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中國棒球少年生活的紀錄電影《棒!少年》定於12月11日全國公映,目前影片的「百城首映禮」也正在進行時。此前,影片曾於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中榮獲競賽單元最佳紀錄長片,豆瓣評分高達8.8分,被很多評論譽為「比劇情片還像劇情片」。
12月3日,影評人艾輝受邀做客《今日影評》節目,結合影片相關元素,與廣大觀眾朋友一併對電影《棒!少年》展開前瞻預測。與此同時,影片導演許慧晶也加入《今日影評》現場連線,由創作出發,講述最佳對少年題材的理解。
劇情勝於劇情片
雙男主設定搶眼
一部紀錄片獲譽劇情勝於劇情片,《棒!少年》究竟有何魔力?面對《今日影評》拋出的疑問,艾輝指出很多觀眾對於紀錄片其實有著「很悶」的刻板印象,然而借鑑了戲劇衝突等劇情片手法的《棒!少年》很好地調試了節奏,用孩童嬉鬧甚至「打架」的情節維持興奮感。在他看來,影片導演很明白人性的基本需求,因而花了很多時間耐心去拍這些孩子的故事,在劇情片手法下用最真實的細節打動觀眾。
結合《棒!少年》預告片中線索,《今日影評》主持人陳旻指出片中有著馬虎和梁正雙兩位非常明顯的主角,是如一個鏡子的兩面一樣的「雙男主」設定。對此,艾輝表示這和中國香港電影中「雙雄」概念相似,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兩位小朋友同樣身處的破碎家庭,給了他們成為朋友的鋪墊。「其實我覺得,這兩個小孩之間在靈魂深處其實是互相對應的。」
導演坦言主角像小北
少年題材應回歸日常
《棒!少年》中的性格乖張的馬虎,令很多觀眾都聯想到了《少年的你》中易烊千璽所飾演的小北一角。對於觀眾眼中二者的共通之處,加入《今日影評》現場連線的《棒!少年》導演許慧晶坦言二者的確相似,甚至可以說小北就像是馬虎和小雙的結合體。不過,他也認為故事片可實現的單獨個體融合,在紀錄片拍攝中是受限於拍攝對象的,「可能更多考慮的是我們怎麼樣把影片講述得更清楚,或者說怎麼樣把它呈現得離現實感覺更接近。」透過影片,許慧晶希望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兒童時期或少年時期獲得對自己的認同,從而產生希望。
與《奪冠》等體育題材影片的「燃」特質相反,《棒!少年》展示的比賽更多以失敗告終。對此,艾輝向《今日影評》直言,面對失敗才是體育精神,當下講求成功奪得社會和時代,缺少的就是一種如何面對失敗、包容失敗者的教育和文化氛圍。當然,片中也有孩子們在美國唱國歌等高燃段落,令艾輝萌生出文化自信的驕傲。
節目尾聲,談及少年題材的正確打開方式,艾輝在《棒!少年》中看到了最大眾、最基礎也最日常的少年情愫。在他看來,一個孩子需要解決的問題包括交朋友、與父母/家庭相處及接受教育、找到興趣,而當下很多少年題材影視作品偏偏不講這三件事,反而轉向滿足成年人浪漫心思的戀愛之上。「這個電影能夠打動人,正因為找到了初心、回到了日常生活裡面,所以我真的很推薦希望講好一個少年故事的劇情片導演看看這個紀錄片。」
據悉,電影文化評論類日播欄目《今日影評》每周一至周五晚22:00檔於CCTV-6電影頻道播出。
(來源:電影網)