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o
東京學藝大學教育AI研究プログラム就讀
致遠教育任課老師
最近,有不少即將入境日本的同學來問,在日本讀教育學推薦去哪個學校?入學後具體是什麼感覺?不想當老師的話,適合讀教育學嗎?
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首先Coco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上課的畫面:
沒錯,這就是我這學期上課時,教授利用VR教學的畫面!
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線下課程全部變成了網課,學藝的教育學教授大佬們紛紛各顯神通,順手實踐起來各種炫酷魔幻的線上教學方法。比如,如何改變直播的聲音,如何將鏡頭裡的自己變為虛擬人物,如何把教學做成橫版2D闖關遊戲等等等等。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在日本教育學名門 - 東京學藝大學大學院 - 讀教育學是什麼體驗。
01 東京學藝大學的課程
東京學藝大學,簡稱東學藝,學藝大,學藝,是教育系大學,可以理解為國內的師範大學。近年重組了大學院的課程,並且新增了「教育AIプログラム」。
(東京學藝大學正門)
這個新增的「教育AIプログラム」,全稱是教育支援合作實踐開發專攻 - 教育AI研究項目,簡稱「教育AI」。專業名聽著可能讓人比較迷惑,但是實際學起來,每天可是充滿了期待和開心!
首先,教育AI的課程主要由專攻必修,專攻選修,公共大課三部分組成。
舉例來說,教育AI必修課是「人工智慧概論」,是由日本最早進入機器學習領域的大佬遠藤太一郎老師上課,主要內容是一起討論教育和人工智慧如何結合。
選修課,例如「機械學習 深層學習論」「多媒體情報解析論」「教育和商業」「環境設計系先導的教育應用實踐論(藝術設計)」的老師們也都是非常厲害的人物。
像正木賢一老師,在課上的提言「生きることを面白くする人間を育てる」(培養能使生活變得有趣的人)真的非常觸動人,讓人覺得教育學還需要花很多很多時間去發現和探索。
(正木老師的研究所)
公共大課「教育支持合作概論」「教育合作與現代社會」會針對教育真實案例和課題自由討論,或者是和對教育很關心的企業直接對話交流,非常有意思有啟發。
另外重點安利一下,スタディサプリ教育(輔助教學)AI研究所所長,小宮山利惠子老師。原本是國會議員秘書,除了研究所的工作以外,主要在學藝大和東工大上課。跟著小宮山老師,能學到很多有關EdTech,教育AI的東西。
02 學藝大的教學
大家覺得什麼教學是無聊無效的呢?
有沒有那種知識進不去大腦,只從大腦皮層飄過的經歷呢?
在學藝,填鴨式教育是仿佛禁區一樣的存在。學藝大一貫奉行教育學中的構成主義,同時最喜歡搞「メタ認知」(元認知,英:Metacognition)。
元認知就是,「對認知的認知」,「對思維的思考」,「意識到自己的意識」的高級思維能力。加上大佬教師們獨特的教學手法,儘管由於疫情,今年是線上教學,每節課還是有趣而高效率,知識就那樣自然而然的進到腦子裡了。
而且,就算本科是教育學的同學,讀學藝大還是會給你驚豔的體驗,令人熱血沸騰,因為老師們真的太會教了。聽學藝大的大佬教授們上課,除了能學到很多知識,還能感覺到大佬教授們獨有的個人特色和魅力,高效有趣的教學設計和膽大新穎的教學理念,讓人印象深刻。
03 學藝大的老師們
據我了解到的學藝的老師們,都有差不多的經歷:曾是現職某小學校長,或是資歷很深的小學教師,或是小中初高大學老師全部做過的老手教師,以及共通的一點:對教育抱有極大的熱情和激情。
大佬們會經常分享自己的故事,包括怎麼建成了一個學校啊,怎麼混入國會當議員,讓政府多給教育撥款啊,深度剖析公務員和教師的薪資待遇啊等等。
關於學教育學就一定去做老師這件事,這裡想跟大家分享幾個教授課上說過的話:
「你們要作為教育設計師活躍於世界」,「希望你們之中可以有人改變日本的教育」,「將來就當個老師啥的,不需要這麼局限自己」,「改變教育」!
04 學藝大的雙學位交換制度
學藝大的雙學位制度,最吸引人的是,有機會深度體驗中日韓3國的教育系頂尖名校。只需要向學校提交申請,就有機會去北京師範大學和首爾教育大學交換學習。修了條件是10單位加提交修論。
港中大同樣在申請範圍,但是學藝的日本人學生最嚮往的還是北師大。同時,為了去北師大交換,從學部就開始學習中文的學生非常多。
聊到學習中文,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喜歡中文的木村守教授,他跟中國留學生有機會就用中文交流。也很鼓勵日本人學生研究中國的漢字,曾參與過北師大與學藝大交換老師的項目。
(今年修士1年級出了一位第19屆漢語橋優秀獎獲得者)
另外學藝大和一橋,東外也有單位互換制度,圖書館也可以相互利用。
05 學藝大的學生,除了上課還能做什麼
近年,學藝的情報教育專業的學生激增。大概因為日本近年為了增加IT人材,把編程加入了小學課程。課下時間去教孩子編程,組織參與編程教學活動,已經快成學藝學生們的定番。
學藝大主張產學聯合,和Mistletoe Japan一起共同運營了「Explayground」(=[Experiment][Expand][Extreme]×[Playground])。
因此會得到特別多實踐,創新,開發的機會。今年某學部生和老師一起設計了,有利於小學生學漢字的方法,順利在漢研出版成冊。同一個研究室的學姐去年還參與了某公司教育系統的設計。
(在teams開展的留學生與日本小中高學生的交流會)
關於考日本的教師資格證,學藝的前輩是這樣形容的:
「啊,在學藝學部的時候,有些課修完了之後,去考教師資格證很輕鬆的」
06 疫情下的學藝大
今年由於疫情,從春學期開始實行線上教學。
學藝網課常用軟體
學藝大老師們對線上教學熱情很大,原本就有部分老師和研究室做線上教學的研究,突然學藝自己也要線上了,充滿了可以實踐想法的興奮氣氛。
(使用線上教學神器school talk模擬教學)
利用VI教學
網課的同時,大佬們也順手安利了大量有意思的線上教學的方法,比如,如何改變直播的聲音,如何將鏡頭裡的自己變為虛擬人物,如何把教學做成橫版2D闖關遊戲等。
老師在示範多種線上教學的手段
春學期結束,學校自身就網課的滿意度做了一次調查。從結果看,今年全線網課,學生和老師雖然整體趨向於滿意,但是都共同期盼著可以見面的那天到來。
想念圖書館樓下的note cafe
在note cafe度過了好多有趣時光
07 疫情下的學藝大
在東京學藝大學大學院讀教育AI的體驗分享,今天暫時先聊到這裡。大家對教育學感興趣的話,歡迎來致遠教育我們繼續聊哦。
最後分享一句,學藝的學生最怕聽到的話:「あなたの教育観古い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