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屆畢業生可以說是『三無』人員了!」今年的畢業生這樣調侃自己的畢業季。所謂「三無」,即沒有畢業典禮、沒有畢業照、沒有畢業聚餐。因「不速之客」新冠病毒造訪,2020屆高校畢業生將迎來一個特殊的畢業季。
面對這個特殊的畢業季,記者找到了6位雲南當地高校的畢業生,聽他們講述自己的故事,也記錄下了這次特殊畢業季中,隱隱的遺憾與焦慮……
這次見面 也許就是最後一面
「我們約好要在返校第一周,就一起去足球場踢一次球,但現在看來,實現不了了。」昆明理工大學國土資源工程學院畢業生林源傑遺憾地告訴記者。
林源傑是個十足的足球迷。上學的時候,他最喜歡學校的足球場,那裡有他馳騁的身影,「一周至少有3天,你可以在足球場上見到我」,每次踢球,他們都要從太陽正毒的午後踢到夜幕降臨。
由於學校目前還未給出具體的返校時間,加之不少夥伴都開始工作,一起踢球的願望在林源傑心裡越變越小。「我很想念他們,想念足球場,但湊不齊人,又有什麼辦法呢?」對他來說,有些去年一起馳騁在球場上的夥伴,可能是今生的最後一次見面。
在昆明理工大學足球場上,林源傑模仿球星羅伯特巴喬拍照。受訪者供圖
儘管如此,林源傑對自己的大學生活仍舊心懷感激,他的足跡幾乎遍布祖國的大江南北。「大學給了我自由,讓我有機會到新鮮的地方,見到新鮮的人和事。」
大學給人自由,也教人成長。今年是雲南大學新聞學院學生丁敏在學校的第7個年頭。從本科到研究生,從學生到兼職輔導員,從害羞膽怯到自信自在。丁敏說:「我是在新聞學院成長的,這7年,是我人生中最單純快樂的時光。」
研究生一年級下學期,丁敏作為兼職輔導員,接手了2016級、2019級本科生的輔導員工作。如今,既是丁敏的畢業季,又是2016級學生的畢業季。按照往常,今年4月份丁敏就應當將工作交接給下一任輔導員,但她心裡一直「打著小算盤」,她想陪2016級的學生們一起畢業。受疫情影響,下一任輔導員暫無人選,丁敏如願和學生們一起畢業了。「曾經這是我的願望,現在願望成真了。」
為了彌補16級畢業生的遺憾,丁敏特意訂做了一批書籤送給學生們。受訪者供圖
畢業後,丁敏準備回到貴州老家工作。這次畢業對她而言,更像是一場告別。
採訪期間,丁敏始終把「捨不得」掛在嘴邊,即便是記者請她回憶快樂的往事,她總要在末尾加上一句「捨不得」。對此,她這樣解釋:「我馬上就要離開學校了,對這段時光,我非常不舍。這種不舍,一是對學生們的不舍,二是對新聞學院這個整體的不舍。因為以後不會再有同樣的這一天了。」
「麵包」會有的 工作總會有的
說起這次找工作的經歷,雲南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畢業生王凡回憶道:「疫情期間,我的生活就像被按了暫停鍵,剛開始找工作的時候一籌莫展。」在這之中,她從茫然不知到逐漸清醒。
受疫情影響,省考、事業單位的考試時間延後,王凡不得不先去參加民辦學校和企業的招聘。王凡告訴記者,簡歷投了不少,有回音的卻只有寥寥幾個,「這一度使我比較焦慮,感覺自己沒了底氣。」
經歷了幾個月的求職,在連續不斷的筆試面試後,最近王凡收到了幾家單位的錄取通知,但她選擇了拒絕。「當時比較急,所以眉毛鬍子一把抓,現在靜下來,我認為這些工作並不能使我滿意,所以要再試試。」對王凡而言,前幾個月的焦慮已經逐漸消退,經過這段時間的歷練,她更加清晰自己的職業規劃,對未來,她仍舊心懷期待。「如果找到了工作,條件允許的話,我還想去畢業旅行呢!」
王凡的「麵包」還在路上,雲南民族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的畢業生陳雪梅已經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麵包」。陳雪梅特別和記者強調,跟還沒找到工作的小夥伴比,她只是運氣好罷了。
與王凡一樣,陳雪梅找工作一度遇到瓶頸,「當時很慌張,什麼崗位我都會投簡歷,後來發現不能這樣,我還是要去做我喜歡的工作。」經過幾個月的努力,陳雪梅成功入職雲南當地一家媒體單位,幹上了她喜歡的新聞傳播工作,她說,這份工作幾乎是她的「救命稻草」。
「一定是我運氣好,不然怎麼會錄取我?」陳雪梅不太自信地對記者說。但一番交流後,記者發現,陳雪梅堅定的信念與努力的付出,或許才是她成功上崗的原因。「讀大學的時候,可以選擇分數更高的專業,但我還是選擇新聞專業,這是我從高中就有的目標。」後來,大學期間,陳雪梅還主動去媒體實習,為她積累了不少實踐經驗。
如今,在全新的工作崗位上,陳雪梅感到幸福。「每天都很充實,每天都很期待,我也不知道我是怎麼了,完全不會覺得累!」陳雪梅笑著說,「我真的是運氣好的人。我知道有很多優秀的小夥伴,因為疫情的關係,暫時沒找到工作,希望他們放平心態,做好自我調節,一定會找到工作的。」
畢業,我們一起奮鬥 就是最浪漫的事
「畢業,我們就結婚!」這是許多校園情侶的畢業季主題。今年,在這個特殊的畢業季,雲南大學新聞學院畢業生邱昌磊和阿倩的畢業主題是:「畢業,我們一起奮鬥。」
3年前,邱昌磊第一次見到阿倩。後來他在給阿倩的信裡這樣寫道,「也許是懵懂的我被可愛的你所吸引,又或者是我對你日久生情,總之我慢慢的喜歡上了你。雖然我總想和你說話,和你聊天,希望與你路上偶遇,但是我連與你打招呼的勇氣也沒有。」
這樣有些害羞的思戀,一轉眼,造就了一場外人眼裡的「神仙愛情」。這次畢業,本應該是二人感情的一次見證,「我們本來打算準備好西裝和禮服,好好地走一次新聞學院的畢業紅毯。」遺憾總是有的,但新的驚喜也朝著阿倩走來了。
阿倩說,邱昌磊本不打算報考公務員,但如今,邱昌磊的求職計劃被打亂後,他決定與阿倩一起備考公務員。「他一直都非常支持我參加考試,這已經使我很安心,如今他決定和我一起奮鬥,我覺得很幸福。」
答辯結束後,邱昌磊和阿倩身著學士服,為他們的校園愛情拍照留念。受訪者供圖
不僅如此,邱昌磊告訴記者,因為阿倩擔心畢業後兩人「異地」,他決定聽從阿倩的意見,「我會優先考慮她的選擇」。在他看來,經營一份感情不能計較得失多寡,真心相對才會有好的結果。
對此,阿倩表示:「很感謝,很安心。他可以去選擇他喜歡的事業,只要我們感情穩定,我就什麼都不擔心。」
在這次特殊的畢業季,邱昌磊和阿倩決定放下曾經規划過的「儀式性的紀念」,畢業前,能請同學在校園中幫忙拍一套情侶照,對他們來說,已經是最好的紀念。
大學裡的青春影像,即將在戀戀風塵中落幕。儘管,畢業生們可能迎來的是一個「三無」畢業季,有著遺憾、失落,不過,這也讓他們更加珍惜自己的大學時光,對未來有更多期許。如同丁敏所說:「與往年的千篇一律的畢業『三件套』相比,這個畢業季反而才是最不平淡的畢業季。我會一直記得。」
雲南網實習記者 張瑪睿 記者 彭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