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半導體之父張汝京:被臺積電起訴8年,一山終究難容二虎

2020-12-25 藍天說

說起現在梁孟松博士與蔣尚義博士的中芯國際內訌事件,其實兩人的境遇還類似於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與中國晶片教父張汝京,都有一種一山不容二虎的態勢。不同的地方在於,張忠謀曾一心把張汝京逼入絕境,而梁孟松只是為了自己該有的尊重,我們來了解一段中國半導體之父張汝京先生的不甘歷程。

中國晶片教父與臺積電晶片教父的歷程:相似的人生軌跡

張汝京與張忠謀的歷史軌跡非常類似,兩個人都是因為一些歷史問題從大陸移居臺灣,青年時期在臺灣取得斐然的成績,壯年時期奮鬥在美國的德州儀器。

他們回國以後都致力於中國半導體事業的發展,兩人都是半導體領域的泰鬥人物,一個創辦了世界第一的臺積電,一個創辦了世界第三的世大。

不同的是後者更像商業總裁,前者更像愛國志士,同樣的路卻開出了不同的花,還有一點不同在於,張汝京要比張忠謀年輕10歲以上,有更多的潛力。

德州儀器:年齡相差10歲的兩個人,人生軌跡出現交集

張汝京結束了在美國的學業生涯以後,來到了美國的德州儀器工作,德州儀器在世界範圍內是能排進全球TOP10的存在,德州儀器讓兩個年齡相差了10歲的人出現了交集。

張忠謀已經是德州儀器的副總裁,這個職位的概念很強大,當時能在美國的企業總部坐上副總裁的位置,全天下那麼多華人,只有張忠謀一個人做得到。

張忠謀憑藉一身過硬本領帶領德州儀器,一次又一次突破,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企業,不過坐上的卻是副總裁而不是工程總監之類的,足以見得他的商業天賦也不在話下。

10年後張汝京與張忠謀在臺灣相遇:再見已是商場敵人

1958年進入德州儀器後,1985年張忠謀回到了臺灣,1987年創辦了臺積電,是全球第一家專業代工公司,此後十年迅速拿下了全球70%左右的市場。

張汝京在德州儀器工作了20年,他帶領自己的團隊,幫助德州儀器在世界範圍內建造了許多晶圓廠,並且在核心技術領域繼續突破,進一步鞏固了德州儀器搖搖欲墜的世界第一的位置。

張忠謀與張汝京有10年左右共事的經歷,他深深知道張汝京有怎樣的實力,就單論技術而言,絲毫不亞於自己,可是張汝京還是回到了臺灣創業。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張汝京的信念很簡單,他要振興祖國的半導體行業,他在德州儀器的時候就深感祖國半導體事業多麼糟糕,幾乎為0,無人問津。

在臺灣創立的世大,3年的時間就來到了全球第三的位置,這速度比臺積電要快很多,並且做的是和臺積電一樣的生意,一山不容二虎,兩虎相爭,必有一死,張汝京從此難逃張忠謀的控制。

張忠謀狀告8年,張汝京被毀

張汝京不懂商場規矩,在德州儀器的時候真的就是一個工程師,張忠謀老謀深算,來了一招釜底抽薪,自己莫名其妙就成了世大的老闆,張汝京含恨回到大陸開始第二次創業。

2000年,世界半導體領域已經發展了半個世紀之久,大陸依舊沒有起色,中芯國際在上海應運而生,打響了我國半導體領域的第一槍。

依靠先進的技術,中芯國際一度威脅到臺積電世界第一的位置,張忠謀再下殺手鐧,利用關係在美國狀告張汝京洩密,8年狀告毀了張汝京先生的滿腔熱血。

張汝京離開中芯國際,赤子之心無處揮灑

8年狀告出現了兩個轉折點,第一轉折點是狀告的第5年張汝京向臺積電支付了1.75億美元專利費,中芯國際物質資料嚴重受損;

第二次轉折點是在狀告第8年,張汝京被判撤離離開中芯國際,且3年以內不得從事半導體行業,至此,中國半導體之父,再難有所作為。

他前後創辦了兩家晶片公司,不過再難有一家能像中芯國際這樣,扛住祖國晶片製造的大旗。

張汝京:單純的科研工作者

張汝京從未把公司營利看作一回事兒,他一心只想提高祖國的半導體實力,攻克尖端科技技術,在世大的時候是這樣,在中芯國際也是這樣,後來的創業也是這樣。

這麼純粹的一個人,依然不能逃脫臺積電的資本遊戲,我們也沒有在他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將他保護起來。

有人說,以張汝京的實力,完全可以去三星,藉助三星的力量幹翻臺積電,只是70高齡的他,20年來,他一直植根於祖國的晶片製造事業,從未放棄。

點擊關注,獲取更多科技資訊

相關焦點

  • 張汝京年過七旬再創業:不做晶片代工做晶片產品
    當時,張汝京身兼臺灣中華開發的員工和華潤上華總經理,他不得不回到臺灣,轉而參與中華開發投資的世大半導體的建設。三2000年,成立僅3年的世大半導體實現盈利,作為總經理的張汝京和他們的團隊功不可沒。此時的世大也迎來了臺灣兩家更資深的半導體工廠——臺積電和聯華電子的競購,最終以50億美元作價賣給了臺積電。
  • 一山不容二虎?蔣尚義回歸中芯國際,梁孟松立即提交辭職信
    梁孟松和蔣尚義都是晶片界的智者,都是臺積電曾經的名將。如今,蔣尚義要回歸中芯國際,梁孟松在董事會上就立即提出辭職,並提交了辭職信。這難道是一山不容二虎?還是另有其他原因?我們細品嘗一下這個瓜。1、梁孟松戰功彪炳先說梁猛松,他畢業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在AMD工作、臺積電、三星等大廠都工作過。他的發明專利近700項。
  • 中芯國際反覆內訌背後:半導體設備被卡脖子結下的無奈苦果
    20年前,被譽為華人世界半導體產業第三號人物、美籍華人張汝京,因為機緣巧合,在上海張江創辦了「中芯國際」。他的目標是把中芯國際打造為具備行業話語權的公司,大白話說就是成為臺積電那樣的標杆企業,一消胸中塊壘。當時,因創辦的世大積電被悄悄作價50億美元賣給臺積電,張汝京憤然辭職。
  • 收案信息 | 一山難容二虎:「路虎」商標起波瀾
    收案信息 | 一山難容二虎:「路虎」商標起波瀾 2020-05-09 21: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視頻周刊|理想汽車IPO;中國半導體之父張汝京;茅臺是怎樣變味的
    被猜想是拼多多的神秘天使投資人,有中國巴菲特之稱的,「富貴閒人」 段永平;3. 中芯國際上市,背後的傳奇締造者,中國 「半導體之父」 張汝京;4. 人民日報學習小組批評茅臺酒,茅臺為什麼 「變味」 了?
  • 一山難容二虎,中芯國際將何去何從?
    12月15日中芯國際召開臨時董事會,就邀請蔣尚義回歸擔任副董事長、執行董事一職進行投票表決。 對於這一任命,梁孟松直言,「我感到十分錯愕與不解,因為我事前對此事毫無所悉。」 2017年11月,梁孟松被董事會任命為聯合執行長,彼時中芯的市值只有 300 億人民幣,接下來的幾年,接連攻破 45nm、28nm 到 14nm 等多個關鍵節點,如今中芯的市值已經超過 4000 億元。 梁孟松出生於1952年,現年68歲。
  • 中芯國際高層人事巨震,一山難容「臺積電二虎」?
    技術大牛二度回歸12月15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蔣尚義獲委任為公司第二類執行董事、董事會副董事長及戰略委員會成員,自2020年12月15日,也就是即日起生效。現年74歲的蔣尚義,在半導體行業具有超過45年的經驗,是當之無愧的技術老將。
  • 為什麼臺灣會有臺積電這樣的高科技企業?
    臺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中佔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臺灣擁有臺積電、聯發科、日月光、聯電等半導體巨頭,其中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是臺灣半導體產業的核心企業。為什麼臺灣的半導體產業這麼發達?為什麼會有臺積電這樣的高科技企業?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 臺海觀瀾|臺積電是怎樣煉成的(四)
    經濟觀察網 王義偉/文當張忠謀和他的臺積電在臺灣島內風生水起之際,張汝京也在美國德州儀器大放異彩。現在回過頭看,張忠謀和張汝京應該是德州儀器發展史上最出色的兩個中國人。不同的是,張忠謀的優秀體現在管理和謀略上,張汝京的優秀更多體現在動手能力,他是德州儀器首屈一指的「建廠狂魔」。
  • 2000年張汝京拍著桌子大喊:張忠謀你是個沒有愛國精神的人!
    2000年張汝京拍著桌子大喊:張忠謀你是個沒有愛國精神的人! 當年張汝京跟張忠謀對大陸態度理念不合,一怒之下帶著300名晶片工程師,從臺北來到上海,建立了大陸最先進的晶片製造基地,這造就了如今的中芯國際!
  • 中美半導體戰爭之二 繁花與荊棘,兩岸半導體早期發展簡史
    2008年開始這場投資盛宴用四萬億來點火,以土地財政為燃料,在中國點燃了不斷燃燒的投資火炬,由此中國的投資和消費都上了一個數量級。2008年,我們以此為界,回顧早期兩岸半導體發展歷程,溫故知新。2008年前臺灣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簡史。
  • 【臺股看過來】三星難撼動臺積電半導體布局優勢 富士康網際網路轉型...
    【臺股看過來】三星難撼動臺積電半導體布局優勢 富士康網際網路轉型有效市佔率達30% 文/editor2020-11-23 08:50
  • 一山難容二虎,4000億晶片巨頭的「內鬥」又開始了?
    中芯國際在「諸事不順」的2020年,演繹了什麼叫「屋漏偏逢連夜雨」。外患還未解決的情況下,內憂又來了。在晶片行業愈發受到重視的情況下,中芯國際的市值也達到了驚人的4000億,儼然成為了半導體領域的巨頭之一。然而近期中芯國際卻曝出了一個大瓜,CEO梁孟松竟在董事會上提出了辭職,而辭職的原因竟是因為蔣尚義的回歸。
  • 新唐科技完成收購松下半導體相關業務;三星李在鎔被起訴操縱股票...
    2 【臺積電與6所大學合作開設半導體學程,培養先進位程人才】 9月1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導,為培養先進位程人才,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決定在臺灣6所大學開設 「臺積電半導體學程」。
  • 迎來蔣尚義卻失去了梁孟松,中芯國際真「一山難容二虎」?
    1974 年畢業後,蔣尚義曾在德州儀器和惠普公司工作。隨後,於 1997 年返回中國臺灣,任臺積電研發副總裁。於 2013 年底退休時,蔣的職位是共同營運長。後蔣尚義曾擔任臺積電董事長顧問、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及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