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參加中國日報社「21世紀杯」少兒英語大賽,獲全國總決賽二等獎;
二年級參加「希望之星」英語風採大賽獲江蘇、徐州賽區一等獎;
連續兩屆參加SPELLING BEE比賽,均獲徐州賽區冠軍,去年5月,以優秀成績通過劍橋KET考試。
酷愛英語的中山外國語實驗學校四(2)班的王靖萱的夢想是環遊世界,從上小學開始,她就和爸爸一起制定了英語學習計劃,每天晚上堅持半小時的英語學習。在一年級時就學完了五年級的英語課程,2009年出生的她,如今英語詞彙量超過3500個,在菲律賓上語言學校時,跟外教老師和外國同學可以無障礙交流。
連夜背誦10本英語繪本
第一次英語大賽獲大獎
如今四年級的王靖萱,已經可以獨立閱讀英文報刊,包括《哈利波特》等原版英文書籍。在同學們看來,王靖萱是個活潑開朗、熱情大方、樂於助人的女生。同學們在英語方面遇到難題,她都會不厭其煩的幫助解答疑惑。流利的口語讓大家羨慕不已。
一年級,王靖萱第一次參加「21世紀杯」少兒英語大賽。複賽時表現的不錯,父母都認為她應該能進入決賽,但是一直沒有等到通知。直到決賽的前一天下午,才在微信公眾號看到了第二天的決賽通知。爸爸連忙打個電話去問,才發現主辦方電話通知的時候,把靖萱漏掉了。 決賽的內容不難,10個繪本,隨機選擇一本,不看書,表演。可當靖萱拿到繪本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第二天早上就會比賽。
「我們時間不夠了,能看會幾本,就看幾本吧。」爸爸說。那天,他們一起看繪本、編排,直到晚上12點多,她把10本繪本,全部背了下來。每個繪本的編排,也全都練習熟練了。第二天比賽,獲得了徐州賽區的季軍,收穫了屬於她的第一個獎盃。
SPELLING BEE
三年前,王靖萱看了一部美國電影《Akeelah and the Bee』(阿基拉和拼字大賽)》,講的是一位失去父親的小姑娘,調皮,叛逆,卻始終鍾情於父親曾經和她一起玩過的一種拼詞遊戲。最終,阿基拉克服種種困難與束縛,奪得了拼詞大賽的冠軍。興趣使然,她去查了一下這個拼詞比賽,於是第一次知道了SPELLING BEE。
這是一項起源與美國的拼詞大賽,已經有90多年的歷史。現在已經發展成一項國際性的賽事,每年有來自100多個國家的選手,參加這個比賽。比賽的形式多種,主要是速拼。考官與選手一對一,考官讀詞,選手重複所聽到的單詞,然後在一分鐘內,完成拼詞。可以停頓,不可更改。
被這項比賽深深吸引的王靖萱,在二年級的時候,第一次報名參加了2017-2018賽季 SPELLING BEE徐州賽區小低組(1-2年級)的比賽,比賽的基礎詞彙有800個,隨機考察。既有基礎詞,也有陌生詞;既有短詞,也有長詞。拼讀技巧很好的靖萱,記詞的速度是非常快,順利進入到了決賽階段。
對於當時決賽的場景,王靖萱記憶猶新。決賽開始後,王靖萱走上臺,向評委老師問好,然後就輕輕閉上了眼睛,聽詞,讀詞,拼詞,一氣呵成。她當時注意力非常集中,語速也很平穩。賽後爸爸問她,為什麼會閉上眼睛?她說:「閉上眼睛,是為了排除所有的幹擾。聽到的詞,都非常清晰的在我的腦海裡,我不需要背詞,只需要準確的把它們讀出來就好了。」
獲得了徐州賽區小低組冠軍後,王靖萱又代表徐州市,去北京參加了SPELLING BEE的全國總決賽。臨行前,爸爸對靖萱說:「這一次出行,多認識朋友,開闊眼界,那是一個更大的舞臺,那裡有全國最優秀的孩子。」 全國賽,王靖萱止步於小低組50強。但是,沒有遺憾,她做到了最好的自己。
2018年,她再次參加了2018-2019賽季 SPELLING BEE徐州賽區小中組(3-4年級)的比賽,獲得了徐州賽區小中組的冠軍。
學習英語貴在堅持
爸爸曾說過,英語是你更好了解這個世界的窗口。為了實現環遊世界的夢想,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王靖萱和爸爸一起制定了英語學習計劃,每天晚上堅持半小時的英語學習。選書、給孩子讀書、制定啟蒙計劃、執行計劃,從課內到課外,從閱讀到記錄片,一步步成長,接觸的內容也越來越寬泛。爸爸的悉心陪伴給孩子的成長夯實了基礎!
王靖萱的英語啟蒙,是從上幼兒園開始的。因為當時,爸爸對她的灌輸,只限於單詞。常見的動物,水果,生活中的各種物品。
天津外國語大學畢業的父親,英語專業水平達到八級。
對於孩子如何學習外語,他表示:「語言的學習,其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複雜,聽說讀寫,就這四個字。」 如果你對孩子的英語啟蒙,或者後續的學習,有疑問,那麼就請回想一下,我們的孩子,是如何學會說話的,答案就一目了然了。嬰幼兒時期沉默期,不斷的聽,從聽不懂父母的言語,到可以聽懂。聽懂了,慢慢開口說,重複簡單的詞彙,到短句,長句。最後是認字,朗讀,寫字。
英語的學習也是一樣,啟蒙前期,做海量的聽和說,現在網際網路上和APP都有大量的資源,而且有難度和級別劃分,非常方便。
聽和讀,是第一步,但開始不要追求數量,一個繪本,徹底讀熟。讀熟了之後,開始去刻意的認一些常見詞。寫,一定是在聽和讀的基礎上,最後介入的,一般都是從單詞的默寫開始。但是默寫單詞不是死記硬背,我個人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自然拼讀。熟練掌握了自然拼讀,再開始默寫單詞,從一開始,就用正確的方法記單詞,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簡言之,前期的啟蒙,包括後續的學習,一定是輸入到輸出的過程,從聽到說,從讀到寫。小靖萱喜歡看英文原聲電影或記錄片,先泛聽,然後逐句聽寫,回頭再去看字幕,檢查並且糾正錯誤。媽媽則會在假期,帶著小靖萱去菲律賓等國家遊學,學習純正的英語。
一年級學完五年級英語教材
這是一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可供選擇的教材太多。很多家長朋友很困惑,不知道該選用哪種教材。
但英語科班出身的爸爸卻偏愛英語校本教材。「其實,大多數成熟的、體系性的英文教材,都是基於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編纂的,都有各自的級別劃分,比如朗文、劍橋、新概念等等。選擇任何一套,系統的學下去,都會收到很好的效果。」爸爸認為,而其中最容易被大家忽視的一套教材,就是我們校內的課本,也就是蘇教譯林版的教材,也是靖萱的第一套教材,入手簡單,循序漸進,配套資源豐富。
從一年級第一天開始,小靖萱跟著爸爸學習這套教材。靖萱進步很快,一年級下學期,就把1-5年級所有的英語課本學完了。
靖萱的第二套教材,是《新概念一》。「我們可以用『古老』一詞形容這個教材,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對它的推崇,它就是經典。最佳的階梯性,層層遞進。語言一直在變化,但是有些東西,是不變的。」爸爸說。同時,新概念的學習,為她做更廣泛的閱讀,視聽,以及口語的交流,提供了詞彙、語法基礎。讀得懂,聽得懂,意思理解準確;說的出,說的對,意思表達準確。
三年級時,小靖萱準備了KET,也就是2020改版後的A2的考試。爺倆把這個考試,當作教材來學習。更多的詞彙,更貼近生活的話題,更靈活的閱讀和聽力。準備的過程,是一個進步的過程。唯一的一點遺憾,就是最終的考試結果,沒有達到預期的卓越,只是優秀,因為平時的練習,她基本都可以在筆試,聽力部分,做到滿分。
現在小靖萱正在在準備下半年要進行的PET考試。
(來源:快哉 編輯/沈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