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主們的黃金時代正在來臨。
7月5日,頭部up主敖廠長在B站發布題為《【敖廠長】一個重要決定和一些真心話》的視頻,高調宣布自己回歸B站,並達成獨家內容協議。視頻中,敖廠長頗為興奮地說道:「我和B站正式籤署合同展開長期的獨家合作,我非常高興B站能夠為我提供豐厚的創作條件……」
(敖廠長回歸之後,B站董事長兼CEO陳睿給他充了電)
根據行業媒體報導,B站方面開出了4000萬的天價跟敖廠長籤約,這次4000萬籤約費包含5年合作期,知情人士爆料稱其構成方式包括兩部分,B站給敖廠長在視頻發布和商業廣告兩部分都做保底,視頻發布每年保底給500萬元費用,商業廣告每年B站保底給敖廠長300萬元的訂單,超出另算。
雖然之後B站否認了4000萬的出價,但是一個足以讓西瓜視頻「吃驚」、讓敖廠長大呼「豐厚」的價碼,想必低不到哪裡去。
過去,up主這份職業一直被形容恰飯不易,空守著流量這座金山無法變現。如今up主們突然被推到了時代的風口浪尖,前有西瓜視頻千萬級別挖角巫師財經,後有B站數千萬級別拿下敖廠長長期獨家,頭部up主們正在經歷一個可以盡情商業化的黃金時代。
這是好是壞呢?
up主們的商業化之路:中小up主們mcn化,頭部up主主播化
在頭部up主們身價起飛之前,中小up主們的商業化已經走過了一段時間,呈現出的典型特徵便是mcn化。
今年4月,因拍攝疫情期間的武漢vlog走紅的up主「林晨同學」在B站發布了題為《親身經歷,曝光某些公司有多黑暗》的視頻,控訴mcn機構的空手套白狼。
「林晨同學」控訴的內容包括:疫情期間強制安排商務合約,將up主找工作視為違約,籤約後的3個月沒有得到任何平臺承諾的資源等。
據悉,和他一樣的up主還有三十幾位,均為粉絲量從幾萬到數十萬不等的中腰部up主。
這意味著,up主群體已經沉澱足夠的商業價值,吸引mcn機構的進場。mcn機構潤滑了商業投放和up主們之間的關係,提供了更多恰飯的機會;雖然在這個過程中不乏黑心機構和坑錢up主,雙方也就利益問題產生了諸多紛爭,但不可否認的是up主們的確賺到了一些錢。
事實上,打開B站會發現,越來越多的up主都習慣在簡介欄留下商務聯繫方式,順著這個聯繫方式找將過去,對話框那邊的大概率是mcn的商務。
至於頭部up主們,反倒在過程中束手束腳。這主要是由於大up們籤約商業風險的太大。2020年5月,在B站擁有 600 萬粉絲,全網有 2000 萬粉絲的知名 UP 主翔翔大作戰就與自己籤約的mcn機構「震驚文化」鬧掰了。
5月20日,翔翔大作戰發布了一條題為《翔翔大作戰這個帳號可能要和大家說再見了》的視頻;5月25日,又發布了一支題為《對於此次事件,我有一些話想說》的視頻。兩支視頻的控訴和「林晨同學」大同小異,都是關乎mcn機構和up主的權利不對等。
在發布完視頻之後,翔翔大作戰的更新永遠停止在了2020年5月25日。
這個代價卻遠比「林晨同學」高。可能是由於早已預料到有這麼一出,mcn機構早已獲取了up主小翔哥的帳號密碼,因此在事發之前就凍結了翔翔大作戰的抖音、微博等帳號。
如今,平臺加速入場,直接以長約的形式確立與頭部up主們的合作,越來越發展出當年直播平臺籤署大主播們的姿態,對於頭部up們的變現來說構成了利好。
一擲千金,B站需要守衛自己的頭部陣營
在選擇直接用重金籤下頭部up主之前,B站也曾嘗試過多種方法對up主們的物質激勵,包括激勵計劃、允許定期恰飯視頻等,但在增收方面始終乏力。
很多頭部up主們都做過「這些年我當up主到底賺了多少錢」的視頻,比如「機智的黨妹」就曾經做過一期《300萬粉全職up主到底有多賺錢?》的視頻,說保持2019年的年收入五六年後可以在浦東買一個兩居室,以此計算其年收入介於50—100萬之間。
(黨妹是B站最賺錢的幾個up主之一,但這個收入在頭部主播們看來,不過是:就這?)
當然,不是所有的up主們都有黨妹這麼賺錢,2019年,同為2019百大up主之一、B站萌寵板塊頭部up主「花花與三貓CatLive」曾在錄製的一期視頻裡透露,自己這兩年來在B站、頭條和Youtube等平臺上累計收穫了1000萬粉絲,期間累計收入到達到90萬元,包括來自粉絲打賞和流量分成的70萬,以及商務廣告費20萬元。以此計算,年收入約為45萬。
不過,這些收入還需要排除視頻拍攝成本,團隊分成(比如「花花與三貓CatLive」就是兩個人的團隊),團隊也沒有五險一金,綜合折算下來收入性價比並不高。
這也是很多up主做著做著就斷更了的原因。比如在B站有50萬粉絲的林晨同學,就曾在視頻中表示,疫情結束之後會重新回歸職場。之後,他便在4月28日更新完最後一支視頻後斷更。
如果說「守著流量金山只能緩慢變現」尚且是一件可以忍受的事,那麼外部力量的挖角無疑是一件打破平衡的行為。300多萬粉絲的巫師財經可以拿下千萬合約,那麼同樣粉絲數甚至千萬粉絲的百大up主們很難不對這個行為動心,畢竟這是一次性拿到自己20年收入預期的買賣。
動漫經濟學曾在《不止是錢,巫師財經為何手撕B站?》一文中闡述過視頻自媒體的邏輯:相比於微信公眾號時代,視頻平臺擁有遠大於微信的權限。目前,各大短視頻平臺的內容分發模式大都是算法推薦制,播放量與粉絲數並不直接掛鈎,而是與AI的判斷直接相關;而在AI算法上,平臺具有絕對主控權。比如「局座」主張召忠,在B站有400多萬粉絲,但播放量數據波動很大,高的有近600萬播放量,低的不過幾萬播放。
這意味著,由於算法推薦機制的黑箱機制,哪怕用戶真的被限流了,也沒有足夠的證據和反抗;同時平臺運營手中還有推薦位資源,進一步左右流量。跟平臺的親近程度,決定了該up主的崛起還是衰弱。這也是B站在聲明中說自己對巫師財經所說的「願意投入運營資源」。要想打破這種不平等,頭部創作者唯有和平臺籤下天價合約,靠資金意義上的沉沒成本來約束對方。
目前,西瓜視頻在天平的一端給出了足夠高的背叛價碼,B站想要保住現有的頭部梯隊,除了感情分之外,也需要在商業上有所動作。
除了籤回敖廠長之外,未來B站可能會在頭部up主陣營中有更多動作。而在投入如此巨額的支出之後,B站必然會嘗試建立up主變現的新途徑,猜測一下,比如直播帶貨。
而不論是巨額籤約的常態化,還是新業務的建立,對於當下頭部up們都是利好。這意味著up主們賺大錢的時代或許正在來臨,辛辛苦苦一年幾十萬的時代或許真的一去不復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