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婚的親戚,離婚了你們負責嗎?逼婚正在毀掉年輕人的幸福

2020-12-12 騰訊網

舒淇

文|幸福娃

我是一個對婚姻不太強求,甚至不抱希望的人,我的原則是,不給另一半增加負擔,擁有美麗與財富,保持自己獨立的人格與生活,做最好的自己——趙薇

「單身會死啊?不結婚會被判刑啊?這個社會對我的歧視已經夠深了,你不去質問這個世界,還跟他們一起來歧視我。」這是電視劇《剩者為王》裡,舒淇面對母親的逼婚,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每一個單身的人,不管男性女性,都渴望著有一個愛自己的人。這個人是可以跟自己在一起,陪自己走完一生的人。

減肥,變漂亮,都是可以通過努力奮鬥獲得,但是愛情,茫茫人海,該去哪裡拼搏,跟誰奮鬥呢。

愛情,是我們堅持了這麼久的原則,為什麼要因為他人的催促而妥協?

催婚

01逼婚正在摧毀年輕人的幸福

有個網友分享了自己離婚的原因,離婚後她的第一個反應就是:終於解脫了,以後要為自己而活。

5年前,30多歲被父母催婚的她,本來有個男友,父母嫌棄遲遲不同意。就在這個時候,鄰居介紹了個富二代,她爸媽很開心。這個女婿肯定比那個窮小子好一萬倍。

她不同意,她是那種如果不愛,你給金山銀山也不稀罕的女孩。但沒有想到父母以絕食來威 脅她,還不讓她出門。最後被逼無奈,只好妥協。

婚後,富二代的花花公子本性暴露,而且所有財產都在公婆名下。當初的彩禮也都陪嫁了,等於她什麼都沒有。

強扭的瓜不甜

並且這幾年裡,她還為這個男人生了兩個孩子,但男人並沒有收斂,而且還家 暴。

最後,她父母知情後才堅持讓她離婚,還是淨身出戶,人財兩空。

之所以說這位網友的故事,只是想跟所有家長說,真的不要逼你們的女兒結婚。你們自以為是的愛,會毀了她的一生。難道女兒的幸福,真的不如你們的面子重要嗎?

與其為了應付父母,隨便找一個湊合結婚了,不合適還是會離婚的。年輕人的生活壓力多大,每天晚上七八點下班回家,哪有時間談戀愛。

好不容易周末休息,想睡個懶覺,再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一天就過去了。現在的年輕人太累了。

年輕人的疲憊

02最後一根稻草也被壓垮了

11月8日,貴陽26歲女子,因被催婚後跳河。表面看著是被催婚,其背後的導火索竟然只是因為,當時她等公交車,久久沒看到車來,就感覺全世界在跟自己作對,一時衝動跳入河中。

不料,此河段水位並不深,她被冰冷刺骨的河水凍得直發抖,直接呼救,還好沒有生命危險。

等不到公交車,好像是壓垮這個26歲女孩的最後一根稻草。但沒有人知道,在這之前,她已經承擔著自己無法負荷的壓力。

也許這份壓力不僅來自父母的催婚,還有生活和工作的壓力。這些壓力是每個年輕人都會背負的,如果壓力太大,沒有找到及時的發洩出口,就會成為傷害自己的風霜雪雨。

在每個成年人的世界裡,壓力無處不在,但積壓於身體的壓力太大時,可能一根微不足道的小草,都能讓我們崩潰。

父母催婚,催的不是一個結婚,而是一個孫子而已。但很多人承受不了父母如此大的施壓,並沒有清醒和理智的面對催婚。

我們每個人一生要的是幸福,而不是一紙婚約。愛情和婚姻,不能因為身邊人的催促,而忽略了自己內心的追求。過日子的是自己,鞋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但凡生活,工作,感情都如意的話,誰又會選擇孤獨終老呢。

年輕人的疲憊

03催婚帶來的壓力

面對催婚,演員周海媚直言「我54歲了,也沒結婚,怎麼了。難道不活了,我活得可開心了。希望大家不要活在別人的嘴裡。」

據數據統計,中國40歲以下,被父母催婚的調查報告。有7成的受訪者都被催婚過,而25-35歲之間,被逼婚率高達86%。其中,女性的比率要比男性高出6%。

如今的女性跟以往不同,她們獨立,不依靠男性,也可以過得多姿多彩。

有網友透露,十年前因20萬彩禮,跟男友分手,30歲的她賭氣不嫁,省吃儉用攢錢還父母。

因為父母要求:供你20年,一年1萬多嗎?

看到父母這樣的要求,可以理解這位網友的做法了。如果養孩子,只是為了以後得到財物,那就失去了生命的意義了。

周海媚

還有的家長一開口就是50萬彩禮,這對於一個25歲的男生來說,不太可能,除非他是富二代。

25歲50萬存款?請問有幾個靠自己打拼能做到?別說存款,就是負債都是正常的吧。

一個人22歲大學畢業,3年存款50萬,一年得存17萬,每個月要存15000。如果在一線城市,基礎開銷5000-8000,那麼一個月的工資,稅後收入最少23000,稅前收入30000。

一個剛畢業的人,正兒八經靠自己奮鬥,稅前30000收入的能有幾個?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而且這樣要求的女生,如果自己的月收入連5000都不到,或者存款5萬都不到,你憑什麼要求跟你同齡的男生有50萬的存款呢。

擇偶高要求

如果真的有這樣的男孩子,那麼人家又憑什麼選擇你呢。無論男生女生,先讓自己變得優秀,才有資格要求別人。

其實,婚姻裡有愛情,也有交易,有交易就有算帳的。女人自己買不起房子,卻要求對方有車有房有存款。

這是要求看似有些不現實,但有它的合理性。因為婚姻對男性和對女性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男性在婚姻當中,獲得更多的照顧;女性在婚姻中損耗自己的青春,以及貶損自己的社會價值。所以,女性在這個過程中,要求社會物質保障,情有可原。

如果按照獨立女性的標準,就沒有女性願意步入婚姻了。

獨立女性

04恐婚是對幸福感的高要求

結婚是一件喜事兒,可是我們為什麼要被催婚,甚至是恐婚呢?

薛兆豐教授說:結婚就像辦企業,不結婚就是個體戶。經濟學家科斯在1937年的時候,寫過一篇著名的論文《企業的性質》,後來憑藉這篇論文拿來諾貝爾獎。

他問一個問題說「人什麼時候要放棄自己,在市場上的自由,跑到企業裡面去,聽從企業裡面的規則?」

「什麼時候出來單幹,在市場裡面能夠自由靈活?看哪一種生活方式,哪一種組織形式更有效,成本更低。」

那麼,人到底什麼時候要結婚?什麼時候要當個體戶不結婚?實際上取決於外部的環境,生活環境的變化。

薛兆豐

今天的現代社會,使得人們對社會的依賴,對市場的依賴越來越重了,離不開市場,離不開社會了。

許多原來家庭能夠提供的功能,在社會上,市場上能夠提供了,這是重大的一個變化。

所以,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所有人,尤其是女性,她們受的教育越來越獨立了;教育獨立了以後,收入就獨立;收入獨立了以後,品位就獨立,興趣偏好就獨立。

這時候,你會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凡是在大城市,市場經濟發達的地方,人的教育水平更高的那些人群,對未來期待更遠的那些人群,獨立性更強的人群,她們往往就會把婚姻往後推。

這是一種理智的選擇。

理性選擇

你想想看,過去的人十幾歲就結婚,人均壽命是五十來歲,所以婚內的時間大概是二三十年。

而今天的人,如果20來歲就結婚,你要陪伴那個人到90歲,翻了一倍的時間,是不是要更小心一點,更謹慎一點,我們要好好考慮這個人是不是值得我們陪伴那麼久?

而所謂的恐婚,只不過是人們的幸福感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獨立的一種表現。

所以,恐婚,實際上是一個人在現代社會裡,更加審慎,更加合理,更加理智,更加獨立的表現。而健康的婚姻,只不過是換了另一種方式的愛情而已。

相關焦點

  • 戳破「結了婚就好了」式的謊言:逼婚騙局,正在毀掉中國單身男女
    然而可悲的是,即便它背後的邏輯經不起推敲,"結了婚就好了"這套說辭,依然毀掉了無數人。 和林鳳嬌拍拖時,成龍就以風流聞名,而結了婚就好了嗎?並沒有。 婚後,成龍依然是緋聞不斷,鬧出不少花邊新聞,甚至還搞出了個私生女。
  • 非必要不返鄉,雖有遺憾,是不是也鬆了口氣,不用面對催婚了?
    所以啊,不回去也是不錯的選擇,但催婚還是要面對的,現在的科技這麼發達,就算你走到天涯海角照樣催啊。一面是兒女抱怨說:「我還沒結婚,到底春節要不要回家?」一面是父母又說:「我孩子沒有結婚,我什麼事都沒心思去做煩得很。」看看一個婚姻給父母和孩子造成了多麼大的心裡負擔。但催婚真的有成效嗎?倉促之下結婚真的幸福嗎?
  • 那些催你結婚的親戚是真的為你好嗎?
    親戚是老天塞給你的,好壞都得認;朋友是自己選的,所以合得來。本人一度非常認同這句話。圖片來自網絡如果說人是社會的產物,那麼親戚一定是高濃度co2的產物!在這個攀比成風的社會裡,肯定有不少人被催婚,尤其是九零後。或是被家裡人催,或是被七大姑八大姨催,以至於好多人逢年過節都害怕回家,怕被拉去相親,怕被問工資,怕被問房車。
  • 家人不斷催婚該怎麼辦?多跟父母交流,父母也是希望孩子幸福
    不肯結婚的人,多半是心裡住著一個不可能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婚姻大事逐漸被提上日程,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看著別人的孩子出雙入對,而自己的孩子整天形單影隻,父母著急的同時開始催婚,不斷的安排相親,或許乾脆提出今年再不結婚就怎樣的要求。
  • 男生:爸媽催婚,我也不結婚
    我的這兄弟,也面臨過被爸媽催婚的時候,每年回家的時候,幾乎每日一催婚,他當作聽不見,王八念經,就是不聽,後來,父母沒轍了,就給他安排相親,他也聰明,讓自己公司的單身同事頂替去跟對方相親,結果他們倆成了還瞞過了父母。
  • 為什麼越來越不想回家過年了,年輕人:我太難了
    甚至還有些年輕人越來越不想回家,這是為什麼呢?剛畢業的時候,想著要去幹嘛幹嘛,實現一大堆理想。折騰幾年後,發現自己還是最底層的,沒混出什麼名堂來。回家,是給父母丟臉,讓人家知道自己有個不爭氣的孩子。買不起像樣的禮物,給不起像樣的紅包。過年回家會被父母,親戚朋友催婚。
  • 她離過婚,永遠不要娶一個離過婚的女人,離婚等於人品不好嗎?
    婚外情她離過婚,這4個字聽起來就好像女人做了什麼十惡不赦的事情一樣,是離過婚,但是又有什麼錯,離婚等於人品不好嗎?愛情沒了,三觀不合,過的心累,遭遇背叛都有可能導致離婚。當年馬伊俐懷疑文章出軌的時候,馬伊俐還說了一句話,戀愛雖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可是後來不還是離婚了嗎?是我努力過,珍惜過,也無悔愛過,所以餘生不要選擇去恨一個人,因為恨會讓你很痛苦,如果愛沒了可以算了,畢竟愛情它不是人生的全部,所以離婚的女人也並不能代表她的人品不好。
  • 男子領證被認出「昨天才來離婚」!年底被催婚,小心這些「甜蜜」騙局
    春節將至新一輪「催婚」也即將到來從之前「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到如今「不帶男女朋友,不準回家」「催婚」讓一些年輕人們頗感無奈與之對應「著急領證」「相親局」「租女友」等現象也陸續出現……「你昨天不是才來離婚嗎」2020年初,蘇州的丁女士通過婚戀平臺結識了自稱是
  • 你憑什麼逢年過節催他人結婚生子,你自己活明白了嗎
    網友一 今天我媽(繼母)也催我趕緊結婚生子,女人要有一個家怎麼怎麼樣,她跟我爸的的婚姻都不幸福,我親媽的婚姻也不幸福,實在是沒有心思找對象
  • 「兒子你長殘了,擦乾眼淚相親吧」33歲男子被父母歌伴舞花式催婚
    還有不到一個星期就過年了,很多外地工作的年輕人也開始陸陸續續往家趕,他們很期待回家,又很怕回家。因為一回家他們就會被父母催婚,催婚這件事在過年期間也被放大。一年又一年過去,父母看到單身的子女未免感到十分焦急。
  • 有一對催婚的父母親是什麼體驗?一起來看看90後是怎麼說的吧!
    文|初一 關於90後被催婚,甚至誇張點說被「逼婚」的現象近年來愈演愈烈,尤其是農村最為明顯。新時代新觀念,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提倡早早地結婚生子; 可是父母親那一輩就是這樣過來的,被家裡安排相親,20出頭甚至是剛成年就是幾個孩子的家長了,所以在他們看來,被父母安排婚事是很正常的事情; 女孩子不把你嫁出去你自己又不能折騰個什麼出來,難不成等30多歲變成老女人;男孩子不幫你操辦,等你賺錢買房娶老婆,可能到頭來只能是光棍了。
  • 中國催婚暴擊大賞
    雙胞胎組合顏怡顏悅在脫口秀大會上裡談到催婚時說:「催婚就像是精神腹瀉,我以為它結束了,一站起來它又來了。」「有一些人自己結婚了,就開始催別人結婚,搞得我以為婚姻是什麼傳銷組織,必須要發展下線。」上周,我們發起一次徵集,想要看看那些被催婚的年輕人都遇上了哪些「慘絕人寰」的手段。
  • 遭遇催婚,他選擇逃離,適婚族選擇不婚的背後是無以言說的痛
    然而,伴隨著經濟轉型時期的價值波動,社會發展的優勝劣汰,婚戀思潮的推陳出新,80後、90後的婚戀觀正在與父輩形成劇烈反差,根據數據顯示,90後的平均結婚率還不到10%,僅在2018年我國的單身人數就達到了2.4億人。現在,隨著年輕人的思想越來越獨立,已經越來越沒有辦法接受被「安排」的婚姻了。
  • 30歲女子遭母親逼婚,生完孩子後她母親後悔了
    劉豔的母親悔不當初,她不該強迫女兒接受一段她並不滿意的婚姻,她完成了丈夫的囑託,了卻了心願,卻犧牲了女兒的幸福,作為母親,獨自撫養孩子的辛苦她深有體會,她說,她不會再幹涉女兒的選擇。「結婚後幸福嗎?」「太累了,真的太累了……」這是朱軍對記者的回答。
  • 提倡「不婚不育保平安」?這屆年輕人都怎麼想的
    前幾天,我發布了一篇關於「離婚冷靜期」的文章:「離婚冷靜期」倒計時23天|以後想離婚,憑什麼這麼難!很多粉絲朋友看後留言和私信,問我說:簡曼老師,現在這樣,是不是大家都不願意結婚了,結婚率會降低呢?從數據上看,起碼在現在,是這樣的。
  • 中國式父母催婚有多可怕,女明星也躲不過這一關?
    尤其是大城市的年輕人,繁忙的工作帶來很大的身心壓力,父母卻不停發出靈魂拷問:你什麼時候結婚?有些父母還熱心幫你找對象,安排滿滿的相親。面對催婚,我們不停與父母瘋狂過招,仿佛一場貓鼠遊戲。說起催婚,上至80後,下到00後,無時不刻都在經歷著,大學還沒畢業的00後們,假期已經被父母安排「相親」啦。
  • 「租女友回家過年」被坑,應付催婚容易嗎
    春節一天天臨近,為了應付家人催婚的租友市場,再次「火」起來,各大社交平臺相繼出現租女友、租男友的相關信息,租友網站、租友APP也火熱起來。然而在眾多受訪者中,多數人都有過被騙定金、路費的經歷,相關的報導也時常見諸媒體,一些平臺甚至暗藏色情服務信息。最近幾年,過年租友幾乎和春運一樣,成了極具特色的時節現象。
  • 中日韓「催婚劇」替父母開口
    《下一站別離》中,離婚兩次、年近40的男主全程被催婚:不僅被自己姐姐催婚,當公司需要資金救急時,富豪叔叔表示,只要男主一個月內結婚就給投資。公司合伙人也不想著怎麼脫困,每天圍著男主勸他「做人不能太自私」。最後這部都市劇在開局平平的情況下,後半段收視顯著上揚,大結局達到同期衛視劇收視第一。催婚劇的結局表面看起來皆大歡喜,但適齡的未婚女性觀眾看完後往往變得更加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