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艾嘉:劈腿羅大佑,未婚產子被綁架,從叛逆大小姐到文藝教母

2020-12-22 老電影報告

張艾嘉:劈腿羅大佑,未婚產子被綁架,從叛逆大小姐到文藝教母

1989年,張艾嘉和周潤發合作的《阿郎的故事》,刷新了香港文藝片的紀錄,這部電影中的每一首配樂,《你的樣子》《戀曲1990》《阿郎戀曲》如今聽來依然琅琅上口,毫不過時。

特別是當最後阿郎倒在火海中,全場無聲,耳邊響起「我聽到傳來的誰的聲音,像那夢裡嗚咽中的小河」的旋律時,眼眶不禁就泛紅了。

這些歌曲,都來自一人之手,那就是羅大佑。

和張艾嘉有關的音樂,不少都有羅大佑的身影,那首充滿美好和回憶的《童年》,也是羅大佑打磨了5年後,交給張艾嘉首唱的,兩人的關係可見一斑。

而除了羅大佑,張艾嘉和另一位音樂教父李宗盛的感情也頗為複雜。

1992年,李宗盛為張艾嘉寫了《愛的代價》,寫這首歌時,李宗盛內心一直想著「她為何嫁給別人了」。

14年後,在李宗盛的演唱會上,張艾嘉調侃地問他:「小李,當年你愛過我嗎?」

李宗盛,這個被稱為華語樂壇教父級別的人物,在臺上溼了眼眶,一言不發,紅著眼唱完了這首《愛的代價》。

如今說到老一輩的港臺明星,都鮮少有張艾嘉的身影,林青霞,王祖賢,邱淑貞等等才是座上客。

而事實上,張艾嘉的經歷,比任何一位老牌明星都具有傳奇性,不過作為臺灣文藝圈的教母級人物,張艾嘉的出身自帶豪門色彩,而從她輝煌的人生歷程來看,這一時的提及又算得了什麼?

因為她的故事和能力,早已載入電影史。

年輕人認識張艾嘉,可能來自於她千禧年之後拍的各種文藝電影,但67歲的張艾嘉,如今有多優雅,當年就有多瘋狂,如今有多沉著,當年就有多叛逆。

叛逆大小姐

論家世論背景,一線的明星中,無論是老一輩還是新一代,沒有幾位能和她相提並論。

1953年,張艾嘉出生於臺北,她的父親是空軍軍官,母親是頂級家族出身的大家閨秀兼名媛。

她的祖父曾是天津副市長,也是抗日英雄,外公是民國的新聞局局長,曾是中國廣播公司的總經理,離職後還成了「一把手」的國策顧問,她的小姨是《中國日報》的董事長,叔叔則是作家張北海。

這些名頭,隨便一個都是普通人難以企及的,而她的家族,卻涵蓋了方方面面。

美中不足的是,在張艾嘉一歲的時候,父親就因故離世了,家裡失去頂梁柱後,母親開始變賣古董,很快又改嫁別的名人,所以從小,張艾嘉是跟著外公外婆長大的。

雖說家裡貫徹的是傳統的中式教育,長輩和母親都很嚴厲,但也沒有把她當傳統大家閨秀那樣養。

有一次,張艾嘉把外公的頂級羊毛毯剪開當披風用,沒想到外公非但沒有生氣,還誇她:「挺好看的!」

一方面,家人的嚴厲讓她接受了完整的教育,汲取了大量的知識,另一方面,家人的寵愛也讓她性格開朗,敢於做自己。

60年代,張艾嘉被送到紐約讀書,在異國他鄉,張艾嘉自由不羈的性格更加張揚,她穿著最短的裙子,赤著腳走在中央公園,大聲地歌唱,肆意地談戀愛,揮霍著青春的美好。

張艾嘉的演員路

遠在臺北的母親知道張艾嘉活得這麼瘋狂,怕女兒走歪了,就把她拎回了國內,並把她安排到著名的聖心女中的國際部,寄宿在學校。

國際部裡有60多個來自世界各地的女生,每天都是不同的文化衝擊,而回家後,張艾嘉半點都沒有收斂自己的性子。

她把校服的裙子拉得高高的,頭髮剃成寸頭,每天穿著木屐招搖過市,每天泡在合唱團裡,也是在這時,張艾嘉到空軍廣播電臺唱起了歌。

就這樣玩著玩著,唱著唱著,張艾嘉從電臺唱到電視臺,在中視的《每日一星》中亮相,算是出道了。

1972年,19歲的張艾嘉被香港嘉禾公司相中,跑到香港發展,拍攝了電影處女作《龍虎金剛》,只不過一年不到,叛逆的張艾嘉愛上了有婦之夫,任性的少女不顧公司的反對,寧願解約也要繼續談戀愛。

最後,張艾嘉離開了嘉禾,但這段感情沒多久也掰了。

離開嘉禾後,張艾嘉一個人活成了一個團隊,自己找角色,做造型,彼時的臺灣電影圈是林青霞和林鳳嬌等人稱霸的時代,長得不是很精緻的張艾嘉在試鏡時屢次碰壁。

但這位大小姐厲害的地方就在於,信念夠堅定,而且不怕輸。

1976年,張艾嘉和秦漢,林鳳嬌主演了《碧雲天》,一舉拿下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而這一年,張大小姐也才23歲。

在《金玉良緣紅樓夢》中,林青霞飾演賈寶玉,張艾嘉飾演林黛玉,殺青時導演李翰祥這麼說道:林青霞是個偶像,而張艾嘉是個演員。

的確是如此,在演員這條路上,這位我行我素的大小姐真的是認真的。

為愛而生的張艾嘉

1981年,她憑藉《我的爺爺》拿下了金馬獎的最佳女主角,出道九年的她,用最好的成績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而這一年,28歲的張艾嘉已為人妻。

張艾嘉的我行我素不僅體現在事業上,還體現在感情上。年輕的時候,愛情就是張艾嘉的生命,她還高調地說,「不可一日無戀愛」。

在美國時,她男友一個接一個,還和蔣家二公子有過一段情,出道後又為了談戀愛和公司解約,而在她25歲那一年,她便不顧周圍人的反對,嫁給了年長自己16歲的劉幼林。

兩人在美國的拉斯維加斯舉行了盛大的婚禮,但是結婚半年不到,愛情至上的張艾嘉便傳出了劈腿的傳聞,而她接下來的感情史和緋聞對象,放到如今絕對是頂流的那種。

張艾嘉和羅大佑

25歲就結婚的張艾嘉,顯然心還沒定下來,所以在片場見到羅大佑時,便沉淪了。

其實張艾嘉算是羅大佑的恩人,那時候羅大佑喊她的乳名小妹,張艾嘉第一次看到羅大佑寫的歌時,就不由讚嘆,「寫的真好」。

那首永不過時的《童年》,羅大佑打磨了5年,如此耗盡心血的一首歌,羅大佑把首唱給了張艾嘉,後來的《小妹》《光陰的故事》《是否》,也都是羅大佑寫給張艾嘉的,《光陰的故事》也是張艾嘉首唱。

對於一個才子來說,作品多重要不言而喻,而能成為第一個擁有這些作品的人,其重要性更是可見一斑。

只可惜,就像歌詞中寫的,流水帶走了光陰,也帶走了他們的愛情。

31歲那年,張艾嘉結束了六年的婚姻,後來再提及的時候,她說:「心沒定,還沒準備好,心裡還有很多想做的事,自己沒了解好自己,連累了人家。」

離婚後,張艾嘉和羅大佑沒有走到一起,反而在和楊德昌合作《十一個女人》時,日久生情了,但隨著深入的相處,張艾嘉發現楊德昌有才情是事實,脾氣不好也不假,這段感情也就無疾而終了。

張艾嘉初識李宗盛時,他還只是個搬煤氣的,成為李宗盛的伯樂後,李宗盛為她寫了一首《愛的代價》,「這是我唯一一首寫到一半就哭了的歌,我寫這首歌的時候,是想著你寫的,想著你為什麼嫁給別人了?」

為何李宗盛會這麼痛徹心扉呢?

因為在這個時候,張艾嘉剛再婚不久。

未婚產子成功上位

1986年,張艾嘉認識了香港富商王靖雄,而這一次,張艾嘉再次重蹈覆轍,和有婦之夫談起了戀愛。

1990年,37歲的張艾嘉懷上了王靖雄的孩子,而這個時候,王靖雄還沒離婚。

後來回想起來,張艾嘉直言自己有點自私,因為年紀大了,突然有了孩子,孩子他爸又是自己喜歡的,所以就算不能結婚,也要生下來。

但結果就是,張艾嘉母憑子貴上位成功了。

女明星中奉子成婚的不少,帶娃逼宮的也不少,但無論是哪種,王靖雄還是為張艾嘉離了婚,這場本來就是錯誤的戀愛,偏偏有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結局。

而看著張艾嘉嫁為他人妻的李宗盛,也只能默默流淚,把苦悶和無奈都寫進了歌裡。

結婚後,張艾嘉和眾多母親一樣,悉心照料自己的孩子,維護自己的婚姻,可惜2000年,一場綁架打破了這個家庭的平靜。

2000年7月,張艾嘉的房子正在裝修,裝修的工人一時起了歹意,綁架了她的兒子奧斯卡,要求張艾嘉拿出2000萬港幣來換。

奧斯卡是張艾嘉的心頭肉,兒子被綁架,她自責不已,卻也不得不鎮定下來,四處打電話借錢,但湊來湊去也只有800萬,好在後來有3個綁匪被抓到了,警察在一輛轎車的後車廂找到了昏迷不醒的奧斯卡。

經此一役,奧斯卡陷入了3年的自閉,這段時間裡,張艾嘉的工作量大大減少,用自己的溫暖一步步牽引奧斯卡走出來,而經過了這件事,張艾嘉的性格也開始變得內斂。

文藝電影的教母級人物

後來,張艾嘉也很少演主角了,自從拿下金馬影后之後,張艾嘉又做出了人生中一個重要的選擇,那就是做導演,做製片人。

很多演員跨界做導演都吃不好導演這碗飯,張艾嘉卻是有天賦的,她跟著李安,徐克,侯孝賢學拍戲,張艾嘉從故事中的人,成長為講故事的人。

33歲那年,她自導自演的電影《最愛》拿下了金馬獎和金像獎的雙料影后,她的成功,不止來自於她的天賦,還來自於她長遠的目光,還有願意提攜後輩的氣魄。

比如《少女小漁》中的劉若英,《心動》中的金城武和梁詠琪,而年過半百後,張艾嘉的路也沒停下來,在《觀音山》中,她是為愛絕處不求生的中年女人,在《山河故人》中。她和董子健談起了忘年戀。

正是這一步步的積澱,為她奠定了臺灣文藝圈教母級別的地位,也成為一座難以逾越的大山。

縱觀張艾嘉前半生,似乎只要她想做的事情,她都能完美地完成,並且做得風生水起。不論是音樂上,演技上,還是作品上,她都留下了太多的經典。

而她這一生,似乎永遠都離不開一個「愛」字,關於她的爭議不少,成就也不假,不論你是站在她的對立面,還是站在她的身後,都不得不承認,她這一生,精彩又傳奇。

相關焦點

  • 發掘羅大佑和李宗盛傳緋聞,兒子又遭綁架,張艾嘉一生有多精彩?
    她和羅大佑談戀愛,和李宗盛傳緋聞,坐飛機偶遇老公,未婚生子後兒子又被綁架,她就是張艾嘉。張艾嘉的家庭條件相當優渥,1966年,母親把她送去美國讀書想讓她學業有成,但13歲的她卻解放了天性,和各色外國人談起了戀愛,在公園唱歌,光腳壓馬路。張艾嘉的青春時期張揚而又美麗,那時候她的口號是:不談戀愛寧可撞牆去死。
  • 天后張艾嘉:一婚出軌羅大佑,二婚未婚生子,今65歲怎樣了?
    在學校瘋狂的張艾嘉在被母親接到身邊,並送到了寄宿學校,被送到了寄宿學校的張艾嘉也是更加出名了,不但出名,在學校的張艾嘉還喜歡上了唱歌,而喜歡唱歌的張艾嘉從電臺唱到了娛樂圈,唱到娛樂圈的張艾嘉在1972年籤約了嘉禾,之後進入娛樂圈。
  • 張艾嘉多段情史,未婚生子,兒子遭綁架自閉,今67歲的她怎樣了
    張艾嘉多段情史,未婚生子,兒子遭綁架自閉,今67歲的她怎樣了那是70年代的香港,湧現出一大波美女,如張曼玉、鍾楚紅、林青霞、葉倩文、而張艾嘉雖然長相併不出眾,但是她用演技取勝,並在娛樂圈有一席之地。張艾嘉的演技和他的情史一樣的有名。
  • 66歲張艾嘉情路坎坷,與李宗盛、羅大佑無緣,最後嫁富商幸福至今
    從影幾十年以來,從小人物到大人物——《吉星拱照》裡的灰姑娘;《飲食男女》裡的錦榮;《廟街皇后》裡的舞女;《地久天長》裡的母親……每一個角色都是經典。 從演員到編劇、到導演,履歷同樣精彩——33歲的時候,自導自演《最愛》,提名金馬九項大獎;自編自導的電影《少女小漁》,獲得亞太電影節最佳編劇獎;自編電影《心動》,拿到了金像獎的最佳編劇獎
  • 張艾嘉:差點兒被才子折騰死了
    她32歲離婚,37歲未婚生子,47歲兒子遭綁架差點被撕票,62歲還在拍不討喜的文藝片。張艾嘉說:「我拍了40年文藝片,我還在這裡。」最近,《乘風破浪的姐姐》收官,這檔話題綜藝似乎沒能讓姐姐們真正乘風破浪,豆瓣最熱門評論表達了抗議「我並不是想要一個30+的《青春有你》。」
  • 張艾嘉:李宗盛與羅大佑的第一次都給了她,如今67歲心裡住著20歲少女
    李宗盛和羅大佑在音樂圈當中也都算是老前輩了,但是在她們的生命當中,有一個共同的引路人,就是張艾嘉。有一次李宗盛的演唱會上,張艾嘉也在臺上,她問對方:你有沒有愛過我?
  • 羅大佑痴她,李宗盛為她哭,才子收割機未婚生子:不可一日無戀愛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揭秘,這個讓著名音樂人羅大佑發痴,以及讓著名音樂人李宗盛為她大哭的女人,被外界稱之為才子收割機的女人,她就是才女張艾嘉。她的人生信條就是不可一日無戀愛。看看張艾嘉以往的情史,你就能大概明白,這個女人的魅力之大,首先是著名導演李安,還有李宗盛,另外就是羅大佑,楊德昌,侯孝賢等等。其實仔細觀察張艾嘉的臉,你會發現,她其實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美人。不過令人印象深刻是她身上那種,才女文藝,清新爽朗的氣質。這一點正是所有女孩都想擁有的。
  •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了一首歌,令其甘願婚內出軌
    01這首歌的作者是羅大佑,但卻是由張艾嘉演唱的。這首歌之前,二人僅僅是相識,這首歌之後,二人卻相戀了。羅大佑出生於1954年。電話的那端是《閃亮的日子》的副導演,他想要讓羅大佑幫劇組寫電影插曲。雖然導演說了並一定會用,但羅大佑還是很用心的製作了。三個月之後,羅大佑將歌曲交給了副導演。歌曲被錄用了,羅大佑也認識了這部劇的女主角,張艾嘉。
  • 李宗盛為她痴情,羅大佑守候她十年;彪悍情史,5位男友無縫銜接
    但張艾嘉也是叛逆的,她32歲離婚,37歲未婚生子,47歲兒子遭綁架差點被撕票,62歲還在拍不討喜的文藝片。」但年少時候的張艾嘉是個叛逆的「飛女」。 她每天頭戴花環,打著赤腳到中央公園唱歌、還成了學校裡的風雲人物,戴十個戒指,穿最流行的迷你裙。 剪了比男生還短的頭髮,和剛剛認識的朋友徹夜狂歡。 老師找到魏淑娟:「你女兒這樣打扮,我們學校有些男同學不太專心上課。」魏淑娟氣的把她的裙子剪了,也不給她買。
  • 張艾嘉:年輕時候,一個男人只要會樂器,我就瘋了
    張艾嘉的外祖父,曾經不僅僅是國民黨的高官,甚至家中他也是為後人留下了六條嚴格的家訓,對此張艾嘉也是一直銘記在心有一條:「不要離婚,承諾是一種責任。」六大家訓中,唯獨這一條,張艾嘉沒有做得到!25歲的時候她結婚了 ,但是32歲的時候就離婚了,37歲的時候未婚先孕,47歲的時候兒子被綁架差點被撕票,62歲的時候還在拍文藝片張艾嘉:「文藝片我已經拍了40年了,如今我還在這裡堅持著」最近熱播的《乘風破浪的姐姐》,看到一個一個姐姐們30+的乘風50+的破浪,年過花甲的張艾嘉也逆著風繼續拍著那不討喜的文藝片
  • 都說人生苦,憑什麼張艾嘉能瀟灑走一回?
    她想愛,就大大方方去愛,不怕受傷;她要拍文藝片,就不考慮商業元素,即使票房慘澹;多年做慈善,卻好心沒好報,兒子遭人綁架,險些喪命,她也能坦然面對……她就是身兼演藝圈多重身份的張艾嘉。後來又去美國念書,受寬鬆校園氛圍影響,活潑孩子成了「叛逆少女」。那時,她愛穿迷你裙,短到上樓都必須倒著走,因為正著上會走光。老師向家長抱怨:「你女兒這樣穿,男同學會不專心上課。」母親生氣,把裙子放長,張艾嘉也氣,乾脆把裙子剪到喜歡的長度。
  • 在羅大佑的歌裡,讀懂一個時代
    羅大佑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這張四處碰壁,不被看好,除了滾石之外沒有公司願意發行的唱片,猶如一匹黑馬,直接賣出了15萬張,長時間佔據了臺灣地區百佳唱片的榜首。一夜之間,專輯封面上那個穿著黑色衣服,戴著黑色墨鏡,留著黑色長髮,名叫羅大佑的青年,成為年輕一代的叛逆偶像,在臺灣掀起了一陣「黑色旋風」。
  • 羅大佑的十首歌和十位天后
    如果說李宗盛把在滾石的第一次獻給了張艾嘉,那麼,羅大佑和張艾嘉就是把彼此的第一次都獻給了對方。沒錯,《童年》是張艾嘉的第一張個人專輯,也是羅大佑製作和創作的第一張專輯。這張專輯於1981年3月由滾石唱片發行,其中收錄了《童年》《光陰的故事》《四季》等羅大佑早期的作品。
  • 「音樂教父」羅大佑:曾戀上「人妻」揚言為愛丁克,如今卻老來得女
    每天彈呀彈,時間久了,羅大佑慢慢的喜歡上了這些跳動的音符,喜歡上了音樂。後來見到哥哥在彈吉他,羅大佑也纏著哥哥教他,於是他也喜歡上了吉他,經常自己在屋頂偷偷練習,連睡覺都要抱著吉他。他的音樂天賦很快就顯露出來了,到了高中他就可以自己作曲了,而那個時候他對音樂的喜愛又升華了。
  • 羅大佑與杜琪峯:雲宮音,龍頭棍
    作為當下香港最重要的類型片導演,杜琪峯一步步放大著他影片中的政治隱喻;另一邊,從略帶文藝範兒的校園民謠,到廣為流傳的電影配樂,再到振聾發聵的政治題材的歌曲,臺灣音樂人羅大佑的稜角愈磨愈利,同時他也在不斷拓寬著自己的曲風。
  • 《我被綁架到大小姐學校當庶民樣本》公開人設圖(圖)
    替換掉廣播劇豪華聲優陣容,全面使用新人聲優的10月新番《我被綁架到大小姐學校當庶民樣本》,近日公開了該作的人設圖。  《我被綁架到大小姐學校當庶民樣本》是由日本輕小說家七月隆文撰寫、閏月戈負責插畫的輕小說,也是一迅社文庫的首部動畫化作品。廣播劇CD隨單行本第5卷特裝版於2013年2月20日推出。
  • 「音樂教父」羅大佑:戀上有夫之婦,揚言為愛丁克,轉身老來得女
    小時候父親為了讓孩子的童年不無聊,同時也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因此給羅大佑買了一架鋼琴,並為他制定了鋼琴練習表。據羅大佑回憶,小時候他也有過偷懶不練琴的經歷,但不得不說,父親的這架鋼琴確實是他的音樂啟蒙。
  • 這首羅大佑最討厭的歌,為何歷經35年而不衰
    這一傳統,還要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追溯到1985年誕生的第一首華語公益歌曲。華語樂壇教父羅大佑這首歌曲,曾是華語樂壇教父羅大佑的嘔心瀝血之作,卻也讓他傷透了心,直接導致羅大佑離開臺灣,遠走他鄉。公益歌曲《明天會更好》能力強、人緣好、路子廣的張艾嘉被推舉為歌曲召集人,負責運籌協調創作、製作、召集歌手演唱等一條龍事宜。她邀請好友羅大佑來創作詞曲,並委託當時的著名音樂製作人李壽全負責歌曲製作。
  • 人物誌;客家人出身的「臺灣流行音樂教父」羅大佑
    羅大佑畢業於臺灣省中醫大,獲得過醫師執照。是一個學醫的理科生,自學的成才的音樂人。羅大佑的音樂有兩個極端:一個是搖滾的、哲學的、理性的,另一個則是傷感的、脆弱的、柔情的。—穿過你的黑髮的我的手(羅大佑和張艾嘉)「不變的你,佇立在茫茫的塵世中,聰明的孩子提著易碎的燈籠,瀟灑的你將心事化進塵緣中,孤獨的孩子你是造物的恩寵。」——羅大佑《你的樣子》「攤開地圖,飛出了一條龍,故國回首月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