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7日電(甘甜、孟湘君) 2021年開始不過幾天時間,全世界見證了又一部美國政治「魔幻大片」的誕生。以槍擊、暴力和流血為主要情節,以政客、川普支持者、特工為主要演員,這齣「大戲」,向人們清晰地展現了一個事實,即「民主自由燈塔」美國自我塑造的形象,已經崩塌;從戴著「讓美國再次偉大」帽子的民眾打碎玻璃衝進國會的那一刻起,美國政治制度,失去了最後的體面。
最新消息顯示,美國國會正式確認,拜登在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中擊敗川普,當選美國第46任總統。接下來,面對仍不肯服輸的川普,拜登1月20日的就職典禮又能否順利開展?
當地時間1月6日,美國華盛頓,支持川普的抗議者發起抗議示威。
魔幻開局
200多年來美國國會首次「淪陷」
200多年漫長時間以來,美國歷史上罕見的一幕,在2021年的第一個星期上演了。國會「淪陷」、多人殞命、議員躲避、一片混亂。
「我們永不退讓」!此前,在支持者集會上發表演講,任期已近末尾的總統川普,號召「大軍」聚集。在2020年年底的大選中票數落後於對手的川普,持續聲稱大選存在嚴重「舞弊」問題,其陣營迄今仍未承認敗選。
支持者們的情緒越來越高漲,在美國國會參眾兩院點數選舉人票的聯席會議開始後,大量川普支持者推倒國會外的圍欄,突破警方等多重關卡,一路衝向國會建築內部。
見狀,議員們撤離躲藏,抗議者在國會內肆意破壞、與警方對峙、「肉搏」,直到槍聲響起。華盛頓緊急進入宵禁狀態,隨後又延長了宵禁。
在國民警衛隊傾數出動以及大批警力上場後,當地時間6日晚18時左右,示威者們被驅逐出門。
期間,遭美國四大主流社交平臺「禁聲」的川普,曾呼籲支持者「回家」、「保持和平」,然而,四條生命已經在這場衝突中逝去。
當地時間1月6日,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召開聯席會議期間,川普支持者闖入國會大廈引發騷亂,在眾議院內,警察隔著門窗持槍與抗議者對峙。
「恥辱時刻」
聯合國、美國前總統、還有這些國家都發聲了
對於美國會遭暴力衝擊事件,歐巴馬、小布希、比爾柯林頓和吉米卡特,多位前總統表示「看不下去了」,紛紛站出來譴責。
歐巴馬直言,川普對於選舉結果「持續的無根據的謊言」,煽動了這場暴力行動。
前總統小布希也表示,他和妻子「不可置信和不安地看著國家政府所在地爆發的混亂場面,這是令人作嘔和令人心碎的景象。」他說,「暴動可能嚴重損害我們的國家和聲譽。」
在地球的另一邊,英法德等多國也予以譴責。英國首相詹森譴責川普支持者在美國國會上演「可恥一幕」,稱這是「美國國會的恥辱場面」。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的發言人杜加裡克表示,古特雷斯對川普的支持者破壞美國國會大廈的行為感到「遺憾」。其指出,「在這種情況下,重要的是政治領導人要讓其追隨者銘記避免暴力、尊重民主進程和法治的必要性。」
北約秘書長斯託爾滕貝格也認為,這樣的暴力場景,讓人「震驚」……
圖為抗議示威期間,川普支持者坐在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辦公室內。
一波三折
混亂過後,拜登終獲國會「認證」
這場由美國副總統彭斯主持,本來預計當天「走走流程」就可以結束的會議,一度戛然暫停。
畢竟,美國各州已於2020年12月14日陸續舉行了選舉人團投票。當時就已確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獲得的票數,超過當選美國總統所需的270票。
不過,會前川普一度向彭斯施壓,希望他在會上發表推翻大選結果的言論,然而,彭斯沒有這樣做。川普還曾就此對彭斯「痛心疾首」地評價道:「彭斯沒有勇氣去做該做的事」。
經過數小時衝突和清理,美國國會兩院聯席會議復會,彭斯繼續主持,一系列辯論後,會議最終完成了唱票程序。
美國國會正式確認,拜登在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中擊敗川普,當選美國第46任總統。
拜登已經一隻腳踏進了白宮。接下來,面對仍不肯服輸的川普,拜登1月20日的就職典禮又能否順利開展,以及能否順利入主白宮執政呢?
資料圖:當地時間2020年2月6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就彈劾案「無罪」裁決發表講話。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攝
內鬥加劇
「自己人」也等不及了,要罷免川普?
截至目前,川普陣營已發起了數十場訴訟,但幾乎全被駁回或撤銷。美媒普遍認為,在一系列訴訟被法院駁回後,1月6日的國會兩院聯席會議,被川普視為最後的「反轉」機會。
多名共和黨人曾表示將在會議上反對認證總統大選結果,希望以此「討好川普忠實粉絲的支持,為自己未來的成功鋪路和押寶。」
1月6日的華盛頓抗議示威,亦是川普陣營推動挑戰大選結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隨著暴力升級、國會被圍攻,示威效果適得其反。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評論道,這一系列動作,使得四年來,共和黨人對川普的「忠誠」出現裂痕。國會被「突破」後,包括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在內的多名川普高級助手,有意辭職。
越來越多的共和黨人開始「反水」。他們指出:川普應該在1月20日之前就下臺。有人建議對其發起「彈劾」,還有人討論援引美國憲法第25條修正案,迫使其「提前下臺」。
資料圖:美國民主黨人喬·拜登。Angela Weiss 攝
撕裂太深
拜登能否「治癒美國」?
2021年新年當天,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曾發文稱,「現在的美國遠比四年前安全」。不過短短幾天,美國就再次上演了空前混亂和分裂的一幕。
此次國會「騷亂」,是四年以來美國政治分裂的集中爆發,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評論道。
目前來看,美國的政治分化程度依然十分嚴重,中國社科院美國所研究員劉衛東認為,川普對於共和黨有著強大的影響力,下臺以後,估計會想方設法影響現政府的運作,繼續製造矛盾。而拜登方面,很難把川普的支持者「籠絡」過來。
《華盛頓郵報》則稱,2021年,人們原本滿懷希望等待新冠疫苗控制疫情,但是,新冠肺炎不是讓美國「生病」的唯一原因。盲目的黨派之爭、破裂的信任以及國家正在衰落的普遍信念,正在耗盡美國的能量。而價值觀偏見、情感和利益紛爭,將繼續分裂美國。
圖為美國加州一家醫療中心的重症病房內,醫護人員正在為新冠肺炎患者進行治療。
自大選以來,拜登與川普已幾度「交手」。
其中,就抗擊新冠疫情,根據拜登的計劃,就職百日內,將讓1億美國人接種疫苗、呼籲美國人自願戴口罩、安全地重開學校。
但現實往往不按劇本發展。美國自開始疫苗接種以來,從管理、分發到接種,一片混亂、狀況連連。在佛羅裡達州,還出現了數百名老人在停車場徹夜排隊,等候疫苗接種的無奈場景。
單是關於疫情的紓困法案,兩黨已展開數輪角力,爭吵數月;等到拜登真正入主白宮,呼籲變成現實,國會又將上演怎樣的撕扯?
另一方面,拜登施政還可能遭遇民主黨內部阻力。分析稱,美國年輕的進步派人士,與建制派和溫和派政策理念存在多重分歧,其鬥爭貫穿了總統初選階段,甚至將蔓延到拜登任期內。
對此,民主黨籍眾院議員斯潘伯格警告稱,照此行事,「到了2022年(中期選舉),我們將被撕裂」。
在血與火的衝突中,在疫情數字的一路飆升中,美國的社會撕裂、政治傾軋、群體對壘,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這一切讓世人很難相信,這就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的「本色演出」。
2021年1月20日的美國總統就職典禮,又會有何種變數,還未可知。全世界都在注目,美國這場魔幻的政治大戲,將如何演下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