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哥龍妹」安全大使形象和「湘哥龍妹說安全」宣教品牌已經深入人心。
湘龍街道應急管理辦工作人員正在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檢查。均為龍妹供圖
星辰在線1月11日訊 據長沙晚報(顏家文)報導,2020年12月29日,長沙,寒潮突襲,北風怒號,風力一時達到八九級。
晚上8時許,長沙縣湘龍街道湘貿社區安全專乾田宇和網格員饒翠紅在特殊天氣巡查中,發現長永佳苑時中路與博展路交界處一塊重達10多公斤的廣告招牌突然被風吹落,重重砸在輔道上。5分鐘後,這一安全問題被迅速上報。15分鐘後,廣告招牌下方,安全警示錐就立了起來,並圍好了安全警示繩,長永佳苑出車口同時封閉,以防行人誤入警戒區。1個小時後,廣告招牌所屬公司即趕來現場處置,隱患被徹底排除。
安全隱患的及時發現及快速處理,得益於該街道近年來實行的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模式。湘龍街道黨工委書記章銘康介紹,近年來,湘龍街道始終秉承安全生產發展理念,強化紅線意識,針對安全生產的重點環節、薄弱環節,以「繡花功夫」,從細處入手、實處著力,創新監管模式、考核獎懲機制、隱患閉環責任追究機制、宣教品牌化等,探索安全生產的新路子、新方法、新機制,打造了安全生產「湘龍樣本」。
管理模式網格化 打通安全生產「最後一公裡」
湘貿社區總面積1.22平方公裡,涵蓋1個商住樓盤、一個大型中南汽配市場、一個二手車市場、一個新車市場,總商戶達3000餘家。轄區內人流、物流、車流密集,監管難度大,安全隱患多。
「2019年6月,根據街道網格化要求,湘貿社區劃分7個三級網格,按『一網打盡』目標將工作任務包幹到人,一個網格一名網格員,7個網格一名安全生產專員,結合紅色管家機制,形成1+7+N『智能網格網』治理格局。」社區黨支部書記梁豔林介紹,該工作實施後,安全生產監管工作很快就抓了起來,社區也先後獲評「長沙市兩型社區」「長沙市和諧示範社區」。
湘龍街道下轄18個社區居委會,註冊各類企業3200餘家,其中大型汽車商貿企業111家、大中型超市14家、物流園區5個、大型燃氣充裝企業1家、液化氣三級站6家、加油站3家、混凝土公司4家、學校及幼兒園54所、在建工地27個、物業小區45個。轄區內重點監管對象多、類型多,監管難度大。
針對這一情況,2019年,湘龍街道探索全新的網格化管理模式,全街道細分為125個三級網格,網格人員負責網格內的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消防安全三大事項,按照「定級、定格、定人、定責」的管理模式。街道安委會制定對社區安全生產目標管理工作考核辦法,結合網格化實行「一季度一考核、一講評、一通報」,並落實獎懲,除年底的績效考核獎金外,額外每年安排110萬元對社區、網格人員考核進行獎勵,分三類對社區進行排名,重獎重罰,充分調動工作積極性。很快,就在全街道築起一道安全生產「防護牆」。
網格管理數位化 手機APP一鍵上報安全隱患
「長沙縣湘龍大將軍酒店消火栓內手動報警設置未處於正常工作狀態。」1月6日,一條來自網格員手機APP的檢查信息出現在應急指揮中心·網格化綜合監管平臺上。
點擊進去,企業情況、法人及安全專員聯繫方式、現場檢查圖片一應俱全。根據安監員的指導,企業迅速整改。在指揮中心系統內,該信息也歸到了「已處理」欄目下。
「依託街道三級網格系統,我們開發了安全隱患上報APP模塊,每個網格員和安全專員均可通過手機下載,通過上傳文字、圖片和視頻,一鍵上報安全隱患。」湘龍街道應急管理辦主任譚敏介紹,目前,該平臺通過升級,成功實現企業的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的閉環管理,應急資源的整體調度和事故應急處理快速響應,以及安全監管的痕跡化管理,形成生產經營單位負責、政府監管、社會參與的安全生產命運共同體。目前,平臺錄入重點監管企業434家,排查隱患1208條,整改878條,正在整改330條。
據介紹,下一步,平臺還將與全街道高清攝像頭、社會監管連結起來。到時,轄區內群眾都可用手機現場舉報安全隱患。
落實舉報獎勵制度 構築安全生產人民防線
「丁零零……」去年12月9日晚11時,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長沙縣湘龍街道值班室的寧靜。
「匯隆物流園內有一家門面好像在運輸危化品,請派人過來處理!」接到電話後,湘龍街道應急辦工作人員立即行動,聯合行政審批辦、行政執法局湘龍執法隊連夜趕至現場進行調查。
執法人員趕至現場發現,一輛裝滿危貨的半掛車正停在物流門面門口,執法人員迅速對車輛進行控制。「1桶、2桶、3桶……55桶!」執法人員對半掛車內裝載物品進行清點後,不禁倒吸一口涼氣——車內裝的不是別的,正是整整55桶規格為220KG的有毒易燃的不飽和聚酯樹脂,總計約12噸。
經詢問,車輛司機無危險化學品運輸從業人員資格證件,運輸車輛不具有危化品運輸資質,屬非法運輸。執法人員立即聯繫有資質的運輸車輛將危化品轉移至有儲存資質的危化品倉庫暫扣,司機已移交行政執法隊作進一步調查詢問。目前,案件已移交行政執法局調查處理。
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具有隱蔽性、頑固性、複雜性。而「打非治違」也是安全監管的重點、難點,更是抓安全生產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近年來,湘龍街道創新思想觀念,轉變工作方式,把發動人民群眾監督作為發現安全生產問題、解決安全生產問題的途徑之一,讓更多人成為守護安全發展的「千裡眼」「順風耳」,打響了一場防範風險的人民戰爭。
該街道制定了《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隱患和非法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實施細則》,通過多渠道公布舉報電話,設立舉報信箱,發放舉報卡片,鼓勵社會各界參與安全生產監管,依據情節輕重,給予舉報人500~6000元現金獎勵。去年,共接到群眾舉報線索32條,舉報核實13處,兌現舉報獎勵2.65萬元。
隱患排查全閉環 讓隱患無處可逃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運行正常,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運行正常。」近日,在湘龍街道紫晶城二期地下室,安監員一邊為企業安全生產「把脈問診」,一邊記錄拍照並當場將檢查結果反饋到網格化綜合監管平臺上銷號。
在前期摸排中,安監人員發現了該項目部分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不能正常運行的隱患。當即,檢查人員就將問題隱患上報平臺並建立清單,這次檢查是「回頭看」,重點檢查前階段隱患整改落實情況。
為了確保安全生產責任不落空,去年年初,湘龍街道制定了湘龍街道隱患處理制度和流程,緊緊扭住風險隱患管控這個牛鼻子,有效遏制了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
具體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問題周收集,街道安委辦每周收集社區、平臺檢查、條線檢查、網格化檢查發現的隱患問題;二是任務月交辦,由街道安委辦主任將排查出的隱患問題和上月未完成問題按照安委會成員單位職能分工每月進行籤發並交辦;三是工作季講評,每季度根據交辦隱患完成情況,在安全工作季度會議和黨政會議上開展安全工作講評。通過這種管理模式,將隱患問題落到實處、落到責任部門、及時整改、形成閉環。
據統計,去年,根據隱患處理閉環制度,湘龍街道安委辦交辦隱患513家(處),閉環整改隱患486家(處)。
宣傳教育品牌化 「湘哥龍妹說安全」叫響星城
「關注燃氣使用安全,創建平安幸福湘龍,來聽聽湘哥龍妹怎麼說吧!」「煙花爆竹燃放與安全監管需注意哪些事項,來聽湘哥龍妹怎麼說!」「在日常生活中,怎樣選擇安全健康的餐館?選購食品要注意些什麼?今天,湘哥龍妹來敲黑板啦……」
走進湘龍街道,各社區公益宣傳屏上,「湘哥龍妹」將安全知識說得簡潔明了。打開手機屏幕,湘龍街道及各社區的公眾號及微信群裡,「湘哥龍妹說安全」系列情景劇引人入勝。
一直以來,安全生產的宣傳方式單一,內容空泛,缺乏吸引力。為此,湘龍街道應急管理辦以安監員為原型,設計湘哥、龍妹2位卡通人物,並推出「湘哥龍妹說安全」系列情景劇,在轄區內各媒體平臺廣泛宣傳,打造街道「湘哥龍妹」安全大使形象和「湘哥龍妹說安全」宣教品牌。如今這一品牌已經深入人心,安監員進社區檢查,孩子們看到了,都會圍著叫「湘哥龍妹來了」。
除此之外,去年以來,該街道精準把脈企業安全,通過編制隱患卡、編印《湘龍街道行業安全檢查指南》推動企業安全生產,街道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各類事故有效控制。
在隱患卡上,記者看到,卡片根據各行業安全特徵和防範重點,分為娛樂場所、在建工地、工貿企業等12類。企業員工查什麼,怎麼查,看眼卡片,一目了然。「企業一線員工一卡在手,每天作業前只要對著卡片內容一項項檢查,便能守好企業安全生產的第一道防線。」
《湘龍街道行業安全檢查指南》則結合街道行業特點和實際,將轄區各個行業分為18個類別,分別制定了20張安全檢查表。日常檢查看什麼?專項整治查什麼?不同行業重點是什麼?清清楚楚。尤其在安全生產檢查時,基層安監員對照這本指南就能馬上上手、簡單明了。基層安監員對照這本指南就能馬上上手、簡單明了。
據介紹,去年以來,湘龍街道共檢查發現隱患1500餘處,已整改隱患1200餘處,正在整改隱患300餘處,隱患整改率達到80%。近三年,湘龍街道未發生一起一般及以上安全生產事故。下一步,湘龍街道將啟動「智慧消防」項目,讓科技為湘龍街道安全增力量、把好關、守平安。
(點擊進入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