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越來越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陪伴者,並由此推動了寵物經濟迅速發展,寵物消費市場商機凸顯。
《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9年全國城鎮寵物(犬貓)消費市場規模達2024億元,預計2020年將達2953億元。
寵物消費走高
每逢周末,位於濟南市經四路萬達廣場的派嘉寵物體驗館就人滿為患。這家集寵物活體、寵物食品、寵物用品、寵物醫療、寵物美容、寵物領養等服務於一體的寵物商店,吸引著喜愛養寵物的人們。
「這裡有很多種貓狗,也有倉鼠、豚鼠、龍貓、兔子等寵物,還有比較齊全的寵物用品,最喜歡和朋友一起來這裡逛。」萌寵愛好者李小立28日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李小立說,自己養了兩隻貓,每個月光是花在貓糧上的錢就有好幾百元。加上美容、打疫苗、看病等其他支出,一年大概會花費近1萬元。
「有沒有合適的貓糧?家裡的貓最近腸胃不太好。」李小立向店員諮詢。最終李小立在這家龐物店買了貓糧,又順手買了幾個玩具,還買了貓砂,花了幾百元。
而市民孫先生家裡則養了兩隻泰迪狗,在寵物狗身上的消費投入也不小。
「買狗糧一年要花費6000元左右,加上買肉罐頭或者煮豬肉、牛肉等『改善夥食』的錢,一年下來僅夥食費就得上萬元。美容的錢,也得2000多元。還有每年辦公證、打疫苗、看病的錢,加起來,養兩隻狗每年的花費保守估計2萬元。」孫先生告訴經濟導報記者,之前有一隻泰迪狗生病住院,三天就花了2000多元。
經濟導報記者來到偉東新都附近一家寵物店時,看到許多人帶著寵物狗來洗澡。
「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要給近20隻狗剪毛。」工作人員介紹說,夏季正是寵物消費的旺季,尤其是洗澡和剪毛方面的消費較多。平時主要是美容,很多小狗每三天就需要洗澡吹風一次,很多人懶得自己洗,就送到寵物店洗。
市場空間巨大
事實上,萌寵市場的「蛋糕」正越做越大。在電商平臺上,寵物食品、衛生用品、洗護產品/服裝、玩具、食用器皿……各種產品應有盡有。
經濟導報記者在某電商平臺發現,一款山東乖寶寵物食品生產的麥富迪寵物零食,360克售價29元,月成交1.3萬筆。而在另一家電商平臺上,一款單價5000元左右的智能鏟屎馬桶,月銷量也達200多臺。這款產品的核心賣點是,能夠通過重力感應、自動篩漏等功能,降低手動清理貓廁所的頻率。
行業紅利來臨,寵物行業企業也競相上市,奔向資本市場。杭州天元寵物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剛剛重新提交上市申請。在此之前,A股市場「寵物食品第一股」佩蒂股份(300673.SZ)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其主要產品為寵物糧食、咬膠。同樣以寵物食品作為主營業務的中寵股份(002891.SZ)也登陸深交所。
據經濟導報記者了解,2019年5月,高露潔棕欖公司旗下的寵物糧品牌希爾思宣布進入中國,希爾思是處方糧領域絕對龍頭。2018年5月,NomNomNow宣布完成1300萬美元的融資,定位於為寵物狗提供新鮮定製、獸醫配方的食品。2019年,小米之家新增寵物用品經營。當年,小米領投了FURRYTAIL尾巴生活A輪及A+輪融資。小米集團旗下的小米戰投與順為資本攜手,完成了對北京貓貓狗狗科技有限公司的A輪投資。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7月21日,以工商登記為準,2020年上半年,我國新增近11.5萬家寵物相關企業,同比增長50.09%。
根據天眼查數據,目前我國共有近52萬家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且企業名稱或經營範圍包含「寵物」的企業。從地域分布來看,超4成的相關企業集中在粵、浙、蘇三省,山東省、河南省、上海市等省市的企業數也位居全國前列。
「目前已出現銷售額10億級左右的多個本土品牌,如比瑞吉、乖寶、華興等;以及數億級的中高端品牌,如伯納天純等。」中信證券分析師盛夏表示。(經濟導報記者 吳淑娟)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