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西方媒體調侃稱,和美國「關係好」的這些「盟友」當中,只有臺灣(地區)不希望拜登贏得這次大選。這反映出了臺灣(地區)目前尷尬的處境。
美國媒體通過數據統計預測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拜登在本屆選舉中獲得的票數已經超過了270張,這讓拜登佔據了遙遙領先的優勢。這次美國大選可算是風雲變幻,難以琢磨,所以國際社會上各國領導人在美國大選結果見分曉之前都選擇了靜觀其變,待美國大選局勢明朗時才陸續作出表態。而蔡英文卻在大選一開場,就站在川普這邊為其搖旗吶喊,將所有的籌碼都放在了川普政府的身上。
蔡英文為川普搖旗吶喊
蔡英文在美國大選剛開始的時候,就已經旗幟鮮明地表現出了支持川普的態度。比如,蔡英文決定從明年1月份開始開放美國廋肉精豬肉的進口,這其實就是為川普政府連任準備的一份禮物。
除此以外,「臺灣駐美代表處」的推特帳號在美國大選期間還轉發了支持川普的文章,為川普製造聲勢,同時臺灣民進黨陣營的媒體大量轉發未經證實的、和拜登有關的黑料。
民進黨當局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川普留下一個好印象,這樣川普連任之後,臺灣(地區)和美國之間的關係就能更進一步。沒成想民進黨當局偷雞不成蝕把米,川普並未在這次美國大選中獲得連任的機會,此前不光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支持川普,還得罪了拜登。
蔡英文見風使舵
蔡英文發現自己下錯注以後,很快就轉變了自己的態度,稱民進黨與美國民主黨一直都有良好的關係,和拜登也有親密的接觸,稱臺灣(地區)在美國大選中對於兩黨都是一視同仁,並不存在下注的行為。
而此前大量轉發拜登黑料的民進黨陣營的媒體,如今紛紛誇讚起了拜登。而對於網絡上相關民進黨陣營的推特帳號發布支持川普的文章,蔡英文則表示那些都是「機器人」帳號,民進黨對此並不知情,並不能代表民進黨的「官方態度」。
可以說,蔡英文將「見風使舵」四個字演繹得淋漓盡致,讓人嘆為觀止。不過,蔡英文手中有分量的籌碼已經越來越少,事實證明「臺獨」是一條死路,是走不通的,只會給臺灣帶來災難。
如今,美國大選即將塵埃落定,川普敗選將成事實,然而民進黨當局卻高調宣傳所謂的「臺美經濟對話」,跟一個即將下臺的政府走那麼近,有什麼意義嗎?美國下一屆政府又會作何感受呢?現在,民進黨當局也惶恐不安,不斷猜測拜登還會搭理他們嗎?與其關注這些毫無意義的事,蔡英文還不如好好想想如何改善兩岸關係,畢竟兩岸統一是必然的。
文丨常樂 校丨竹染
免責聲明:本文由《看見港澳臺》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來源: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