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騰CPU助力全國產DCS在華電和華能5大電廠投運,大國重器護航電力...

2020-12-10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電力行業是國家基礎建設的重中之重,作為根本性支柱行業,電力對整個國家的安全、發展至關重要。近年,中東、拉美地區頻繁發生發電廠及電網遭受網絡攻擊的重大事故,採用國外CPU和作業系統存在「後門」隱患,帶來的安全風險與日俱增。中國電力系統是全球最大的能源巨獸,2019年中國全社會用電量72255億千瓦時,比排名第二的美國高出64%。如果電力行業關鍵技術掌握在外國手裡,供應鏈受制於人,就卡住了我國能源電力的「脖子」。

分散控制系統(DCS)是火力發電的核心控制系統,作為電力系統的神經和大腦,其安全性與可靠性直接影響國家能源電力安全,堪稱「大國重器」。長期以來,國內DCS所使用的晶片、元器件以及作業系統等軟、硬體依賴進口,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實現DCS自主可控,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和戰略意義。

可喜的是,從去年年底以來,國產化DCS系統紛紛在中國華電集團、中國華能集團旗下的5大發電廠投入使用。2019年12月26日,國產化DCS在華電揚州電廠330MW機組成功投運。2020年9月27日,國產化DCS在華電章丘電廠300MW機組成功投運。2020年11月18日,華能「睿渥」全國產化DCS在華能福州電廠350MW機組成功投運。2020年11月23日,華電「睿藍」全國產化DCS在華電蕪湖電廠660MW超超臨界機組成功投運。2020年11月25日,華能「睿渥」全國產化DCS在華能玉環電廠1000MW機組成功投運。

國產化DCS在華電揚州電廠330MW機組成功投運

全國產化DCS在華電蕪湖電廠660MW超超臨界機組成功投運

短短一年時間,基於國產飛騰CPU的DCS 相繼在30萬千瓦級、60萬千瓦級、100萬千瓦級機組相繼成功投運,由此掀開了我國電力技術史上嶄新的一頁。DCS研發應用一小步,國家能源安全一大步。

聯合攻關,「大國重器」築牢能源安全防線

為解決「關後門、堵漏洞、防斷供」,中國華電聯合飛騰公司、國電南自等企業,中國華能依託西安熱工院與飛騰公司、南瑞繼保強強合作,發揮產、學、研、用等多方技術力量,分別成功研製出華電「睿藍」全國產化DCS系統、華能「睿渥」全國產化DCS系統,從CPU等核心晶片到基礎電子元器件,從作業系統、資料庫等基礎軟體到應用軟體全部使用自主技術,軟、硬體國產化率達到100%,實現了鍋爐、汽輪機(含DEH)、發電機的全覆蓋控制。

全國產化DCS在華能玉環電廠1000MW機組成功投運

全國產化DCS在華能玉環電廠1000MW機組成功投運

分散控制系統(DCS)是發電廠的核心控制系統,晶片則是國產控制系統中最核心關鍵的部件,起著「心臟」的作用。缺少一塊國產晶片,都不能說是100%全國產化。為了確保入選的晶片都是「種子選手」,華電「睿藍」DCS、華能「睿渥」DCS項目組對每一塊晶片都進行全面「體檢」,由專人負責樣片測試,制定多種晶片替換預案,增加測試樣例。每一塊晶片都要經過300多個小時的高溫箱試驗,對外殼進行零下30℃至零上70℃環境高溫測試,確保晶片在各種嚴苛環境下都能夠安全穩定運行。

經過嚴格的甄選和測試,華電「睿藍」DCS、華能「睿渥」DCS採用了飛騰FT-2000+/64、FT-2000/4、FT-1500A/4,確保每一塊晶片都是中國「芯」,飛騰CPU則為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自主性提供了全面保障。

以華電蕪湖電廠投運的華電「睿藍」DCS為例,自主可控率和主要卡件國產化率均達到100%,其中使用飛騰最新一代FT-2000/4晶片的控制器,運算能力更強,功耗更低,全站SOE解析度高達0.25ms,優於行業1ms標準;系統採用全方位一體化安全防護體系技術,安全性大幅提升。經過多輪次技術方案驗證、晶片級和系統級反覆測試、迭代升級,目前整體性能穩定,主要技術指標優於國家及行業標準。

基於飛騰CPU的PDU機櫃

在華能玉環電廠百萬千瓦級機組投運的華能「睿渥」DCS應用結果表明,硬體板卡精度、抗幹擾性等多項系統指標超過國內外同類產品。接下來,華能將對系統內全部在役火電機組進行有序替換,全面保障能源電力重要基礎設施運行的本質安全。

自主創新,飛騰「中國芯」提供核心算力支撐

分散控制系統(DCS)的全國產化絕非一蹴而就,2018年飛騰公司就著手與中國華電、國電南自進行聯合技術攻關,全力解決電力「卡脖子」問題。2019年12月,基於飛騰CPU的分散控制系統(DCS)在揚州電廠開展了330MW等級火電機組的示範應用,運行安全穩定可靠。並於2020年7月29日通過中國電機工程學會技術鑑定,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這是國產CPU在國內DCS中的首次成功應用,開創了國產化DCS在電廠機組落地應用的先河。華電集團揚州電廠DCS系統的穩定運行驗證了飛騰國產晶片安全性和穩定性,為推進電力核心控制領域的全國產化提供了成功範例,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作為晶片研發「國家隊」的核心成員,飛騰公司始終牢記「聚焦信息系統核心晶片,支撐國家信息安全和產業發展」的使命,堅持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為電力行業國產化提供強力支撐,為我國能源行業的安全穩定保駕護航。

飛騰FT-2000+/64高性能處理器具備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國產高端通用CPU領域的空白,是中國首款自主設計的64核通用CPU,在國產高端伺服器、數據中心伺服器、高性能計算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能夠勝任關鍵行業信息系統中對高端晶片的應用需求,獲2018年「中國芯」年度重大創新突破產品。

飛騰新一代桌面應用處理器FT-2000/4集成了4個飛騰自主研發的處理器核心FT663,兼容64位ARMv8指令集,主頻最高 3.0GHz,典型功耗10W。該款晶片在CPU核心技術上實現了新突破,進一步縮小了與國際主流桌面CPU的性能差距,並在內置安全性方面擁有獨到創新,具備更先進的架構設計和微結構實現、更高主頻、更低功耗、更安全可信等特點。該晶片可通過「降頻」、「減核」的方式,在能源、交通、化工、金融等關鍵領域實現嵌入式低功耗應用,並榮獲2020年度中國芯「優秀市場表現產品」。

飛騰CPU產品具有譜系全、性能高、生態完善、自主化程度高等特點,主要包括高性能伺服器CPU(騰雲S系列)、高效能桌面CPU(騰銳D系列)和高端嵌入式CPU(騰瓏E系列)三大系列,為從端到雲的各型設備提供核心算力支撐。目前,飛騰的產品在政務、能源、交通、金融、電信、工業製造等多個涉及國家信息安全和重要工業安全的領域實現了批量應用,有力地支撐了自主信息系統生態的建設與發展。

央企擔當,護航「十四五」能源安全

華電揚州電廠、華電章丘電廠、華能福州電廠、華電蕪湖電廠、華能玉環電廠……短短一年時間,基於飛騰 CPU 的 DCS 相繼在30萬千瓦級、60萬千瓦級、100萬千瓦級機組成功投運,標誌著基於飛騰CPU的相關技術成果已然進入大規模推廣應用階段,可逐步應用於我國新建電站以及在役電站工業控制系統的安全替代,進一步提高電力生產企業技術裝備的國產化率,從根本上消除電力網絡安全的重大隱患。

最新出臺的國家《「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指出,要維護水利、電力、交通、通信等重要基礎設施安全。作為國資科技創新型企業,飛騰公司正在按照戰略部署,與能源電力企業開展全方位合作,在發電、輸電、變電、配電 等領域加大產品研發力度,覆蓋了發電(火電、水電、風電、核電)和電網等生產和管理重點環節,加快電力裝備自主化進程。基於飛騰CPU 的工業控制及信息化系統正在更廣泛的能源電力應用領域落地,為新基建提供核心算力。

在即將到來的2021年,飛騰將持續賦能千行萬業,助力新基建蓬勃發展,護航「十四五」能源安全與國家信息安全。

相關焦點

  • 國產飛騰CPU助力!火電廠百萬千瓦級DCS首次全國產化
    來自飛騰的官方消息,日前,基於飛騰CPU自主研發的、首套百分之百全國產化的100萬千瓦級分散控制系統(DCS)華能「睿渥」,在華能玉環電廠成功投運。這標誌著,我國高參數、大容量發電領域核心控制設備實現完全自主可控,相關技術成果也進入大規模推廣應用階段,可從根本上消除電力網絡安全的重大隱患。而就在最近一年內,華電章丘電廠、華電揚州電廠、華電蕪湖電廠、華能福州電廠,都裝備了基於飛騰CPU的DCS,30-60萬千瓦級不等。
  • 國內首套百萬千瓦級全國產化DCS成功投運:基於飛騰CPU自主研發
    IT之家11月30日消息 昨日,飛騰宣布,基於飛騰 CPU 自主研發的、首套 100% 全國產化百萬千瓦級分散控制系統(DCS)華能 「睿渥」日前在華能玉環電廠成功投運。IT之家了解到,華能 「睿渥」DCS 採用了飛騰 FT-2000+/64、FT-2000/4、FT-1500A/4。飛騰表示,短短一年時間,基於飛騰 CPU 的 DCS 相繼在 30 萬千瓦級、60 萬千瓦級、100 萬千瓦級機組成功投運。
  • 華能舉辦百萬機組全國產DCS成功示範及基地揭牌儀式
    儀式上,西安熱工院、玉環電廠詳細介紹了百萬千瓦機組全國產DCS的首臺(套)改造示範情況,中國自動化學會發電自動化專業委員會宣讀了《華能玉環電廠1號機組睿渥全國產DCS控制系統(HNICS-T316)性能測試與現場應用評價報告》。與會嘉賓共同為「百萬機組全國產安全智能型DCS首臺(套)示範基地」揭牌。
  • 國內首套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安全DCS在銀河麒麟平臺成功投運
    2020年中國火電歷史翻開的新一頁上,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安全DCS 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助力其投運的麒麟軟體功不可沒,也將載入史冊。自主安全DCS 投運標誌中國電力技術實現了新突破,是國家綜合實力提升的縮影。
  • 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可控DCS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
    11月23日16時,中國華電自主研發的「華電睿藍」自主可控智能分散控制系統(DCS)在華電蕪湖電廠660MW超超臨界機組成功投運,控制範圍覆蓋鍋爐、汽輪機(DEH)等主輔設備,實現國內自主可控DCS在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上的首次示範應用和全廠一體化控制,標誌著中國華電再一次實現發電領域自主可控重大突破
  • 國內首套百萬千瓦級全國產化DCS設備投運
    11月25日,由中國能建浙江火電承建的國內首套百萬千瓦級100%全國產化DCS設備改造項目在華能玉環電廠改造完成,並正式投運。DCS作為火電廠的「大腦」,是確保穩定供電的關鍵設備,也是保障電網安全運行的重要基礎。
  • 花旗:預計明年燃料成本下降 首選華電國際(01071)和華能國際(00902)
    花旗發表研究報告重申看好內地燃煤電力行業,預計2019年燃料成本可能下降5%,首選華電國際(01071)和華能國際電力(00902),因為其盈利對煤價上落最為敏感。
  • 「華電睿藍」智能控制系統成功投運
    本報北京電(記者邱海峰)記者從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獲悉,由中國華電自主研發的「華電睿藍」自主可控智能分散控制系統(DCS)日前在華電蕪湖電廠660兆瓦(MW)超超臨界機組成功投運,控制範圍覆蓋鍋爐、汽輪機等主輔設備,實現國內自主可控DCS在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上的首次示範應用和全廠一體化控制
  • 華能集團研發的國內首套全國產化分散控制系統(DCS)投用
    華能集團研發的國內首套全國產化分散控制系統(DCS)投用 發布時間: 2020-11-09 10:03:0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袁勇
  • 護航大國重器嫦娥五號著陸月球!蘇州智造助力「飛天攬月」!
    蘇州企業東菱振動研發的大推力振動臺、蘇州同元軟控的「工業智能化設計、仿真平臺」為護航「大國重器」的「飛天攬月」注入了「蘇州智造」的動力。12月2日上午,在蘇州同元軟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大廳裡,蘇州同元軟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凡利指著一張超大的顯示屏告訴看蘇州記者,「秘密都在這塊屏幕背後。」
  • 央企煤電資源大整合,五大發電重分西北五省電廠
    央企煤電資源大整合,五大發電重分西北五省電廠 發布時間: 2020-05-23 17:02:22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
  • 【最新】華能集團與世界同類能源企業對標報告(涉及EDF、華電...
    12家世界同類能源企業最新排名依次是:法國電力公司(EDF)西班牙伊維爾德羅拉公司(Iberdrola)義大利國家電力公司(Enel)德國意昂公司(E.ON)德國萊茵公司(RWE)國家電投華能華電美國杜克能源公司(Duke)大唐日本東京電力公司
  • 國內首套100%全國產化DCS成功投用
    11月6日,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套100%全國產化分散控制系統(DCS)在福州電廠成功投用,標誌著我國發電領域工業控制系統完全實現自主可控。DCS是火電廠的大腦,是確保電力穩定供應的關鍵設備。長期以來,國內DCS所使用的CPU和作業系統等軟、硬體依賴進口產品,存在著巨大的安全隱患。
  • 國內首套全國產化DCS系統在榕發布
    18日,在福州華能電廠召開的全國首套100%國產化DCS系統發布會傳來好消息:全國產化DCS在華能福州電廠試驗驗證機組連續運行12天穩定可靠,硬體板卡精度、抗幹擾能力與運行環境適應性等多項指標超過國外同類產品水平。
  • 電力設計70年,這100項首創工程值得收藏
    > 勾勒大國能源的藍圖 用一次次創新設計 引領行業前進的徵程 用一個個工程奇蹟 不斷刷新電力勘測設計紀錄 為中國電力事業的跨越發展 作出了重要貢獻
  • 各大電力企業紛紛發聲「十四五」規劃:平價風電是趨勢!
    據國際能源網/風電頭條統計,發布「十四五」規劃的企業共有9家,分別為:華能集團、國家能源集團、大唐集團、國家電投華電集團、中廣核、金風科技、中車永濟電機和三峽新能源。華能黨組書記、董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舒印彪提出「十四五」期間華能要幹8000萬到1億千瓦的清潔能源,初步估算新能源調整的投資力度在7000億人民幣左右,這是目前各大央企在官方提出的十四五最大能源規劃。
  • 華能上海石洞口一廠:全球首座軟土地基上的歐羅倉 助力打造數位化...
    從提出到引進再到開工建設,電廠已走過了5年多的艱辛歷程。他堅定道:「在我第一次接觸後,就有一種感覺:它可能是未來城市電站儲煤發展的新標籤。」 作為全國首個煤場封閉改造工程歐羅倉項目,也是世界上首座在軟土地基上建設的歐羅倉,其過程是對中國建造的一次大考驗,其成果將對生態環境保護和城市綠色發展起到較大的示範意義。
  • 電力每日要聞——2020.7.13
    華能集團上半年成績單來啦今年上半年華能集團經營狀況在經歷低谷後穩步回升,自5月份電量開始正增長,上半年經營業績實現「時間過半、完成任務過半」。2月份觸底後開始反彈,華能集團發電量降幅逐月收窄。公司綜合、風電利用小時保持領先,累計完成發電量(國內)3182億千瓦。
  • 國內首套全國產化DCS系統發布 我國發電領域工業控制系統實現自主...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國內首套全國產化DCS系統在榕發布我國發電領域工業控制系統實現自主可控18日,在福州華能電廠召開的全國首套100%國產化DCS系統發布會傳來好消息:全國產化DCS在華能福州電廠試驗驗證機組連續運行12天穩定可靠,硬體板卡精度、抗幹擾能力與運行環境適應性等多項指標超過國外同類產品水平。
  • 【全國勞動模範】守望「大國重器」 勇攀科技高峰
    僅用三年時間,攻克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擠壓工藝和重型擠壓裝備的設計、製造兩大技術難題,完成了國外同類設備七年的工作量。 「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在接下來的幾年中,雷丙旺依託「大國重器」,帶領科研團隊在我國特種鋼材料領域取得了系統性的創新成果。 2014年,他首創了超超臨界機組高品質P92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制造方法,突破了電站用關鍵材料重型擠壓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