜聞近一個月,近日監管層重錘接連落下,醜聞或將迎來終局。
根據今日上午網上流傳的一張微信聊天截圖顯示,瑞幸咖啡被公安、工商局全面接管,全部數據上交,所有高管被盤查。
下午,瑞幸咖啡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公司正在積極配合市場監管部門對瑞幸咖啡的經營情況等相關工作進行了解,公司及全國門店運營正常。據騰訊《一線》報導,中國證監會已派出調查組進駐瑞幸咖啡。
《21CBR》記者發現,目前瑞幸APP和小程序上仍可正常下單、配送,優惠券也能夠正常使用。
已停牌20天
4月2日,瑞幸自曝公司COO劉劍涉嫌偽造22億元人民幣交易額。4月5日,陸正耀在朋友圈中發文致歉,「過去兩年公司跑的太快,引發很多問題,現在狠狠的摔了一跤,我作為董事長難辭其咎!」
同日,瑞幸咖啡發布聲明稱,已委託由獨立董事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及其委任的第三方獨立機構,進行全面徹底調查。同時,公司將保持正常經營,穩定員工和門店業務。
由於美國納斯達克要求瑞幸咖啡提供更多信息,瑞幸咖啡自4月7日以來,一直處於停牌狀態,最後成交價為4.39美元,總市值約為11億美元。
4月23日,瑞幸咖啡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文件中稱,公司獨立董事託馬斯·邁耶(Thomas Meier)已提交辭呈,後者任職不到一年時間。隨著邁耶辭職,瑞幸咖啡董事會下屬的審計委員會中,獨立董事只剩3人。
此外,瑞幸還面臨來自投資者的訴訟。據錦天城律師事務所統計,截至4月19日,在美國已有至少4起針對瑞幸咖啡及其高管的訴訟。4月22日,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律師楊兆全在微博上表示,其團隊代理中國投資者起訴瑞幸咖啡的維權訴訟,已經向廈門中級法院郵寄提交起訴狀。
瑞幸自曝財務造假事件不斷發酵,連帶美國資本市場產生對中概股的信任危機,愛奇藝、好未來等公司陸續遭遇做空。
長期關注美股的凡德投資總經理陳尊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概股做空事件頻出,對於中國企業未來海外融資會造成一定影響,特別是IPO時的估值會打一些折扣,融資量也可能不達預期,甚至會遇到發行困難的問題。
4月21號,美國證監會(SEC)網站發布一份聲明,指出新興市場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無法獲取審計底稿等問題,存在重大投資風險,提醒投資人謹慎投資。
4月22日和23日,美國SEC主席克萊頓(Jay Clayton)兩度告誡投資者,在利益受損之下獲得追索權的機會很小,建議投資者不要將資金投入中概股。
觸髮長臂管轄權?
針對瑞幸財務造假事件在資本市場造成的影響,中國監管機構多次發聲。
4月3日,中國證監會表示對瑞幸財務造假事件高度關注、強烈譴責,「不管在何地上市,上市公司都應當嚴格遵守相關市場的法律和規則,真實準確完整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4月15日,國務院金融委會議提及,「最近一段時間,一些上市企業無視法律和規則,涉及財務造假等侵害投資者利益的惡劣行為。」
4月22日,在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稱,「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性質惡劣、教訓深刻,銀保監會將堅決支持、積極配合主管部門依法嚴厲懲處。」
4月24日,證監會再度發布「嚴厲打擊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公告,表示財務造假是證券市場「毒瘤」,必須堅決從嚴從重打擊。
在監管層的強硬表態下,不少業內人士表示,瑞幸咖啡或將觸發證監會以「長臂管轄」權進行查處。
經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賦予證監會「長臂管轄」權:在境外的證券發行和交易活動,擾亂境內市場秩序,損害境內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處理並追究法律責任。
「如果證監會決定行使《證券法》中規定的域外管轄權,對於瑞幸境內經營實體的財務經營狀況進行全面監管檢查,將加速對瑞幸事件的處置。」
理論經濟學博士後劉安在接受《21CBR》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昭示了中國證監會掃除監管盲區,維護中國資本市場和上市公司主體在全球資本市場中信譽的決心,而中概股在境內實體的財務信披的真實準確完整性,將成為證監會監管關注的重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