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張雋 楊一攝
周珺(左起二)和嘉賓王自亮、胡志毅在分享會上。
11月28日下午,「在青水裡尋找美——周珺小說集分享會」在杭州鍾書閣舉辦,中國話劇理論與歷史研究會會長胡志毅、著名作家楚良,學者、詩人兼翻譯家倪志娟,杭州蕭山作協副主席陸亞芳等嘉賓以及來自各地的寫作者、讀者等參加,並由浙江工商大學教授,前吉利控股集團副總裁王自亮主持本次活動。
周珺是國家二級作家,第一屆線上國際漢語節評委,同時她創作小說、詩歌、傳記,戲劇等作品,其中她的小說語言詩化、寓意鮮明、揭示生活的悲劇。《青水美衣》是杭州作家周珺創作的中、短篇小說合集。《青水美衣》就是這部短篇小說集中的一篇。這篇小說充滿了戲劇性。青水、美衣是一對閨蜜,卻給人留下了一種「悠悠的韻味」,就像題詞中的特區文學的主編所說的那樣。《水下的新娘》表現的是女人和男人在船的水中行駛中的景致,男人回到家,因為大水淹沒了村莊,新娘已經在水下。《樹上的男孩》卻是一種隱喻的寫法,女人和丈夫做愛懷孕,想像中的孩子和樹上的鳥,取名為鶇。《她被擋在門外》是表現女性的成長。胡志毅評論:「周珺不僅僅是述說女性的關於『愛情的迷離之音』,而且也有回到夢幻的撲朔之中。」
分享會上。
小說創作考驗作家愛的藝術功力
會上,周珺表示,自己的創作一度進入迷茫,於是二度去北京學習,「文學創作最大的局限不是技巧不是素材,而是你內心溫暖的能量。假如整個社會不給你,整個主流人群不給你,你到哪裡去尋找?」 她表示自己的創作最終是母愛讓她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愛與母性就是祈禱與徵服的復調。與其說是人對世界的徵服,不如說是愛情對死亡的徵服,溫暖對敘事的徵服,母性對鐵血的徵服,激情對語言的徵服。這,正好是小說家的責任。
胡志毅說:「小說家在創作小說的時候,現實題材中的『愛情』固然重要,——即使是表現愛情這種『永恆的主題』,——歷史題材中的『夢幻』更為重要。在這裡,周珺在現實題材和歷史題材的創作中,將『愛情』與『夢幻』結合起來,顯得『迷離』與『撲朔』,而這就是周珺短篇小說的敘事美學。」
王自亮說:「在精神文化層面,周珺與詩歌、戲劇和影視,都有著密切關係,詩人與小說家對她來說沒有什麼鴻溝。在寫作過程中她很投入,又能保持理智和激情的平衡,隨著多年淬鍊之後技術、語言層面的運用自如,她已經站在自己所能達到的寫作高地:精神世界漸趨圓熟,感受力與思辨性能夠互為表裡,敘事與語言控制力相當到位。」
獲得多次華表獎的作家楚良評價周珺什麼都能寫,小說、詩歌、劇本,還有傳記,這種全能的作家很少,「周珺是一個很有熱情的作家,什麼都能夠嘗試,都會去跨界。」
學者倪志娟表示:「周珺的個人氣質脆弱又熱烈,心性如熔巖,她把脆弱的一面轉化成作品中的悲憫,把熱烈的一面轉化成作品中的堅韌。她的作品氣質就是悲憫與堅韌的結合。」蕭山作協副主席陸亞芳稱其人其作古靈精怪。
朗誦家、浙江省特級專家,原省人大常委,現省政府參事(省政府特約研究員)徐子偉從朗誦的角度談論了周珺作品的風格,稱其為怪才和奇才,並當眾朗誦周珺的小說和詩歌。杭州市十大朗誦家天明也趕到現場,朗誦了周珺的小說和詩歌。
朗誦現場。
文學價值來自對苦難的感悟能力
周珺談到她很注重生活中的死亡與苦難,小說的素材也來自對苦難的理解。《青水美衣》中有一篇非常特殊的小說《嫣然的雪》,靈感來源非典時期採訪的一線醫護人員,從而引發她對災難和死亡的思考,尤其在今年閱讀有著特別意義。
胡志毅和王自亮也談到俄羅斯文學對苦難這一母題的關注,以及俄羅斯文學對中國作家的影響。胡志毅表示:在俄羅斯,特別是託爾斯泰時代,苦難成為一種宗教。
倪志娟表示:對苦難的理解,不是來自作家的經歷,而是作家的感悟力,如博爾赫斯終其一生圖書館式創作,對二戰時人類處境以及跨文化的思考,卻帶來對文學標準的顛覆。
多次榮獲華表獎的著名作家楚良表示我們作家需要潛心學習國外反思苦難的文學。浙江大學建築設計院學術總監陸激表示:中國文學寫苦難的並不少,但是對苦難的深度不夠,而且與俄羅斯文學對苦難的認知更是完全不同。同時我們也要警惕把苦難當成資本,而不是如陀思妥耶夫斯基說:苦難應該是土壤,只要你願意把你內心所有的感受、隱忍在這個土壤裡面,很有可能會開出你想像不到、燦爛的花朵。
徐子偉朗讀。
普羅大眾不可或缺的危機教育
周珺表示:「作家需要對苦難這一文學母題進行深挖與探究。同時我們對災難的了解與危機太少,僅僅局限在幼兒園火災演習是不夠的,我們需要更多面對災難的危機教育。」 嘉賓還就創作中的對苦難的理解,危機教育,災難心理等認知的邊界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現場的讀者也非常積極地與嘉賓交流互動。作家周珺除了創作,還進行小學生寫作教育,就「針對孩子的危機教育與名著閱讀」等話題,一一分享創作經驗。來自聞濤小學六年級的盛秦暄朗讀《火災就在我們生活中》,分享了周珺的危機教育寫作。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