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駝是我國網民惡搞的十大神獸之一,從2009年被「封神」開始,羊駝就開始在網際網路上頻繁出現,雖然大多是惡搞畫面,但確實也讓這種動物從陌生,到很多人了解,再到被大眾所熟知。
這不得不感謝我國網際網路的發達和媒體力量的強大,因為羊駝的原產地並非我國,如果沒有它們,相信普通人很難近距離了解到這種動物,更不要說養一隻作為寵物了。
其實最開始有很多人都對駱駝科的羊駝「是否真實存在?」產生過懷疑,因為它們呆萌的外觀,實在是太像有人刻意「創造」,完全不像是自然界的原有生物。
還別說,這些網友的眼光絕對夠獨到,嚴格意義上講我們看到的羊駝,還真是人為「創造」的。
駱駝科羊駝族一共現存4位成員,包括野生於南美洲西海岸的原駝,野生在安第斯山區和南美洲南部的,以及人工馴化飼養了幾千年的大羊駝和小羊駝。
駱馬
我們常見的被稱為羊駝的神獸,其實指的就是大羊駝和小羊駝,它們就和人類飼養的狗狗一樣,已經與其祖先出現各種不同。
大羊駝作為一種運輸工具,最先被安地斯山脈地區的原住民廣泛蓄養。它們的體型很大,體重更是可以達到200公斤左右,當然它們的負重能力也很強,可以馱著自身體重量25-30%貨物連續走上幾裡路。
小羊駝則作為主要的羊駝絨來源,最初被安地斯山脈地區的原住民廣泛蓄養。它們的體型要比大羊駝小很多,體重平均在70公斤左右。
人類馴化羊駝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約有6000年前的印加帝國時期,在美洲大陸被歐洲侵略之前,羊駝曾經是古代印加文明的寶貴財富,並在其文化中發揮了核心作用。
現在被馴養的羊駝不但能生產出優質、華麗的動物源天然纖維,同時也在世界各地成功繁殖。據介紹羊駝毛纖維像羊毛一樣,但比羊毛較溫暖且不發癢,用它做出來的衣物可以貼身穿著。而且據羊駝業內的說法,羊駝有22種顏色,從真正的藍黑色到棕色和棕褐色再到白色。
羊駝的模樣可能看起來很憨厚,全身毛茸茸的,鼓鼓的,讓人覺得它很溫馴。但,你要是有機會和它碰面,要小心!因為它可能會突然向你吐一大口口水,讓人防不勝防。
研究人員解釋說,羊駝向人類吐口水一般都是因為氣憤,或者感覺自己受到威脅,否則它們很少向人類吐口水。可是現實情況卻是,也許你正在餵羊駝吃美味的水果,突然間口水就從天而降……
有時羊駝同類之間也會彼此吐口水。動物學家指出這種行為是它們傳遞信息的一種方式,比如:雌性會用這種行為來告訴雄性,對它的求愛不感興趣;雄性和雌性都會用這種行為來讓競爭者遠離它的食物;吐口水也可以用來警告侵略者離開。
有細心的人發現,在羊駝吐口水之前它們會抬起下巴,壓低耳朵,這是一種讓入侵者遠離的警告。如果警告失效,它們會對著入侵者吹出一些空氣和唾液,而且還會發出一點"噗噗"聲。
如果這時的入侵者依然沒有領會這種警告而後退,那羊駝就會把胃裡的東西反芻出來,吐你一身……所以,在看到它們的前兩個警告時,請儘量遠離,更不要以為在最後時刻你可以跑開,因為它的口水可以噴到3米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