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電影第一大IP,星球大戰系列,為什麼在中國火不了

2021-01-12 夏日晚風影視娛樂
詹姆斯卡梅隆

1977年,22歲的卡車司機詹姆斯卡梅隆在影院觀看了一部科幻電影,他激動卻又懊惱。這樣的作品應該是我拍出來的才對,這部電影的超前意識和神奇構思,讓卡梅隆毅然辭去卡車司機的工作,踏上了一代科幻大師的道路。他想要打敗這部劃時代的電影,打敗喬治盧卡斯。

喬治盧卡斯
1977年《星球大戰》

這部作品叫做《星球大戰》,說起影史上最賣座,影響最大的系列科幻ip,現在看來無疑你會說是漫威系列。但是放眼全世界,這個答案恐怕很多老外會告訴你是《星球大戰》,星戰ip歷經40多年,按通貨膨脹算法,1977年的第一部星戰曾經在全球科幻片票房榜霸榜30年。直到2010年的《阿凡達》才正式打破紀錄,而導演詹姆斯卡梅隆也終於實現了當初的願望。

阿凡達

縱覽星戰全系列可謂風靡全球,但是唯獨在一個地方玩不轉,那就是中國。《星戰》在國內影響力一直都很一般。從票房表現上更是顯而易見的一部比一部低迷。但是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1977年星球大戰

第一,咱們回到第一部《星球大戰》誕生的年代,那可是1977年,彼時的中國老百姓正在為經濟的復甦而努力奮鬥著。新電影工業還處於萌芽階段,根本沒有機會引入這部電影。1977年到1983年,《星球大戰》推出正傳三部曲,在全球引起巨大轟動,星戰ip就此走紅,而中國觀眾卻錯失了了解這個系列的第一個機會。

《獨立日》

第二,90年代後,中國觀眾的科幻片選擇。1996年的《獨立日》,1997年的《黑衣人》,再到1999,具有中國元素,八爺袁和平擔任動作指導的《黑客帝國》,中國觀眾們在為尼奧慢動作躲子彈的慢動作鏡頭而驚嘆。1999年11月,《星戰》前傳第一部《幽靈的威脅》登陸國內院線,這也是七八十年代錯過中國後,第二次進軍中國的機會。可惜的是,在此之前,中國觀眾已經經過90年代新一代科幻電影大潮的洗禮。《星球大戰》此時在中國的境遇依然尷尬,全球影迷仍舊為《星戰》系列痴迷,而在中國只有小部分觀眾開始關注這個背景設定複雜的超級ip。同樣是系列ip電影,相對漫威宏大的宇宙設定,星球大戰系列的觀影門檻則可以說是更高,全神貫注抓住每個細節,看完系列每一部作品才能get到其中的情懷、設定和上下聯繫,否則你或許連最核心的原理是什麼都不知道。

《幽靈的威脅》

1999年至2005年《星球大戰》推出前傳三部曲。至此星戰ip已經有了6部電影,但此時的中國觀眾已經見多識廣,不願再從1977年那版過時特效的星戰從頭開始了解這個系列。星戰ip在中國推廣了第二次機會又沒把握住。

克隆戰爭

第三,《漫威》的崛起,《星戰》的落幕。2009年,迪士尼收購剷除《鋼鐵俠》的漫威,2012年迪士尼收購剷除《星球大戰》的盧卡斯影業。至此,迪士尼同時手握史上最賣座,影響力最大的兩大系列科幻ip。2015年末,迪士尼發行的《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上映,全球票房狂攬20.68億美元,一度衝上全球影史票房榜第三位,僅次於《阿凡達》和《鐵達尼號》,這個影響力不用多說了,但在2016年的中國內地票房榜上,全球大爆的《星戰7》竟然只能排到第13位。跟第四位的《美國隊長三》差了4億多,而8.25億人民幣竟然已經是星戰ip在中國賣得最好的一部。

原力覺醒

對於電影工業發展較遲的中國來說,迎合商業大片時代而崛起的漫威顯然更符合年輕一代觀眾的口味。想打開中國市場的迪士尼在次年的《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中邀請了甄子丹、姜文強勢加盟。誰知炒房更慘,在內地僅僅拿到了4.76億,甚至還不如《熊出沒》賣得好。

俠盜一號

迪士尼的兩張王牌,《漫威》與《星戰》就像兩個時代的交接,漫威十年布局正在起飛,而《星戰》這個走過了40年,在全球影響極廣的超級大ip,直到「天行者傳奇」的最終章《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也沒能在中國這片土地火起來,實在可惜。

天行者崛起

相關焦點

  • 《星球大戰》為什麼在中國不火?
    要問《星球大戰》在中國為什麼不火?這是一個相對問題,只要搞清楚《星球大戰》為什麼在西方火就明白了。 並不是 每到《星球大戰》在國內公映的時候,就會出現大量文章來普及《星球大戰》的知識,包括其世界觀設定,還有在西方的影響力等等,卻很少挖掘《星球大戰》系列的根源,也很少直視這個系列電影在內地不溫不火的局面。 1、西方怎麼樣?
  • 好萊塢科幻電影拯救者《星球大戰》
    好萊塢電影一向是科幻電影的天堂,沒有哪個國家能與之匹敵,在科幻領域電影這一塊是當之無愧的霸主。喜歡好萊塢大片的人一定都知道星戰系列電影在70-90年代都有很深的影響力。星戰的故事結構實際取材於西方神話,並混搭了西部片和日本武士道等文化元素。
  • 星球大戰系列科幻電影-全集導讀
    最近在做科幻視頻-星球大戰8,星球大戰也算是一部史詩級巨作,筆者順便複習了一下之前的幾部,為小夥伴們捋一捋思路-部分材料來源於「百度+Google」星球大戰1-6部海報第3部 西斯的復仇-推薦看一下《星球大戰》系列電影是由盧卡斯電影公司出品的科幻電影。它的發布時間並不是按照故事的發展順序走的。
  • 科幻電影《星球大戰》系列,大家怎麼看那個行動遲緩的步行機器
    說起好看的系列科幻電影,《星球大戰》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星球大戰》系列電影是由盧卡斯電影公司出品的科幻電影。自1977年推出了《星球大戰》之後一發不可收拾,深受廣大科幻迷的喜愛。最新的系列電影《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於2017年12月15日在美國上映,奪得2017年全球票房榜冠軍。
  • 《星球大戰》系列電影原來這麼有趣!
    不過,就是這樣一部「扯淡」的電影,通過口口相傳火了起來。它獲得了1978年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獎、最佳服裝設計獎、最佳音響獎、最佳電影剪輯獎、最佳視覺效果獎、最佳配樂獎和特別成就獎六項大獎。自此《星球大戰》打開了科幻電影的新篇章,甚至很多人,看完電影把自己的信仰都改了。其中英國就有39萬人在自己的個人宗教欄裡填寫為「絕地教」。
  • 《星球大戰》系列電影六部連播
    喬治·盧卡斯創造的傳奇科幻系列再登中國熒幕 《星球大戰》六部曲4月28日至5月4日於CCTV6電影頻道播出 北京2014年4月30日電 /美通社/ -- 風靡全球的傳奇電影系列《星球大戰》將在「五一」小長假期間首次在CCTV6電影頻道六部連播,中國觀眾們將有機會在家欣賞這部深受影迷和粉絲愛戴的科幻經典之作。
  • 為什麼漫威在中國能成功,而星球大戰不行?
    這裡面綜合了很多的原因,其實星球大戰也火過,只不過時間太早了,那時的網際網路不像現在那樣那麼發達,而漫威碰到了當前的好時候了,並且逐漸形成了現在的漫威宇宙。 沒有在正確的時間和它相遇
  • 全球科幻電影大IP《星球大戰》第二期
    大家好,我是百家電影娛樂新人夢淚花開。今天我們來說《星戰》第二期:《星球大戰》之正傳三部曲1974年喬治盧卡斯拿著自己創作的科幻電影《星球大戰》四處奔波找投資商,最終獲得了福克斯的投資。電影得以在1977年順利上映,並在當年斬獲7.8億美元的票房成績,隨之開啟《星戰》系列40年來受熱捧的輝煌傳奇。
  • 全球最大IP《星球大戰》為何始終打不開中國市場?
    《星球大戰》同時也成為了全世界「科幻電影人」的夢想燈塔,詹姆斯·卡梅隆曾說:「我看星球大戰,會激動的尿褲子,我告訴我自己我要拍電影,就這樣我辭去了卡車司機的工作。」豐富多元、充滿想像力的創作手法,結合東西方文化的元素設定,再運用當時最高尖端的大量模型製作,配合當時美國的社會思潮,才成就了這樣一部享譽全球40載的龐大影視IP。
  • 科幻電影第一IP《星球大戰》,風靡了43年,這4個原因很重要
    對於全世界的科幻迷來說,1977年是科幻史上的重要節點,影史最經典的科幻片IP——《星球大戰》正是在這一年誕生,自此掀開了科幻電影的「稱霸時代」。43年來,「星戰」共推出了9部系列電影,2部外傳,1部衍生美劇,數字層面之外,是高達百億美元的票房和數以億計的粉絲擁躉。
  • 《星球大戰》系列徵服全世界,卻搞不定中國人?
    另據《綜藝》周刊消息,本片獲史上12月上映影片首周末票房第三,而前兩部則是同系列影片《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和《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然而,就這樣一部超級系列電影,似乎卻偏偏搞不定中國觀眾——上映首日僅四千多萬元票房,甚至不及同期上映影片《葉問4:完結篇》票房的一半。徵服全世界的「星戰」系列,徵服不了中國人?情懷牌?
  • 解讀星球大戰系列牛X電影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遙遠的星系……」如果說一部真正的經典系列能夠影響接下來幾十年間電影工業的發展軌跡,那麼《星球大戰》算是當之無愧,從標誌性的開頭到早已被玩壞的雷射劍,即便沒有看過《星球大戰》的人,也會或多或少在生活中觸碰到星戰文化。而對於星戰迷來說,《星球大戰》則早已跳脫出電影的意義,成為一種類似宗教信仰的存在。
  • 《星球大戰9》:北美預售票房擊敗《復聯4》,卻在中國遭遇滑鐵盧
    雖說這十年來,漫威憑藉著自家成熟宏大的電影體系贏得了大量口碑與票房,全球各地都有著極高的知名度,但如果真要評比影史上最具價值ip的話,一部科幻片是它永遠繞不過去的高峰,那就是《星球大戰》系列。擁有了一大批歐美粉絲後,星戰系列電影也屢屢創造奇蹟,21世紀前的六部正傳電影就不用多說了,每一部都是穩定的超級票房收割機,叫好又叫座,讓盧卡斯影業公司賺得盆滿缽滿。進入新世紀後,2015年的《星戰7》更是在全球拿下了20.68億美元的驚人票房,雖然2017年的《星戰8》被人有所詬病,但也13.32億元的好成績。
  • 橫跨42年的全球最大IP,《星球大戰》為何始終打不開中國市場?
    《星球大戰》同時也成為了全世界「科幻電影人」的夢想燈塔,詹姆斯·卡梅隆曾說:「我看星球大戰,會激動的尿褲子,我告訴我自己我要拍電影,就這樣我辭去了卡車司機的工作。」豐富多元、充滿想像力的創作手法,結合東西方文化的元素設定,再運用當時最高尖端的大量模型製作,配合當時美國的社會思潮,才成就了這樣一部享譽全球40載的龐大影視IP。
  • 《星球大戰8》中那些彩蛋,帶你回顧星球大戰系列電影!
    芬恩承受了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使命,為此他不得不勇闖敵營,面臨自己的曩昔。波·達默龍則要適應從兵士向首領的人物變換,這一過程中他也將承受一些血的經驗。星球大戰8有彩蛋嗎《星球大戰8:終究的絕地武士》現已在國內正式上映了,本片從頭讓人感到了星戰國際那種龐大、悲劇感、信仰,格式開闊,敘事有條有理,人物刻畫很用心,不是那種靠熱烈和花哨吸引人的派頭。
  • 今日排行前四的科幻電影《星球大戰8》墊底《復仇者聯盟》第二
    今日排行前四的科幻電影《星球大戰8》墊底《復仇者聯盟》第二下方有排行圖。四、《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是《星球大戰》系列第八部,是由美國盧卡斯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科幻動作片,由萊恩·詹森執導,黛茜·雷德利、約翰·波耶加、奧斯卡·伊薩克、亞當·德賴弗、馬克·哈米爾、凱麗·費雪領銜主演。《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故事緊接《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結尾,講述了遙遠的銀河系中恐怖政權「第一秩序」襲擊新共和國首都霍斯尼亞主星之後所發生的故事。
  • 《星球大戰》一點都不科學?淺析「太空歌劇」對西方科幻的影響
    《星戰8》《星戰9》在中國的票房都算不上太好。《星戰後傳》三部曲在中國的票房不待見,同時很多中國觀眾對於這個美國超級系列,從軟硬科幻的各種設定,再到故事劇情和人物角色塑造的質疑,get不到和吐槽的人越來越多。比如最典型的能夠星際旅行的人物,結果還在用光劍。
  • 四部星戰系列電影,《星球大戰》排第二,第一裡程碑事件!
    4、《星際之門》是米高梅電影公司以1994年的賣座電影"STARGATE"為藍本延伸製作的電視影集;由因"MacGyver"《百戰天龍》而揚名海外的Richard Dean Anderson領銜主演,其餘演員包括Michael Shanks,Amanda Tapping,Christopher
  • 深度解析《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為什麼它在中國特別的冷門
    《星球大戰》(英文翻譯:Star Wars 簡稱:星戰) 乃是美國大名鼎鼎的導演喬治·盧卡斯所監製拍攝的系列科幻電影。1977年開始上映的《星球大戰》三部曲中,影片中的人物及故事據稱是參照當時的越南戰爭還有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的《戰國英豪》創作而成的。
  • 《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震撼上映,同名漫畫《星球大戰》系列...
    作為《星球大戰》系列電影的第八部,《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自北美上映以來便實現周末票房「三連冠」,登上了北美2017年票房收入冠軍寶座,據悉本片將於1月5日正式登陸中國院線。自1977年問世以來,《星球大戰》已成為電影史上最具影響力的科幻史詩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