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10月9日電題:從「鐵腳板」到「鋼履帶」——東部戰區陸軍第73集團軍某旅紅四連練兵備戰記事
黃明、李兵峰、黃一宸
「全部精確命中!」閩北腹地某合成訓練場,東部戰區陸軍第73集團軍某旅紅四連首發出擊,彈無虛發。
紅四連,誕生於1927年黃麻起義,參加過夜襲陽明堡、決戰孟良崮等百餘場戰役戰鬥,被授予「戰鬥模範連」「勝利連」等榮譽戰旗。
2014年7月3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這個連隊,勉勵官兵發揚光榮傳統、當好紅色傳人,苦練打仗本領、爭做精武標兵。
那天,剛入伍的大學生士兵蔡明月受到了習主席接見。那一刻的場景,他至今難忘。2015年9月3日,他又作為「夜襲陽明堡戰鬥模範連」英模部隊方隊一員,光榮接受習主席檢閱。
就在蔡明月接受檢閱的前幾天,習主席籤署命令授予連隊「強軍精武紅四連」榮譽稱號。連長陳鑫說:「我們這支光榮連隊,一直行進在統帥的目光裡。」
(一)
時光回溯,2017年6月。
陣陣鞭炮聲中,時任連隊指導員黃敬鋒帶領官兵整齊列隊,迎接裝甲步兵戰車——紅四連正式從步兵連轉型為裝甲步兵連。
新型戰車碾出嶄新履痕。黨的十八大以來,伴隨我軍強軍進程,紅四連不斷完成轉型升級——
2014年,他們受領集團軍步兵特戰化訓練任務,掌握爆破、獵殺、攀登等多種新技能,融入陸航、無人偵察等作戰力量。3年後,連隊圓滿實現從傳統步兵向特戰步兵的大跨越。
2017年4月,紅四連所在部隊開啟改革大幕:駐地變了、編制變了、要素變了……這支傳統單一步兵連隊,開始向合成新型步兵邁進。
「隨著步兵戰車入列,新一波的轉型,讓官兵有點措手不及。」紅四連所在旅政治工作部主任朱林豔說。
對於習慣了「跑得快、投得遠、打得準」這「老三樣」的步兵來說,「身子坐進了戰車,腦袋卻還停留在『鐵腳板』上」。
然而,改革車輪滾滾向前,接連襲來的陣痛,很快就讓紅四連官兵刻骨銘心。
(二)
戰車入列不久,紅四連迎來首次「考驗」——第一次實裝野外訓練,一輛戰車熄火,怎麼也發動不了。
圍著戰車,官兵把發動機、電路和油路查了個底朝天,也沒找到原因。修理工趕到後,幾秒鐘就弄清原委——一個旋鈕轉錯了位置。
「你們還是紅四連嗎?這麼低級的問題,以後就別找我們了。」修理工撂下的這句話,讓全連官兵臉龐發燙。
這並非孤例。連隊士官唐公建等幾名技師在裝備分解結合中,感覺練得「差不多了」,主動找到兄弟裝甲連隊「PK」,結果用時竟比別人多一倍。
「左肩扛榮譽,右肩擔責任。」這支與人民軍隊同年誕生的英雄連隊,曾7次被授予榮譽稱號,榮立43次集體戰功,湧現42位英雄模範……然而,連續兩次挫敗的經歷,對於把榮譽看得比生命還重的紅四連官兵來說,不啻是切膚之痛。
「從『鐵腳板』到『鋼履帶』,最難的是思想上的轉型。」黃敬鋒說。
痛定思痛,他們一遍遍重溫連史,尤其是從習主席的溫暖關懷中汲取強大力量。
「新時期如何用好連隊『三件寶』?」「『鐵腳板』如何跟上『鋼履帶』?」……一系列大討論,讓官兵思想篤定:「不管什麼時候,都要做到紅色基因代代傳,一代更比一代強。」
(三)
「從步兵到裝甲步兵,看似只多兩個字,卻是重新開始。」從一名優秀步槍手轉變為裝甲步兵炮長兼技師的士官唐公建說。
面對接裝之初無人才、無教材、無經驗的困境,他們到兄弟單位取經,送苗子外出淬火。
對準「打仗靶心」,他們換裝換腦,量化近千個能力指標,快速實現從體能型向智能技能型的轉變。
官兵們憋著一股勁,要在同型連隊中走前列、當標杆。
烈日炙烤下,戰車內溫度高達50多攝氏度,官兵們鑽進戰車,趕都趕不出來。火炮技師唐公建雙手滿是老繭,手上60多個傷疤,那是他從步兵轉變為火炮技師的印記。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重新出發的紅四連,一個個變化悄然發生。
步兵戰車入列百天時,同時轉型的連隊迎來大考,進行第一次實彈射擊。紅四連表現「驚豔」:成績合格率達100%,優良率超過40%,這也標誌著他們拿到了轉型路上第一個「通行證」。
半年後,在全旅實彈射擊中,紅四連勇奪第一:所有車組成績達到良好以上,13名炮長有12名被評為「神炮手」。
2019年實彈考核,紅四連總成績繼續榮膺全旅第一。今年,參加集團軍創破紀錄比武,紅四連再次在同類連隊中斬獲總成績冠軍。
(四)
「紅四連的轉型重生,是當前部隊改革強軍的縮影。」第73集團軍某旅政委吳鵬說。
改革強軍令紅四連鳳凰涅槃,也讓官兵更加謹記——任何時候、任何環境,都要有立起忠誠的「紅樣子」、聚焦打贏的「強樣子」、擔當作為的「新樣子」。
把習近平強軍思想作為科學指南和強大的思想武器,紅四連換羽新生。
在紅四連的「王華理論學習小組」,理論學習骨幹定期通過精品課、小品、話劇等多種形式,鮮活傳播黨的創新理論,讓官兵喜聞樂見。
「越學越心明,越學勁更足。」小組創始人、四級軍士長王華說。坦克兵轉型的王華,在2018年陸軍組織的大比武中,竟以滿環且彈著點距靶心最近的成績獲得自動步槍精度射擊第一名。
中士李俊逸剛開始訓練成績不理想,加入「王華理論學習小組」後,他閱讀了《學習金句》這本書。
「第一篇就是《有夢想誰都了不起》。」李俊逸說,「當時就想,我也有夢想,也要建功立業。」受到激勵的李俊逸奮發圖強,參加全旅戰術基礎課目比武斬獲第一,也收穫了人生第一個三等功。
今年5月,陳思宇到紅四連任第51任指導員,第一件事是參觀連隊榮譽室,觀看錄像重溫習主席視察連隊的情景、學習習主席視察時的重要講話,第一堂課是連隊光榮傳統課。
「前任指導員葉章文給我交接的第一件就是5萬多字的連史。」陳思宇說,「這是一代代四連官兵用熱血生命寫就的,我們一定要接力寫好新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