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還要從局中法度開始說起。
真選組一共有四十五條局規。(後來加成四十七條,在《銀魂》中出現了八條)
除二十一條外,一旦違反即切腹謝罪。
第四條(漫畫529話)局長不在之時,由副長擔任隊伍指揮,隊士們應遵從指示。第十二條 只允許於屯所內閱讀Magazine(マガジン),其他一律為禁書。第十七條 重要議會與儀式等場合手機必須關閉電源。第二十一條 通敵背叛者,就地正法。第二十五條 (動畫185話 追加條目)每人有義務一天消費五瓶蛋黃醬。第四十五條 死後不可變成鬼,武士要毫無留戀地成佛。第四十六條 萬事屋的都是討厭的傢伙,只有新八要有禮對待。(近藤的條款)第四十七條(漫畫535話)即使違反了所有禁令,也要活下去!(土方決戰前補充的條款)
在描寫新選組的電視劇和電影中,也可以找到相關的畫面。
一、不得背離武士道精神。二、不得脫隊。三、不得隨意徵收金錢。四、不得隨意捲入官司。五、不得為私事爭鬥。違者切腹謝罪。
作為新選組象徵的這一隊規在書籍中首次出現,乃是昭和四年(1929年)子母澤寬的著作《新選組始末記》。子母澤寬以「局中法度」之名,將這五條紀律進行了介紹。
而永倉新八的回憶錄《新選組顛末記》所記載的隊規卻只有四條(就是以上規定沒有第五條的版本),而且沒有正式的名稱。
雖然似乎新選組在成立不久後就制定了這些規定,但真正得到落實,恐怕是在新選組將屯所遷至西本願寺後了。
這些規定大多遵守「一罰百戒」的原則。
在伊東脫隊後,隊規變得愈加嚴厲。
為什麼猩猩筆下的「局中法度」有如此多條,除了惡搞的原因,恐怕還參考了後來土方歲三所制訂的十條「軍中法度」。
一、遵守士道,進退皆需聽從隊長指示。二、嚴禁私下討論敵我實力對比。三、嚴禁貪圖口腹之慾。四、不論晝夜,遇有急變,皆不可騷動喧譁。需身心沉著,靜待上司指令。五、縱有私怨,也不得在戰場上爭執。六、出陣前需飽餐戰飯,勒緊縛甲帶,注意檢查槍或太刀的目釘。(連接刀柄與刀身的釘子,若此釘不緊,易使揮刀時刀身脫落)七、關於敵人的棘手之處或弱點,凡有發現之處,皆不可猶豫,需當即報告上司,即便情報有誤,也不予追究處分。八、若隊長戰死,隊員也應盡數戰死。若有膽小鼠輩,逃出虎口以求生者,其罪當處斬或輕罰,皆依其平日品行而定,故組眾臨陣前當有舍卻生死之覺悟,不可有苟且偷生之行徑。九、激戰之中,不得回收組頭以外的戰死者屍體,不可臨陣退縮,需盡忠竭力。十、戰勝後嚴禁掠奪或強制徵收民間財物。即便上司有命,亦皆須按武士禮法而行。(此處參考百度用戶abdiel3在百度知道對軍中法度的翻譯)
新選組的歷史就是派系鬥爭的歷史,其最後一次鬥爭是誅殺伊東甲子太郎。也就是」油小路事件「。
而《銀魂》中,真選組動亂篇就是以此事件為參考而作的。
伊東甲子太郎在新選組中擔任參謀(慶應元年),但並不似近藤、土方歲三等人一般向德川幕府宣誓效忠。他深受水戶尊王攘夷思想的影響,尊敬天皇遠遠勝於幕府。
這也是猩猩要安排他跟高杉聯手的原因之一吧。
伊東自知和新選組佐幕路線的分歧,便欲帶志同道合的隊友退隊。然而新選組是禁止退隊的,除非被開除。伊東只好佯裝盡忠職守,伺機退隊,而且不遺餘力地挑選自己志同道合之人,壯大自己一派的實力。
他甚至策反了近藤的心腹,譬如藤堂平助就完全成了伊東派。藤堂和伊東同出於北辰一刀流門下,在來試衛館之前甚至曾在伊東的道場修行。伊東得以入隊,大概就是藤堂的推薦使然。
慶應三年三月,伊東以御陵衛士的身份離開了新選組。
與他一起脫隊的共十四人(在《銀魂》中明確提到名字的只有筱原),其中齋藤一乃是受意於近藤的間諜。
《銀魂》中衝田代替了齋藤的角色。
歷史上的衝田總司行刑的另有他人。
乃是與伊東關係親密的山南敬助,新選組的另一個副長。
不過在他脫隊的時候,他已經在土方的計策下當上總長,被架空了實權。空有頭銜、無事可幹的山南,可能正是在同門伊東的勸說下,率先離開了新選組。一種說法是他正是伊東布下的第一步棋。
但是,山南最後還是被從壬生騎馬追來的總司說服,回到了屯所。
面對總司」你以為可以逃走嗎「的質問,山南苦笑道:」還是沒有辦法和總司刀劍相向啊。「
山南是一個溫和的人,和總司關係要好。
山南回到屯所,鎮定地聽完了近藤的宣判,從容說到:「德蒙切腹,不勝感激。」
然後便和之前的隊友們交杯飲水作別,並拜託總司為其介錯。
而後,他幽幽拔出小刀,插入下腹,並劃了筆直的一道線。
據子母澤寬《新選組始末記》載,山南切腹之際,和他互定終生的明裡來到了窗外,站在走廊裡不斷呼喚他的名字。
為表達對山南之死的哀悼,伊東作了四首和歌。其中一首寫道:
「春風拂過誘山櫻,散落可曾有人惜。」
而《銀魂》中,伊東「老師」的稱呼和與真選組大家一起飲酒的畫面,其實是歷史上伊東死前的場景。
慶應三年十月十八日,伊東收到了近藤的邀請他赴宴的來信。
隊友中也有人懷疑有詐,勸他不要前去。伊東卻笑著表示不會有危險,執意前往油小路街。
宴會中,不止近藤,土方、山崎、原田等人也不斷喊著「老師」、「老師」向伊東敬酒。伊東並非不知道新選組歷來的肅清之事,卻還是有所託大,小覷了新選組。
伊東被新選組灌得大醉,被新選組的隊員們暗殺,享年三十三歲。(墓碑上記作二十三歲)
伊東的屍體被拖到油小路的路口,被新選組當作誘餌引出了其部分殘黨。
御陵衛士自油小路事件後便不復存在,新選組最後的同室操戈也就此落下了帷幕。
給了這個如此冰冷殘酷的事件一個溫暖結局,不得不說《銀魂》真的是一部值得反覆回味的作品。
那麼關於油小路事件就講到這裡,最後小編也像伊東君一樣和一直陪伴小編的大家說一聲謝謝吧。
有緣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