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羅齊有言:"歷史是生活的教師"。誠然,每一件事物的發展和更迭中都蘊含著一定的道理,這些道理給更多的人帶來了啟示,指明了方向。了解那些知名企業的興衰史就是獲得知識和經驗的有力手段。在時間的見證下,新鄉一拖的發展軌跡也烙刻在了歷史中。
一:突破困境,實現飛躍
1958年由當時新鄉地區拖拉機站設在獲嘉縣的3個機耕隊合併而成的"獲嘉縣拖拉機站"。獲嘉縣農業機械修造廠是新鄉一拖的前身。
1968年,在得到升級後,獲嘉縣農業機械修造廠摒棄了原來單一的生產模式,它大力的包攬了沙發,焊床,農業配件和工具機等產品的生產,由於所生產的產品類型較多,範圍較大,獲嘉縣農業機械修造廠的生產力得到了分散,它無法在任何一個領域上取得卓越的成績。
然而,這個廣泛的生產模式並不都是缺點,它在某種程度上給獲嘉縣農業機械修造廠創造了更多可能,在不斷的摸索和嘗試中,1973年,獲嘉縣農業機械修造廠順利的生產出了一小四輪拖拉機。
這批小四輪拖拉機的問世為新鄉一拖的輝煌埋下了伏筆。產品是一個企業盈利的關鍵,此時獲嘉縣農業機械修造廠所生產的小四輪拖拉機並沒有獲得大眾的支持,這個廠子一直處於瀕臨破產的狀態。
歷史是由人創造的,1983年,職洪文擔任了獲嘉縣農業機械修造廠的廠長,隨著各項交接工作的順利完成,獲嘉縣農業機械修造廠也開始了走向了騰飛的發展道路,一上任,職洪文就對所生產的產品進行了研發,他帶領著技術人員製造出了第一臺富浪牌4L-0.5型聯合收割機。
1986年,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獲嘉縣農業機械修造廠正式被更名為了新鄉市第一拖拉機廠,隨著新產品的不斷問世,新鄉一拖也逐漸佔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其所生產的4L-0.5型聯合收割機,15馬力四輪拖拉機,中峰牌農用四輪運輸車,也逐漸獲得了農戶的支持。
隨著社會影響力的增大,新鄉一拖也進行了規模的擴建和企業的升級。
二:堅持奮鬥,創造新高
在發展的過程中,新鄉一拖的領導人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自被授命為獲嘉縣農業機械修造廠廠長的那一刻起,職洪文一直堅持著以身作則。在新產品的研發和市場調研階段,職洪文幾乎是每天都泡在工廠的研發室內。
為了拿到有關部門的生產許可證,他常常會廢寢忘食的工作著,和工人同吃同住,和技術人員持續溝通,在日日夜夜的堅守下,新鄉一拖終於正式踏進了四輪車的生產和銷售行列。
除了嚴於律己外,職洪文在管理方面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堅持要求提高工人的生產素質,只有工人的生產素質提高了,產品的質量才會有保障。"以質量說話,以能力任職"一直是職洪文所堅持的管理方針,他圍繞著這個方針對新鄉一拖的工人們展開了嚴格的獎懲制度。
在這樣嚴格的要求下,工人們都了解到了產品質量的重要性,為了提高自身的能能力,很多工人都在工作之餘進行了新的學習,截止到1998年,新鄉一拖職工的素質已經得到了飛速的提升,其中有98%的職工通過ISO9001標準知識考試。
成員的精神面貌決定了一個企業的發展生機,在這些優秀職員的共同奮鬥下,新鄉一拖一度表現出了勢不可擋的發展姿態。
滿足了中原地區消費群體的需求後,職洪文又把目光放在了新疆和烏魯木齊等地的市場上。他和當地的用戶們展開了積極的交流合作,在和用戶溝通和反饋的過程中,新鄉一拖所生產的產品的性能和質量也得到了優化。
小型挖掘機,小型裝載機,剝殼花生機,新型四輪拖拉機等這一系列優質產品為新鄉一拖吸引了大量的消費者,2000年,新鄉一拖創造了銷售的神話,其所生產的中原牌拖拉機在全國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中原牌拖拉機銷售第一的成績也推舉起了新鄉一拖的騰飛。
這時的新鄉一拖真可謂是風光無限,無可匹敵。按理來說,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後,很多人的思想和行為都會較從前有所改變,然而,這些改變卻沒有出現在職洪文身上,成為老闆的他還是像以前那樣吃著簡單的麵條和涼皮,職洪文不熱衷於山珍海味,也不熱衷於花天酒地。
鑑於職洪文為新鄉一拖的騰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當地政府曾獎勵給了職洪文一輛桑塔納2000轎車,一向不不以物喜的職洪文並沒有安心的收下這輛汽車,他把汽車交到了廠裡,並按市面上的行情折合成了現金,職洪文把這些現金平均分配給了廠裡的職工們。
不忘初心是很難做到的事情,可無論在那種情況下,職洪文都不曾忘記自己來到這片土地上時的目標和任務。正是在這樣一個好領導的指揮下,新鄉一拖才能在整個行業裡傲視群雄。
三:難逃落沒的局面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曾經繁榮富饒的宋朝終究是被踩在了金軍的鐵騎之下,曾受人矚目,風光無限的賈府終究是走向了衰敗和沒落。盛極必衰或許是世間大多數事物的發展規律。新鄉一拖也難逃這一歷史發展的規律。
進入21世紀,為了迎合市場發展的規律,當地政府對新鄉一拖下發了改革的命令。在很多人看來,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獨特的面貌,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進行改造和升級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可這份整改文件卻在不經意間加速了新鄉一拖的衰落。在此後的幾個月裡,新鄉一拖的主要工作便圍繞這份整改命令進行著。依照國家政策和當地部門的要求,新鄉一拖對資產進行了重組。
在江蘇江動集團有限公司,武進柴油機廠,安陽齒輪廠,許國民,楊寶閣的共同支持下,新鄉一拖股份有限公司於2000年12月8日正式成立。
為了突出股份有限公司的業務,新鄉一拖把2個烤漆車間,4個焊接車間,3個生產拖拉機的車間,2個生產收割機的車間以及5個組裝車間都劃分到了剛剛成立的股份公司裡。令很多人意外的是,進行整改和重組後的新鄉一拖並沒有表現出更大的發展活力,相反的,新鄉一拖的銷售量在持續減少著。
隨著城鎮化的進行,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年湧入到了城市中,這些在城市裡紮根的農村青年逐漸放棄了以農業為主的生活方式。
在這種現象的衝擊下,小型農業也逐漸在向大型農業生產轉變,新鄉一拖所生產的拖拉機,四輪車等農業器具的主要需求客戶群體也在慢慢流失著,失去了小資種植的農民客戶後,新鄉一拖又無法和外國先進的廠家競爭大型資產農業的客戶群體。這樣一來,新鄉一拖所能佔據的市場份額也越來越少。
就當新鄉一拖瀕臨絕境時,全面取消小四輪拖拉機生產證的政策更是給了新鄉一拖當頭一棒。隨著這個政策的落地,越來越多的小型生產企業進入到了市場上,這些如以後春筍般的小型企業卯足了勁兒的和新鄉一拖爭奪著有限的市場份額。在嚴峻的市場形勢下,新鄉一拖所特有的品牌優勢也在不斷的消退著。
如果說以上的那些因素都是導致新鄉一拖沒落的微小因素,那麼下面的因素則在很大程度上暗示了新鄉一拖沒落的結局,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我國和世界各國的貿易來往變得愈發密切。
在2000年之後,國際市場小麥的價格出現了降低的現象。在這個大環境的影響下,國內的小麥交易市場也出現了價格猛跌的現象。從前能賣1.2元每公斤的小麥如今只能賣到0.5元每公斤左右。小麥價格的猛跌直接導致了有關農業產品價格的猛跌。
農民失去了信心,他們不願意在種植和收穫上投資更多的金錢,從前能賣10000元左右的中原牌拖拉機只能賣到7000元左右。在改革的過程中,新鄉一拖逐漸喪失了原有的企業文化,職工間的凝聚力也在隨著整改的進行而消失。
財務狀況不明確,發展目標不明確,企業應對風險的能力在在整改中不斷喪失著,失去了核心競爭力,無法在變化的環境中找到發展機會,此時的新鄉一拖正在絕境中前行著,在掙扎著前進了幾年後,新鄉一拖終於在2004年宣布了破產。
欲速則不達,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發展目標和發展方向,任何決策都要建立在適合的範圍內,從一個小型加工廠到享譽全國的知名企業,新鄉一拖的輝煌離不開職洪文廠長和全體職工的辛苦奮鬥,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這個從千難萬險中走來的企業終究是沒能抵得住環境的變化。
從新鄉一拖40多年的興衰史中我們可以看到,任何事物的發展都要結合時代環境的變化,只要牢牢把握住環境變化的方向,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企業才能得到長久,穩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