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受疫情影響,線下招聘會縮水,就業信息溝通劇減,高校原有的就業指導機制運行受到衝擊……史無前例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頻頻襲來。
如何為這些年輕學子提供最切實的就業創業服務?如何幫助他們在特殊時期重振信心?在青島,共青團工作版圖上的一張網正悄然織就。「將就業服務精準到個人,協同政府其他職能部門有效參與,進行最大化的社會動員,這對我們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團青島市委書記張海軍介紹,通過建設就業崗位資料庫、組織「雲上招聘會」、建設省內外重點高校「青鳥驛站」等渠道,團青島市委積極打造人崗精準智能對接平臺、青年人才與地方發展供需對接平臺、聯繫凝聚青年平臺,盡最大努力吸引青年人才來青島幹事創業。
打通崗位端和學子端
非常時期當行非常之舉。團青島市委專門成立工作專班,分設崗位徵集組、青年人才組、綜合聯絡組、網絡宣傳工作組4個協調組,打破部門界限,協同作戰,提高效率,精準定位服務群體,實現「人才 崗位」精準對接。
在打通崗位端方面,團青島市委發揮共青團組織動員優勢,主動對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開發崗位需求。通過全媒體發布需求,面向社會廣泛徵集崗位。
整理匯總崗位信息後,團青島市委建立了就業崗位資料庫。結合青島市「雙招雙引」和產業發展重點,共設計了7場「雲上招聘會」,通過在線直播互動向青年人才介紹企業情況,推介優質崗位。同時利用團青島市委官方微信和「青鳥計劃」小程序及時分類精準推送,定期更新發布。
目前,「青鳥計劃·唯才唯青島」青島市青年人才「雲上招聘會」累計發布2.4萬餘個優質崗位,全媒體平臺直播吸引超280多萬人次觀看,獲得了企業和青年人才的極大關注。
學子端的打通顯然更費周折。團青島市委一方面發揮學聯等平臺作用,加強與在青高校團委溝通,保持與全國各重點高校「青鳥驛站」聯絡;通過各區市團委廣泛聯繫青島籍高校學子,建立學子微信群,及時推送企業崗位信息、就業創業政策及家鄉發展資訊,吸引學子主動「種草」;同時,摸排「智慧團建」系統登記學子信息,建設高校學子和優秀青年人才資料庫,並按照專業情況、個人需求、就業意向、家庭情況等條目,進行數據實時動態更新、管理和分析。
精準對接,讓服務有溫度有力度
「通過團委給我的電話,我才知道有『新區籍高校在讀學子微信群』。」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的研二學生宋同學說,「加入群聊之後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貼心,團區委工作人員經常在微信群中針對就業、創業等實際問題進行解疑答惑,還會及時推送招才引智政策,對我們這些畢業後想回家鄉就業發展的『遊子』無疑是莫大的幫助,我們親切地稱呼他們為『團委大大』。」
在通過「青鳥計劃」小程序了解到西海岸新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就業實習崗位信息和相關人才政策後,宋同學向心儀的企業投出了人生中的第一份簡歷。目前她已經通過面試,等新冠肺炎疫情穩定後就可以實習,「想想馬上就能夠回到自己的家鄉工作生活,還是蠻興奮的」。
服務高校畢業生就業,精準對接需求、提供精準服務是關鍵。青島共青團組織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動員各鎮街團(工)委、教育系統團組織等,面向全國重點高校的青島區籍學子群體進行深入摸排,通過各級團組織聯繫凝聚青島籍重點高校學子2700多名,並有針對性推送「雲上招聘會」的崗位信息。
同時,加強與各駐青高校團委溝通,通過高校團組織擴大「雲上招聘會」覆蓋面。例如青島理工大學建立了「校團委-學院分團委-輔導員-班級就業聯絡員-學生」五級網絡,並針對不同專業學生的需求開展精細化、個性化服務。青島理工大學團幹部「一對一」包幹服務236名未就業重點服務對象,對照需求和困難採取有針對性的實際措施,為求職困難學生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
線上推薦崗位廣覆蓋,線下來青就業有服務。團青島市委依託青年之家打造共青團線下服務陣地,建立了高校學子服務社,為青年學子提供精準有溫度的服務。同時整合各種資源,建立「青年人才驛站」,打造來青的青年人才綜合服務平臺。
團城陽區委聯合有關部門設立的「青年人才驛站」,免費向來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7天的短期住宿,還配備了專門團隊全程為入住者提供信息諮詢、就業指導、政策解讀、發展推介、城市融入等「一對一」綜合服務,解決青年人才「求職難、住宿難」的燃眉之急,讓來青發展的大學生充分感受到「青島溫度」。
今年,「青年人才驛站」預計為400餘名畢業生提供住宿服務和就業指導。目前,首批暫住和諮詢的21名高校畢業生均已找到滿意的工作。
「雲上招聘會」 「雲端探企業」
「本次雲招聘是我們工業網際網路企業對外宣傳、招才引智的重要渠道,團市委組織的『青鳥計劃』給了我們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期待有更多年輕人,在青島這片工業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的熱土上,與卡奧斯共同進步。」剛剛走下直播間的海爾卡奧斯物聯生態科技有限公司青島區域總經理官祥臻說。
青島市青年人才「雲上招聘會」採用「直播 招聘」模式,通過多平臺同步直播,找準疫情防控、招才引智以及青年人群閱讀習慣、獲取習慣的契合點,實現信息精準投放。
每次直播活動現場既有人社局、人才服務中心等部門講解招才引智政策、高校畢業生人才政策,也有多家企業負責人來到直播間,在線向青年人才介紹企業情況。
「這給我們開闢了一個很好的招聘渠道。」青島視覺志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人事行政總監尹瑞軍說,通過在「青鳥計劃」線上平臺發布崗位,視覺志目前通過筆試、遠程面試,選中了中國海洋大學的一位碩士生,專業素質較好,目前雙方已達成就業意向,等疫情穩定對方即可來籤訂勞動合同。
有了招聘信息,想進一步了解企業怎麼辦?青島共青團還推出了系列「雲上探企業」活動,幫助高校畢業生深入了解目標企業。
活動中,團市北區委的團幹部變身「崗位推薦官」,通過直播推介青島中央商務區的千家美食、休閒場所,並走進古麥嘉禾等新媒體企業現場直播辦公情景,這場直播吸引了22萬人關注。當天古麥嘉禾便收到了幾十份簡歷。
團市南區委聯合有關單位開展「雲上帶你看名企」網絡直播活動,幫助青年人才深入了解優質企業,打破青年求職的信息壁壘,建立企業、人才「雲端」對接的橋梁,3小時的直播吸引了61萬餘人次觀看。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 通訊員 王麗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