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文化」亮相2018深圳文博會
東南網5月10日訊 (本網記者 蔡麗潔)今日,2018年深圳文博會開幕。從傳統手工藝品到非遺傳承項目,從設計感爆棚的文創產品到新時代的「黑科技」……展會現場,來自五湖四海的手工藝人與全球各地的客商在此雲集,共同展示、發掘、探索文化產業內涵與發展。其中,福建館以「傳承工匠精神、傳播海絲文化」為主題,展示福建省改革開發四十年來,文化領域建設的豐碩成果。
群眾參觀大漆御案「花開富貴」
福建非遺,文化名片
展館現場,一系列曾在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期間廣受讚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代表性項目工藝品再次亮相,成為呈現給世界最好的「中國禮物」。大氣磅礴的木雕作品「螭龍十二扇屏風」,習總書記曾與各國元首在它前面留下了經典的合影;福州《花開富貴》大漆御案,曾向普京總統做過展示;有素以「精微透雕」著稱的莆田木雕《事事如意》,曾吸引普京總統拿放大鏡細細端詳;有用金箔漆土線條裝飾的漆線雕工藝品《神武大元帥》,被譽為「永恆的藝術」的泉州影雕;德化瓷器《元首杯三件套》等形式各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都亮相展館。
福建省工藝美術研究院院長餘衛平表示,福建不僅是我國工藝美術的重點產區,還是主要的出口基地, 2017年全省工藝美術產品的出口交貨值419.2億元,位居全國第二位。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在精神層面上的追求日益提升,為迎合這個趨勢,福建的手工藝品正逐漸向藝術品的方向發展,觀賞性日益凸顯。
據了解,2017年我省工藝美術規上企業1250家,實現營業收入1889.81億元,比增14.8%,佔全部規上文化企業營業收入的48%,工藝美術的產值位居全國第三位,產量排全國前5名的產品有玉石雕刻品、古典工藝家具、工藝陶瓷、木根雕刻品、藤鐵工藝品。
天然竹絲竹檯燈
地域特色+文化創新
獨特的地理區位,造就了福建文化的多元性和創造性。現場展示的由朱子文化衍生的文創產品、結合福建土樓元素設計的創意樂器、還原創新的古老陶瓷工藝,都吸引了眾多民眾駐足觀看。
南平市青聯副主席、南平市熹延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雷希穎告訴記者,「朱熹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被後世尊稱為朱子,與孔子並稱『南朱北孔』。朱子文化強調愛國強國、敬業奉獻、誠信明理、仁愛友善、忠孝廉潔等優秀中國傳統思想。出品系列文創產品,能夠更好保護與傳承朱子文化,增強民眾的中國傳統文化自信。」
觀眾在展館裡還可以欣賞建本雕版藝術、銀雕工藝品、茶文化、香文化產品,並感受工藝大師們帶來的精妙絕倫的雕版技藝、木活字印刷、影雕工藝、大音古琴表演等。
在文化與旅遊融合方面,楊麗萍執導的《平潭映象》打造成為閩臺兩岸文化地標。
福建圖書在2018年深圳文博會上展陳
新技術+新平臺+新體驗
文化與科技融合,創新技術為營造觀眾帶來沉浸式的生活體驗。福建廣電網絡集團開發展陳的4K超高清專區,電視畫面栩栩如生;新一代智能網關,集成智能語音控制、智能推薦、視頻通話、體感遊戲等功能。
由海峽出版發行集團與福建省中煌立體文化有限公司共同帶來的中華蝴蝶圖鑑、中國金魚圖鑑等一系列高清3D印刷技術,創意設計推動傳統印刷工藝的新生,用領先的技術、嶄新的內容,鑄就與眾不同的閱讀和觀賞體驗。
福建館參展2018年深圳文博會
福建建盞工藝品
影雕藝術
寧化木活字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